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脚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029发布日期:2019-01-18 19:35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按摩脚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脚垫。



背景技术:

许多人在工作中需要长时间保持站姿或是坐姿的状态,长时间的维持一个姿势,会造成身体的疲劳感,影响工作效率。普通的脚垫一般是设有一层按摩层,按摩层是凹凸状的,使用者踩在脚垫的凹凸状上起到按摩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方式仅是对与脚部起到刺激,若脚垫按摩层的凹凸状为小而密集型时,按摩层仅能够刺激使用者的脚底面,且穿鞋实用时会大大影响使用效果。若脚垫按摩层的凹凸状为大而疏离型时,虽然可以改变使用者脚踝的角度,但是由于使用者的脚面会与地面形成一定的角度,在快速变换姿势时,使用者容易扭伤,安全性低,而且其设计不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者能够自主性使用,符合人体工学原理,适用性广的按摩脚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按摩脚垫,包括脚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垫本体上水平设有至少一根滚轮轴,滚轮轴上设有滚轮,滚轮被设置成以滚轮轴为中心可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简单,脚垫本体上设置滚轮轴,滚轮轴上设有能够转动的滚轮,使用者在脚垫上长时间站立后,可以通过脚踩滚轮,使用者伸展腿部,移动脚面使得滚动滚轮,通过这样的方式自主地实现按摩脚部,伸展腿部的效果,使用起来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与脚垫本体连接的固定框,所述滚轮轴的两端与固定框连接,滚轮被设置成可相对于固定框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脚垫本体上开有放置槽,所述固定框嵌于该放置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轴设置在脚垫本体的前部,所述滚轮的转动方向为左右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脚垫本体的前部设有突出于脚垫本体前端的突出部,滚轮轴设置在该突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轴设有至少两根,所述每相邻两根滚轮轴之间设有夹角,每相邻两根滚轮轴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该两根滚轮轴的后端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表面设有用于按摩脚部的按摩凸点。

进一步地,所述脚垫本体的后端边缘处设有用于垫脚的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与脚垫本体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由多个从脚垫本体向上延伸且相互之间设有空隙的凸起组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按摩脚垫,在脚垫本体1上设置滚轮轴2,滚轮轴2上设有滚轮3,滚轮3被设置成以滚轮轴2为中心可转动,所述滚轮3的表面设有用于按摩脚部的按摩凸点,使用者站立在脚垫时,使用者的正面为按摩脚垫的前端方向,使用者的背面为按摩脚垫的后端方向,所述脚垫本体1的后端边缘处设有用于垫脚的凸台5,所述凸台5与脚垫本体1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凸台5由多个从脚垫本体1向上延伸且相互之间设有空隙的凸起组成,当使用者脚垫上长时间站立后,可以通过脚踩滚轮3,或者将脚向后伸展至于凸台5上,自主地实现按摩脚部与放松腿部的目的。

其中,按摩脚垫还包括与脚垫本体1连接的固定框4,所述脚垫本体1上开有放置槽,所述固定框4嵌于该放置槽中,所述滚轮轴2的两端与固定框4连接,滚轮3被设置成可相对于固定框转动,具体的为滚轮轴2的两端与固定框4为可动连接,使用者在移动脚部时,滚轮轴2与滚轮3一同在固定框4内移动,或者滚动轴2的两端与固定框4固定连接,滚轮3能够在滚轮轴2上转动,使用者移动脚部,使得滚轮3以滚轮轴4为轴转动。

具体的,出于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考虑,使用者一般是向前伸展腿部,所述滚轮轴2最优设置在脚垫本体1的前部,所述滚轮3的转动方向为脚垫本体的左右转动,这样能够尽可能大的实现使用者的腿部伸展,进一步地,所述脚垫本体1的前部设有突出于脚垫本体1前端的突出部,滚轮轴2设置在该突出部。

再具体设计时,所述滚轮轴2设有至少为两根,所述每相邻两根滚轮轴2之间设有夹角,如图3所示,该夹角为a,每相邻两根滚轮轴2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该两根滚轮轴2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滚轮轴2呈扇形排列,由于使用者是脚后跟贴着脚垫本体1,前脚掌放在滚轮3上,以脚后跟为中心移动,滚轮轴2这样设计与使用者的脚部移动轨迹相配合,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