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握扳机手势诱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9418发布日期:2019-01-13 16:4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抓握扳机手势诱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理学诱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抓握扳机手势诱发模具。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操作大量的物体。操作动作是指人在抓握或使用物体时产生的动作,是人与物体交互的主要途径。操作动作的研究对于探究操作动作信息在物体表征中的作用,以及人与外界进行交互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心理学关于操作动作的研究中,需要有效地诱发标准化的操作动作,才能研究操作动作表征和执行的认知神经机制。Bub,D.N.等人的研究(Evocation of functional and volumetric gestural knowledge by objects and words,Cognition,2008,106(1),27-58;On the nature of hand-action representations evoked during written sentence comprehension,Cognition,2010,116(3),394-408和On the Dynamics of Action Representations Evoked by Names of Manipulable Object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41(3),502-517.)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抽取出关键的物体特征,制作相应的操作动作手势诱发模型,来引导被试产生使用特定物体时的动作,包括抓握、捏取等手势动作。但是这些研究更加关注所诱发的手势的形态,通过模具诱发的手势的视觉形态来启动相应的操作动作系统,而没有关注模具是否有效地诱发了操作动作以及被试在操作物体时的体验。另外,尚未有模拟人类抓握扳机手势的模型。因此,为了有效地诱发被试的操作动作和操作体验,有必要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手势诱发模具,并且建立标准化的多维度手势库来检验被试是否确实产生了相应的操作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制作容易的抓握扳机手势诱发模具,用于诱发标准化的抓握扳机操作动作,增强被试的使用体验,便于准确研究产生相关操作动作的认知机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抓握扳机手势诱发模具,包括把持手柄、与所述把持手柄相连接的导向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下方的扳机,所述把持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柱的一端垂直设置,所述导向柱的内部成型一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一回弹装置,所述扳机与所述回弹装置相连,所述回弹装置上还设有用于检测被试者作用于所述扳机上作用力大小的拉力传感器。

所述抓握扳机手势诱发模具还包括一底座,所述把持手柄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底座与把持手柄之间、所述把持手柄与导向柱之间通过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

所述把持手柄和导向柱均为圆柱形结构。

所述把持手柄外表面设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防滑垫为橡胶垫。

更优的,所述防滑垫为上表面设有防滑凸起的橡胶垫。

所述扳机为半弧形结构。

所述回弹装置为弹簧,其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把持手柄上的拉力传感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扳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实用新型通过所建立的抓握扳机手势诱发模具,采集被试抓握扳机操作动作,在被试操作该模具时,会产生标准化的抓握扳机操作动作,其手势运动轨迹通过穿戴的数据手套记录,形成相应的手势形态和运动数据,通过多导生理仪记录被试手部的肌电反应,并通过拉力传感器记录被试的作用力,建立标准化的多维度抓握扳机手势库。在被试产生一个操作动作后,计算机可以通过手势的形态、被试手部的肌电反应、拉力传感器的信号来识别被试的手部动作及动作意图。

B.采用本实用新型抓握扳机手势诱发模具,根据被试操作模具的手势形态、肌电变化和握力大小,可以判断出被试是否正确地产生了预期的操作动作,增强被试的使用体验感,在此基础上习得标准化的动作,从而研究产生、学习这些操作动作的认知神经机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抓握扳机手势诱发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把持手柄;3-导向柱;4-扳机;5-防滑垫;6-回弹装置;7-拉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抓握扳机手势诱发模具,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的把持手柄2、与把持手柄2相连接的导向柱3以及设置在导向柱3下方的扳机4,扳机4为半弧形结构,所述扳机4通过导向柱3内部空腔里的回弹装置6与把持手柄2相连,所述回弹装置6上设有用于检测被试者作用于扳机4上作用力大小的传感器7。把持手柄2下端与底座1上表面垂直设置,把持手柄2上端与导向柱3的一端垂直设置。底座1与把持手柄2之间、把持手柄2与导向柱3之间通过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把持手柄2和导向柱3均为直径为3cm的圆形结构。

另外,在把持手柄2外表面还设有防滑垫5,该结构通常采用上表面设有防滑凸起的橡胶垫。该防滑垫的设置宽度为10cm,其上端与导向柱3下端之间的垂直间距为1cm左右,以保证进行抓握扳机动作时手掌握在防滑垫上。

底座1为截面尺寸为10cm×10cm的方体结构,把持手柄2在底座1上的位置要保证诱发模具水平放置时不会倾倒。

在使用过程中,手掌握住把持手柄2的防滑垫5,食指放置在扳机4前端。当食指向后发力,扳机4后移,回弹装置6收缩,扳机4所受拉力由拉力传感器7记录,当食指向后的力撤销,回弹装置6复原,扳机4前移至初始位置,一个完整的扳机扣动动作被诱发,在整个抓握扳机动作阶段,手势的运动轨迹被数据手套记录,食指、手掌部位的肌电反应被多导生理仪记录。手势的运动轨迹、手部的肌电反应、和拉力传感器的信号可以和多维度手势库中的标准手势的数据进行比较,来检验诱发的手势是否符合标准。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