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喉癌患者喉管自助止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380发布日期:2019-02-12 21:46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喉癌患者喉管自助止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具体说是一种喉癌患者喉管自助止疼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喉癌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通常的做法是对喉部气管实行气切手术,并在气管切口处摆置人工插管。由于气切处离肺脏端更近且气切插管比较短,所以有比较小的呼吸道阻力,往往还是帮助患者早日脱离人工呼吸器及气管内插管的最有效措施。但气切处喉部由于呼吸频繁,容易出现干涩疼痛的不良情况,患者向自己喉管处注射药液进行湿润止痛往往存在操作上的困难性,所以经常需要护士去给他们的喉部注射药液进行湿润,但是护士由于繁忙在应对病患需求时往往会发生延误时间的状况,且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喉癌患者喉管自助止疼装置,喉癌术后的患者在喉部疼痛的时候可以自主操作该装置以润滑喉部止痛,并设定喷药剂量,避免患者发生喉部干涩之后需要呼叫医院人员再注射药液,不能及时解除疼痛和增加医院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

所述喉癌患者喉管自助止疼装置包括注射泵和吐液组件,注射泵的出液口与吐液组件相连,注射泵内设有吸液组件。

所述吸液组件包括吸液管和药液池,吸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注射泵的吸液口以及药液池底部相连通,药液池固定设于注射泵上部端面内。

所述注射泵包括外壳和外壳内设的注射组件、传动组件、直流电机、电源和遥控器;注射组件包括螺杆、推动块、密封壳、出液单向阀和入液单向阀;密封壳为柱形空筒,密封壳内壁设有平行于轴线的滑槽,密封壳上部端面内侧中央设有一个凹槽,下部端面中央设有一个通孔;螺杆的上端固定在密封壳的凹槽内,下端一体连接光杆,光杆穿过密封壳的通孔,并可绕通孔中心转动;推动块为中央设有内螺纹孔并且在外侧壁设有竖向凸缘的柱体,竖向凸缘嵌设于密封壳内壁的滑槽内,推动块与螺杆为螺纹连接;密封壳上端部设有吐液长管和所述吸液管,吐液长管和吸液管与密封壳的连接端分别设有出液单向阀和入液单向阀;

传动组件为包含多个齿轮的多级传动机构,其输入端与电机相连,输出端与光杆相连;

遥控器通过导线与电机相连,遥控器面板上包含两个分别控制电机正转和反转的按钮;

所述吐液组件包括吐液长管和喷雾接头,喷雾接头固定设于吐液长管的外端,喷雾接头为具有内部通孔的圆柱体,外部设有与喉部接管连接的螺纹,尾端设有外凸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遥控器内部设有双稳触发器和驱动器,双稳触发器的正反向输入端分别与正转按钮、反转按钮相连,双稳触发器的一对输出端通过驱动器与直流电机输入线电连接,双稳触发器的正向和反向输出脉冲的持续时间设定为0.5s-1s。

进一步地,所述正转按钮和所述反转按钮为一个双刀三掷开关,双刀三掷开关的中间档为空置,两端档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使双稳触发器的输入端同时置于空挡或者分别置于不同电平。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可充电池,或外接市电的直流稳定电源模块。

优选地,所述药液池的底部为V形,吸液管接口设于药液池的最低端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泵为止疼药液进入人体喉部提供方便操作和限制用量的控制,配合喉癌患者手术后恢复期使用,通过按压注射泵遥控器的正转按钮可将药液从药液袋经由吸液管吸入注射组件的密封壳内腔中,而通过按压注射泵遥控器的反转按钮则可将密封壳内腔中的药液经由吐液长管喷入人体喉部,以达到为喉部止疼的目的,患者独自便可操作该装置实现上述功能,比护士注射药液更及时和方便。

