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可调型高下肢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826发布日期:2018-09-01 02:5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可调型高下肢垫。



背景技术:

临床上各种原因引起的截瘫、下肢骨折或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常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足下垂、足的内外旋转、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为促进静脉回流,常用软枕抬高患肢。但是现实使用中,由于患者的体型身高等差异,导致一些患者不能很有效地得到支撑,不仅不舒适,更会加速深静脉血栓,通常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挖去一部分来满足患者的使用需求,且目前的软垫在使用过程中,足跟垫在软枕上,导致足跟压疮发生,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多功能可调型高下肢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可调型高下肢垫,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软垫适用性低,易发生足跟压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可调型高下肢垫,包括内肢垫和外垫套,所述的内肢垫内置于外垫套中,所述的内肢垫由膝关节支撑部、小腿支撑部和足跟支撑部构成,所述的膝关节支撑部、小腿支撑部和足跟支撑部依次连接,所述的膝关节支撑部和/或小腿支撑部由若干片状海绵块构成,所述的足跟支撑部的末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足跟调节块组,所述的足跟调节块组由一环套一环的若干环状海绵片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膝关节支撑部的上表面呈向上弯曲的曲面,所述的小腿支撑部的上表面前部呈向下弯曲的曲面,后部呈倾斜向上的斜面,所述的小腿支撑部的前部与膝关节支撑部连接,后部与足跟支撑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膝关节支撑部、小腿支撑部和足跟支撑部三者的上表面形成倾斜向上的“~”型曲线。

作为优选,所述的膝关节支撑部和小腿支撑部均由若干片状海绵块沿着下肢伸直方向顺序铺叠而成,且若干片状海绵块的高度均不同,顺序铺叠构成的膝关节支撑部和小腿支撑部的高度及上表面曲度满足下肢的生理弯曲。

作为优选,所述的足跟支撑部在末端中间位置沿着竖直方向开设有空槽,所述的足跟调节块组嵌装在空槽内,所述的足跟调节块组的上表面与足跟支撑部的上表面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的空槽的深度小于足跟支撑部的末端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垫套的外廓形状与所述的内肢垫相同,所述的外垫套由抗菌布料缝制而成,所述的外垫套的左侧和/或右侧布料与前侧面、后侧面、底面布料之间均通过系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状海绵片的横截面为后侧部开口的环状结构,且横截面周长大于1/2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可调型高下肢垫,结构合理,在膝盖及小腿放置的位置采用片状海绵块沿着腿伸直方向顺序铺叠而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要根据患者下肢长度抽取部分片状海绵块,使患者的下肢保持正常生理弯曲,使膝关节支撑部满足患者膝关节合适的适应曲度,防止腿部悬空,避免了目前一体式的软垫需要挖去部分才能满足需求而造成软垫结构破坏的问题;采用一环套一环的若干环状海绵片构成的足跟调节块组,使得儿童至成人所有患者在使用的过程中,足跟都能悬空,减少受压面积,有效预防足跟压疮的发生,只需要根据患者的足跟大小抽取部分环状海绵片即可,同样避免了采用挖取得方式对软垫结构造成的破坏,可调性强,满足了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可调型高下肢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肢垫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肢垫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可调型高下肢垫,包括内肢垫1和外垫套2,所述的内肢垫1内置于外垫套2中,所述的内肢垫1由膝关节支撑部11、小腿支撑部12和足跟支撑部13构成,所述的膝关节支撑部11、小腿支撑部12和足跟支撑部13依次连接,所述的膝关节支撑部11和/或小腿支撑部12由若干片状海绵块14构成,所述的足跟支撑部13的末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足跟调节块组15,所述的足跟调节块组15由一环套一环的若干环状海绵片16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膝关节支撑部11的上表面呈向上弯曲的曲面,所述的小腿支撑部12的上表面前部呈向下弯曲的曲面,后部呈倾斜向上的斜面,所述的小腿支撑部12的前部与膝关节支撑部11连接,后部与足跟支撑部13连接,所述的膝关节支撑部11、小腿支撑部12和足跟支撑部13三者的上表面形成倾斜向上的“~”型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膝关节支撑部11和小腿支撑部12均由若干片状海绵块14沿着下肢伸直方向顺序铺叠而成,且若干片状海绵块14的高度均不同,顺序铺叠构成的膝关节支撑部11和小腿支撑部12的高度及上表面曲度满足下肢的生理弯曲。

进一步地,所述的足跟支撑部13在末端中间位置沿着竖直方向开设有空槽17,所述的足跟调节块组15嵌装在空槽17内,所述的足跟调节块组15的上表面与足跟支撑部13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的空槽17的深度小于足跟支撑部13的末端高度,所述的环状海绵片16的横截面为后侧部开口的环状结构,且横截面周长大于1/2圆。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垫套2的外廓形状与所述的内肢垫1相同,所述的外垫套2由抗菌布料缝制而成,所述的外垫套2的左侧和/或右侧布料与前侧面、后侧面、底面布料之间均通过系带21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肢垫1中的膝关节支撑部11、小腿支撑部12和足跟支撑部13均采用聚氨酯软质泡沫材料发泡定型而成,外垫套2采用抗菌的涤棉平纹布缝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可调型高下肢垫,结构合理,在膝盖及小腿放置的位置采用片状海绵块14沿着腿伸直方向顺序铺叠而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要根据患者的下肢长度抽取部分片状海绵块14,使患者的下肢保持正常生理弯曲,使膝关节支撑部11满足患者膝关节合适的适应曲度,防止腿部悬空,避免了一体式的软垫需要挖去部分才能满足需求而造成软垫结构破坏的问题;采用一环套一环的若干环状海绵片16构成的足跟调节块组15,使得所有患者在使用的过程中,足跟都能悬空,减少受压面积,有效预防足跟压疮的发生,只需要根据患者的足跟大小抽取部分环状海绵片16即可,同样避免了采用挖取得方式对软垫结构造成的破坏。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可调型高下肢垫可调性强,根据患者的下肢长度及足跟尺寸对部分片状海绵块14和环状海绵片16进行调整即可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