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水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5616发布日期:2019-01-08 21:32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水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止水夹。



背景技术:

目前,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比较普遍,静脉留置针一般由针组件、导管组件、软管、单手夹或片夹、端帽、彩三通和肝素帽或正压接头组成,静脉留置针使软管关闭有使用片夹或单手夹,在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时,在其关闭状态下,易使血液回流到静脉留置针的留置软管内,时间稍长即极易造成血液堵塞而形成血栓,进而引发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止水夹锁死后后,还要二次使用(就是打开止水夹),护士要使软管中的药液回流,直到人体的血液进入针头,俗称针管回血。目前该动作要靠护士手动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止水夹,包括止外轮廓为“C”形的水夹本体,水夹本体包括底座,底座的两侧分别固定左部、右部,左部、右部之间设有缺口;左部为活动框架,其下部设有两个凸出部,一个为压迫部,一个为挤压部,上部右端为活动端,上部左端为固定端,其与底座固定为一体;右部的下部为与底座固定的固定端,其上部为卡扣,在下部、上部之间的部分向内延伸出弹性楔块;

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软管穿入的左通孔和右通孔,其中部设有一凸起,所述弹性楔块和底座之间形成软管夹道;当所述左部的活动端与右部的卡接扣卡合时,左部的压迫部挤压底座的凸起使软管闭合,从而阻止管内药液流动;同时挤压部挤压弹性楔块,使弹性楔块压迫软管,导致软管变得较扁。

软管夹道的左部宽度小于软管外径通道;当左部的活动端向下压,直到活动端抵在右部的卡接扣上,此时压迫部与凸起能将软管锁死,同时,凸起会将右部的卡接扣向后移动并带动弹性楔块后移同时挤压部挤压弹性楔块使弹性楔块压迫软管;当左部的活动端继续向下压至右部的卡接扣下后,右部的卡接扣复位,弹性楔块也跟着前移并复位同时挤压软管,因为软管及其内药液因受挤压而不能向后退回、只能使药液向前流动形成正向流排挤血液。

压迫部平滑过渡。

当所述左部的活动端与右部的卡接扣卡合时,左部的压迫部挤压底座的凸起的右侧、使软管闭合。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技术的运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良好效果:当医护人员打开止水夹的同时,软管内就会流入人体血液,实现了自动回血,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夹持软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本实用新型止水夹包括止外轮廓为“C”形的水夹本体,水夹本体包括底座3,底座3的两侧分别固定左部1、右部2,左部1、右部2之间设有缺口。

左部1为活动框架,其下部设有两个凸出部,一个为压迫部1b,一个为挤压部1c,上部右端为活动端1a,上部左端为固定端,其与底座3固定为一体。

右部2的下部为与底座3固定的固定端,其上部为卡扣2a,在下部、上部之间的部分向内延伸出弹性楔块2b。

底座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软管4穿入的左通孔3a和右通孔3c,其中部设有一凸起3b,所述弹性楔块2b和底座3之间形成软管夹道。

当所述左部1的活动端1a与右部2的卡接扣2a卡合时,左部的压迫部1b挤压底座3的凸起3b使软管4闭合,从而阻止管内药液流动;同时挤压部1c挤压弹性楔块2b,使弹性楔块2b压迫软管4,导致软管4变得较扁。

其工作原理为:

当所述左部1的活动端1a与右部2的卡接扣2a卡合时(就是活动端1a进入图中2c位置),完成软管锁死,同时软管4变得较扁,其内的药液进入了患者体内。

需要二次使用时,护士向外侧下压右部2的上端部,使活动端1a脱离卡合处(图中2c处)复位,同时挤压部1c、压迫部1b、受弹性楔块2b也复位,受弹性楔块2b压迫软管4的也复位,其内部因为空间增大而压强较小,因为远端的挤压部1c复位行程较大,所以,此时锁死点没有解放,所以,只有右通孔3c外侧的药液会补充到压强较小的区域,以此完成针管回血。

这样可以自动完成针管回血,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量。

压迫部1b平滑过渡,挤压较为平稳。

当其锁死时,压迫部(压迫软管的部位)会因为卡合部的回弹出现回弹,造成锁死点前端的软管体积增大,导致人体内的血液回流到留置软管内,可能会形成血栓。

为此,软管夹道的左部宽度小于软管4外径通道。当左部1的活动端1a向下压,直到活动端1a抵在右部2的卡接扣2a上,此时压迫部1b与凸起能将软管4锁死,同时,凸起3b会将右部2的卡接扣2a向后移动并带动弹性楔块2b后移同时挤压部1c挤压弹性楔块2b使弹性楔块2b压迫软管4;当左部1的活动端1a继续向下压至右部2的卡接扣2a下后(参见图中附图标记2c),右部2的卡接扣2a复位,弹性楔块2b也跟着前移并复位同时挤压软管4,因为软管4及其内药液因受挤压而不能向后退回(因为压迫部1b与凸起能将软管4锁死)、只能使药液向前流动形成正向(向右)流排挤血液,从而防止血液回流到留置软管内,即而避免血栓形成,确保患者安全,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当所述左部1的活动端1a与右部2的卡接扣2a卡合时,左部的压迫部1b挤压底座3的凸起3b的右侧、使软管4闭合,从而阻止管内药液流动。挤压凸起3b的右侧,使软管4又向前流动的力,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在上述配件上还可作出若干变型及改进,这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