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9364发布日期:2018-08-10 19:42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拿床,属于推拿理疗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推拿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方法,是目前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推拿是医师或技师用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巧和功力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促使病情康复的一种方法。推拿师一般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并采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推拿需要使用推拿床,现有的推拿床的缺陷在于:(1)体积笨重,移动时需要多人进行搬运,移动起来非常不便;(2)高度一般不可调节,对于推拿师,用力及方法上会受到一定制约;(3)推拿床靠背的倾斜角度一般通过摇杆进行操作,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拿床,结构简单,移动方便,高度可调节,同时靠背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简单,易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推拿床,包括床面、四个桌腿,桌腿为可升降结构,桌腿包括固定腿和升降腿,固定腿为圆筒空心结构,升降腿伸入固定腿的圆筒空腔内,固定腿和升降腿外壳均设尺寸相同的固定孔,固定孔内设蝶形螺杆,床面一端固定有“U”形架,“U”形架与床面连接处设与床面铰接的靠背,靠背背部设与其铰接的支撑框,支撑框下框卡到“U”形架两侧所设的卡槽里完成靠背倾斜角度的变化,靠背中部设有圆形放脸孔,放脸孔内设有与其尺寸配合的塞板,塞板塞入放脸孔并通过放脸孔底部边沿设置的限位环限位使其不下落,固定腿之间设平行的横杆,横杆上与固定腿连接处设万向轮,万向轮通过可升降装置与横杆连接,所述可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弹簧限位挡片、弹簧座、伸缩杆,伸缩杆上套有弹簧,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固定腿离地,当患者躺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固定腿触地。

两平行的横杆之间固定设有置物箱,能够临时放置推拿物品。

床面底面边沿设若干方向朝内的挂钩,方向朝内防止挂钩伤人。

靠背两侧面设半圆形的胳膊卡槽。

固定腿底部设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自然状态时,固定腿离地,依靠万向轮进行支撑,可对本实用新型推动移动,移动方便,无需多人进行搬动,患者躺上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固定腿触地;

(2)本实用新型靠背还设有放脸孔,脸孔内设有塞板,塞上塞板为靠背,拿下塞板放平靠背后适合患者趴着进行推拿;

(3)本实用新型桌腿为可升降结构,高度可调节,适合推拿师进行全方位推拿;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靠背背部与其铰接的支撑框下框卡到“U”形架两侧所设的卡槽里完成靠背倾斜角度的变化,结构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侧视图;

图3、图1中万向轮与可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图1中放脸孔剖面图;

图5、图1中支撑框立体图。

图中:1、床面 2、固定孔 3、蝶形螺杆 4、防滑垫 5、固定腿 6、升降腿 7、横杆 8、置物箱 9、万向轮 10、升降杆 11、“U”形架 12、卡槽 13、支撑框 14、塞板 15、胳膊卡槽 16、靠背 17、挂钩 18、放脸孔 19、限位环 20、弹簧座 21、弹簧限位挡片 22、弹簧 23、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推拿床,包括床面1、四个桌腿,桌腿为可升降结构,桌腿包括固定腿5和升降腿6,固定腿5为圆筒空心结构,升降腿6伸入固定腿5的圆筒空腔内,固定腿5和升降腿6外壳均设尺寸相同的固定孔2,固定孔2内设蝶形螺杆3,床面1一端固定有“U”形架11,“U”形架11与床面1连接处设与床面1铰接的靠背16,靠背16背部设与其铰接的支撑框13,支撑框13下框卡到“U”形架11两侧所设的卡槽12里完成靠背16倾斜角度的变化,靠背16中部设有圆形放脸孔18,放脸孔18内设有与其尺寸配合的塞板14,塞板14塞入放脸孔18并通过放脸孔18底部边沿设置的限位环19限位使其不下落,固定腿5之间设平行的横杆7,横杆7上与固定腿5连接处设万向轮9,万向轮9通过可升降装置与横杆7连接,所述可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10、弹簧限位挡片21、弹簧座20、伸缩杆23,伸缩杆23上套有弹簧22,弹簧22处于自然状态时,固定腿5离地。

两平行的横杆7之间固定设有置物箱8。

床面1底面边沿设若干方向朝内的挂钩17。

靠背16两侧面设半圆形的胳膊卡槽15。

固定腿5底部设有防滑垫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