一种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929发布日期:2018-09-01 02:59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属于康复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工业化进程推进,我国心脑血管发病患者逐年增加,由此导致的偏瘫、中风患者表现出来的单侧肢体的功能障碍患者逐年增加,患者多表现为单侧肢体功能障碍,通过康复训练刺激患者的脑神经代偿,使患者逐渐恢复自主生活。

现有的上肢康复训练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很多患者经济上无法承受,而本申请的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器采用丝杆滑块机构,伺服电机驱动,实现牵引患者手部带动患者上肢前后、上下移动,提高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偏瘫、单侧上肢外伤患者提供一种牵引患者手部带动患者上肢前后、上下移动的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2、水平板3、伺服电机一4、伺服电机二5,所述的立柱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立柱2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的立柱2的左侧表面固定轴承座一10、轴承座二17,竖直方向设置的丝杠一7两端安装在轴承座一10、轴承座二17的内孔中,丝杠一7上端伸出轴承座一10与联轴器一11的下端固定连接,联轴器一11的上端与伺服电机二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二5通过电机支架一12固定在立柱2上,直线导轨一8、直线导轨二16与丝杠一7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丝杠一7的前方和后方固并定在立柱2的左侧表面上,直线导轨一8上安装有滑块一9,直线导轨二16上安装有滑块二14,滑块一9和滑块二14前侧表面固定升降块15,升降块15的前侧表面固定托架13,所述的托架13的上端设置有向左伸出的水平托板131,水平托板131上表面固定所述的水平板3,所述的升降块15上设置的螺纹孔与丝杠一7旋合。

所述的水平板3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水平板3的上表面固定轴承座三30、轴承座四25,丝杠二27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丝杠二27的前后两端安装在轴承座三30、轴承座四25的内孔中,丝杠二27的前端伸出轴承座三30与联轴器二20的后端固定连接,联轴器二20的前端与伺服电机一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一4通过电机支架二18固定在水平板3上,直线导轨三26、直线导轨四21与丝杠二27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丝杠二27的左侧和右侧并固定在水平板3上,直线导轨三26上安装有滑块三28,直线导轨四21上安装有滑块四22,滑块三28和滑块四22的上表面固定移动块29,移动块2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架23,连接架23固定手部杆24的前端,所述的移动块29上设置的螺纹孔与丝杠二27旋合,形成螺旋传动机构。

所述的手部杆24的后端固定手掌架33,手掌架上表面固定有手掌固定杆31,手掌固定杆上固定有手掌绷带32。

上述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座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两组丝杠滑块机构实现患者手部前后、上下移动,结构简单,易于控制;

2.实现患者上肢的两自由度运动,提高康复效果;

3.伺服电机驱动丝杠滑块机构传动平稳,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的上下移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的前后移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的患者手部连接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座椅6、立柱2、水平板3、伺服电机一4、伺服电机二5。按照人坐于座椅时的方位定义左右方向,以便于描述本申请。所述座椅6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立柱2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的右侧前方,所述的立柱2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的立柱2的左侧表面固定轴承座一10、轴承座二17,竖直设置的丝杠一7两端安装在轴承座一10、轴承座二17的内孔中,丝杠一7上端伸出轴承座一10与联轴器一11的下端固定连接,联轴器一11的上端与伺服电机二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二5通过电机支架一12固定在立柱2上,直线导轨一8、直线导轨二16与丝杠一7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丝杠一7的前方和后方固定在立柱2的左侧表面上,直线导轨一8上安装有滑块一9且与之滑动连接,直线导轨二16上安装有滑块二14且与之滑动连接,滑块一9和滑块二14前侧表面固定升降块15,升降块15的前侧表面固定托架13,所述的托架13的上端设置有向左伸出的水平托板131,水平托板131上表面固定所述的水平板3,所述的升降块15上设置的螺纹孔与丝杠一7旋合形成螺旋传动。

所述的水平板3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水平板3的上表面固定轴承座三30、轴承座四25,丝杠二27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丝杠二27的前后两端安装在轴承座三30、轴承座四25的内孔中,丝杠二27的前端伸出轴承座三30与联轴器二20的后端固定连接,联轴器二20的前端与伺服电机一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一4通过电机支架二18固定在水平板3上,直线导轨三26、直线导轨四21与丝杠二27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丝杠二27的左侧和右侧固定在水平板3的上表面上,直线导轨三26上安装有滑块三28且与之滑动连接,直线导轨四21上安装有滑块四22且与之滑动连接,滑块三28和滑块四22的上表面固定移动块29,移动块2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架23,连接架23固定手部杆24的前端,所述的移动块29上设置的螺纹孔与丝杠二27旋合,所述的手部杆24的后端固定手掌架33,手掌架上表面固定有手掌固定杆31,手掌固定杆上固定有手掌绷带32,用以固定患者的手掌。

患者坐在座椅6上,掌心贴在手掌固定杆31上,绑紧手掌绷带32,控制伺服电机二5转动带动丝杠一7转动,升降块15上升,带动水平板3上升,手部杆24上升,带动患者的手部上升,牵引患者的上肢抬起,控制伺服电机一4转动,移动块29向后移动,带动患者的手部后移,牵引患者的上肢收缩,伺服电机二5反转则水平板3下降,牵引患者的上肢下降,控制伺服电机一4反转,带动患者的手部前移,牵引患者的上肢伸展,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同时控制伺服电机一4、伺服电机二5转动,形成升降运动和前后移动的合成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