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湿敷治疗的湿敷药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4291发布日期:2019-11-12 22:29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湿敷治疗的湿敷药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敷治疗的套装组合,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湿敷治疗的湿敷药包。



背景技术:

湿敷疗法是指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愈合等作用。在医疗临床工作中,很多创面都需要使用湿敷疗法。

例如慢性唇炎是口腔常见疾病,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湿敷和上药,其湿敷的治疗方法是用敷料,蘸取药液,覆盖于上下唇红上。但是,采用上述治疗方式对于非住院病人或者不能每天到医院进行湿敷的患者存在诸多不便。

目前的一般做法是在就诊时,由医生教会患者回家自行操作。但是由于湿敷疗法每隔数小时即需要换药每天两次左右。,患者自行操作有很多弊端,例如不能保证纱布清洁和无菌;操作复杂,费时费力,需要其他器械辅助(托盘);且需要一个容器收存纱布;还需要随身携带一整瓶药水等,使得患者治疗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患者自行换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湿敷治疗的湿敷药包,保证患者自行换药操作的卫生清洁且易于携带药包换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湿敷治疗的湿敷药包,所述湿敷药包包括外部包装袋以及设置在所述外部包装袋内中部的隔片,所述隔片将所述外部包装袋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敷料仓与药液仓,所述敷料仓内设置有敷料,所述药液仓内设置有药液,所述隔片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应力折断结构。

优选地,所述外部包装袋为软塑料材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湿敷治疗的湿敷药包采用类似于套装使用的方式,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外包装袋内设置隔片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储存敷料与药液,不仅解决了患者自行制作敷料,大小、厚度不均对疗效的影响问题,还解决了操作繁琐的问题,使得携带更为方便,使用更为简单快捷。由于在每一次使用均是一个独立的套装,保证了无菌的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用于湿敷治疗的湿敷药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湿敷治疗的湿敷药包,如图1所示,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地,所述湿敷药包包括外部包装袋6以及设置在所述外部包装袋6内中部的隔片7,所述隔片7将所述外部包装袋6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敷料仓1与药液仓5,所述敷料仓1内设置有敷料2,所述药液仓5内设置有药液4,所述隔片7中部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为应力折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整个设计包括五部分,一个完整的外部包装袋6,中间用隔片7隔开,使整个外部包装袋6分为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独立封闭的空间,分别为敷料仓1与药液仓5,两个空间内分别放置敷料2和药液4,在隔片7中间有一个凹槽3,成为应力折断结构。所述隔片7作为一种应力折断结构,在材料成型时即设置了应力,在使用时只需在隔片7的凹槽3处折叠,即可将所述凹槽3折断。

优选地,所述外部包装袋6为软塑料材质,该材质不仅便于随身携带,还十分有利于进行折叠,使得折断凹槽3更为便利。本实用新型可能应用于皮肤科等,用于创面修复的湿敷治疗,所述药液4可为各种用于湿敷的药液,如治疗唇炎、急性炎症皮肤病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湿敷治疗的湿敷药包采用类似于套装使用的方式,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外包装袋内设置隔片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储存敷料与药液,不仅解决了患者自行制作敷料,大小、厚度不均对疗效的影响问题,还解决了操作繁琐的问题,使得携带更为方便,使用更为简单快捷。由于在每一次使用均是一个独立的套装,保证了无菌的使用环境。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湿敷治疗的湿敷药包可采用如下步骤进行使用:

使用时,首先在应力折断线结构处折断隔片7,使药液4通过断裂处流到敷料2一侧,所述敷料2吸收药液4以后,成为可以湿敷的状态;之后在敷料2侧将所述外部包装袋6撕开,取出敷料2,直接敷于病损部位固定即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