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耳蜗植入辅助装置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0305发布日期:2018-11-13 20:3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耳蜗植入辅助装置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耳蜗植入辅助装置推进器。



背景技术:

耳蜗是内耳的一个解剖结构,它和前庭迷路一起组成内耳骨迷路,是传导并感受声波的结构。耳蜗的名称来源于其形状与蜗牛壳的相似性,耳蜗的英文名,即是拉丁语中“蜗牛壳”的意思。耳蜗是外周听觉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核心部分为柯蒂氏器,是听觉转导器官,负责将来自中耳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神经电信号,交送大脑的中枢听觉系统接受进一步处理,最终实现听觉知觉。耳蜗的病变和多种听觉障碍密切相关。耳蜗是位于听器官内耳骨迷路的一个组成部分。耳蜗是一螺旋形骨管,绕蜗轴卷曲约两周半。由蜗轴向管的中央伸出一片簿骨,叫骨质螺板。耳蜗外壁有螺旋韧带。骨质螺旋板的游离缘连着一富有弹性的纤维膜,称为基底膜,延伸到骨管对侧壁与螺旋韧带相接。把耳蜗骨管分成上下两部,上部称前庭阶,下部称鼓阶,两管中充满外淋巴液。前庭阶的一端为前庭窗,鼓阶一端为蜗窗。两部分在蜗顶处的蜗孔相通。在骨质螺旋板近底处有一薄膜,称前庭膜,由前庭膜、基底膜和一部分螺旋韧带围成膜质蜗管,管中充满内淋巴液。螺旋器是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等组成,毛细胞为声波感受细胞,每个毛细胞均与神经纤维形成突触联系。毛细胞的上方有基底膜,与毛细胞的纤毛相接触。外界声波通过淋巴液而震动基底膜,基底膜又触动了毛细胞,最后由毛细胞转换成神经冲动经听位神经而传到听觉中枢。耳蜗是听觉系统内的频率分析器,基膜的作用犹如一组机械性的低通滤波器,其中高频声波在基膜的基部产生最大的波幅,低频声波在其顶部产生最大的波幅。而振动波幅度最大的地方被认为是在基膜上代表该声波频率的位置。因此哺乳动物听觉系统是由基膜来完成频率分析功能的。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听觉辅助器,它的作用是帮助两耳极重度听损的人获得有用听觉和语言,从而改善其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人工耳蜗分为体外部分和体内部分,体外部分包括麦克风耳机、语音处理器和传送器,体内部分包括接收-刺激器和电极束,体内部分必须通过手术将电极束插入耳蜗内,并将接收刺激器埋在耳后皮下。当前,人工耳蜗植入,是改善重度到极重度耳聋患者听力的唯一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一个关键性的步骤就是植入的推进,手术中往往希望获得较小的创口,其传统植入方法是借助其配套的推进器,其前端是一个半弧形凹槽结构,可以推在相应突起处,将人工耳蜗缓缓推入耳蜗内,但是,这个半弧形凹槽结构并不能很稳,尤其是在较小创口的情况下,使手术操作者不易掌握植入方向和力度,增加了周围组织相互损伤的机会,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还会增加残余听力损失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耳蜗植入辅助装置推进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耳蜗植入辅助装置推进器,包括扁槽、推杆筒和推杆,所述扁槽的内部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右侧设置有软管,所述套杆的左侧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左侧设置有翼片,所述扁槽的外侧设置有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的外侧设置有插入筒,所述插入筒的右侧设置有推杆筒,所述推杆筒的外侧设置有卡勾,且卡勾的顶部设置有橡皮垫,所述推杆筒的内侧设置有推杆,且推杆的左侧设置有推杆头,所述推杆头的左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推杆的右侧设置有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杆的左侧设置有翼片,且翼片为两组,分布于导杆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橡皮垫套于卡勾的外侧,卡勾的目的为固定头部,橡皮垫为减震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推杆与推杆筒实行滑动连接,所述推杆与手柄为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推杆头中间的凹槽实行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该人工耳蜗植入辅助装置推进器,结构简单,制备成本较低,降低了患者的手术成本,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此推进器可以轻松地将人工耳蜗准确地推入患者的耳蜗内,不但减轻了医生的心理压力,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具有良好的矫正手术误差的矫正能力,并且可以使误差或者失败概率的操作最小化,增加了安全性,提高了效率,体积较小,方便实用,应用前景广阔。

2.此人工耳蜗植入推进器,是改善患者听力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手术中可以获得较小的创口,可以推在相应突起处,将人工耳蜗缓缓推入耳蜗内,这个结构并很稳定,尤其是在较小创口的情况下,手术操作者更加掌握植入方向和力度,减少了周围组织相互损伤的机会,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还会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耳蜗植入辅助装置推进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耳蜗植入辅助装置推进器导杆结构图;

图中:1-扁槽,2-推杆筒,3-推杆,4-插入筒,5-放置空间,6-凹槽,7-推杆头,8-橡皮垫,9-卡勾,10-手柄,11-翼片,12-导杆,13-套杆,14-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人工耳蜗植入辅助装置推进器,包括扁槽1、推杆筒2和推杆3,所述扁槽1的内部设置有套杆13,所述套杆13的右侧设置有软管14,所述套杆13的左侧设置有导杆12,所述导杆12的左侧设置有翼片11,所述扁槽1的外侧设置有放置空间5,所述放置空间5的外侧设置有插入筒4,所述插入筒4的右侧设置有推杆筒2,所述推杆筒2的外侧设置有卡勾9,且卡勾9的顶部设置有橡皮垫8,所述推杆筒2的内侧设置有推杆3,且推杆3的左侧设置有推杆头7,所述推杆头7的左侧设置有凹槽6,所述推杆3的右侧设置有手柄10。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杆12的左侧设置有翼片11,且翼片11为两组,分布于导杆12左侧,翼片11可将人工耳蜗推进植入。所述橡皮垫8套于卡勾9的外侧,卡勾9的目的为固定头部,橡皮垫8为减震结构,不会刮蹭头部。所述推杆3与推杆筒2实行滑动连接,所述推杆3与手柄10为螺纹连接,通过手柄10可经过推杆3将推杆筒2推进植入。所述推杆头7中间的凹槽6实行焊接,坚固耐用。

使用时将人工耳蜗放入插入筒4的放置空间5内,再将插入筒4插入需要植入耳蜗内,然后按住手柄10,推杆3顺着推杆筒2向前推移推杆头7,推杆头7左侧的凹槽6推动扁槽1,再通过套杆13内的导杆13将翼片11往前推,将人工耳蜗推入耳蜗内,轻轻拔出插入筒 1,完成人工耳蜗的植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