所述注射组件中的推动块的凸缘在密封壳内壁的滑槽中滑动,可以防止推动块在螺杆外螺纹与推动块内螺纹之间的摩擦力的带动下绕轴旋转,使推动块可以沿密封壳轴线方向移动。

遥控器内设有双稳电路,可以限定喷雾时间,防止药物注入过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动块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遥控器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中:1—吸液组件,2—注射泵,3—吸液组件,4—注射组件,5—传动组件,6—吸液管,7—药液池,8—螺杆,9—推动块,10—密封壳, 11—光杆,12—入液单向阀,13—通用电机,14—外壳,15—遥控器,16—出液单向阀,17—吐液长管,18—接头,19—电源,20—驱动器,21—双稳触发器,22—双刀三掷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喉癌患者喉管自助止疼装置,包括吸液组件1、注射泵2和吐液组件3。

所述吸液组件包括药液池7和吸液管6。吸液管6的两端分别与注射泵2的吸液口和药液池7底部相连通,所述药液池7的底部为V形,吸液管6接口设于药液池的最低端位置,有利于药液无残留地被吸出,药液池7固定设于注射泵2上部端面。

注射泵2为该装置的核心部分,为药液从药液池7沿吸液管6、吐液长管17、喷雾接头18进入喉癌患者喉部提供动力。所述注射泵包括外壳 14、注射组件4、传动组件5、直流电机13、电源19和遥控器15。

外壳14内部容纳注射组件4、传动组件5、电源19和直流电机13,外壳14的侧壁上设有通孔,分别用接入电机控制线和电源线。上部端面设有一个通孔,用于伸出吐液长管17。

注射组件4包括螺杆8、推动块9、密封壳10、光杆11、出液单向阀 16和入液单向阀12。密封壳10为柱形空筒,密封壳10内壁设有平行于轴线的滑槽,密封壳10上部端面中央设有一个凹槽,用于固定螺杆8的上端,密封壳10下部端面中央设有一个通孔,用于穿插光杆11。出液单向阀16和入液单向阀12均通过上部端面与密封壳10连通,所述出液单向阀仅允许液体流出密封壳10,所述入液单向阀仅允许液体流入密封壳 10。螺杆8为具有外螺纹的柱体,下端一体连接光杆,并可绕通孔中心转动。如图2所示,推动块9为中央设有内螺纹通孔并且在侧壁设有竖向凸缘的柱体,以防止推动块9绕轴旋转,推动块9与螺杆8为螺纹连接。

传动组件5为多级齿轮传动,根据直流电机的输出转速调节推动块的移动速度,将直流电机13的旋转运动变为光杆11的旋转运动。

注射泵2一端与吸液组件1相连,另一端与吐液组件3相连。使用时,患者手持遥控器15,先按下正转按钮接驱使直流电机13正向旋转,通过传动组件5变为光杆11—螺杆8的低速转动,推动块9在螺纹副的推动中向下移动,使得密封壳10容纳药液的空腔体积增大并形成负压,出液单向阀16关闭,入液单向阀12打开,药液从药液池7中沿吸液管6被吸入所述空腔。然后按下反转按钮驱使直流电机13反向旋转,推动块9向上移动,压缩密封壳10的药液空腔并形成正压,出液单向阀16打开,入液单向阀12关闭,所述空腔中的药液沿吐液长管17、喷雾接头18进入患者喉部。

为防止密封壳10的推动块9下方空间密闭带来的阻力,将密封壳10 的底部通过管路与外界连通。

所述吐液组件3包括吐液长管17和喷雾接头18,喷雾接头18固定设于吐液长管17的外端,喷雾接头18为具有内部通孔的圆柱体,外部设有与喉部接管连接的螺纹,尾端设有外凸的端部,起到止挡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遥控器15的正转按钮和反转按钮为双刀三掷开关,双刀三掷开关22的中间档为空置,两端档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内部设有双稳触发器21,双稳触发器21的正反向输入端分别与正转按钮、反转按钮相连,双稳触发器的一对输出端通过驱动器20与直流电机输入端电连接,使双稳触发器的输入端同时置于空挡或者分别置于不同电平,当双刀三掷开关22分别与两端档接触时,电源19驱动直流电机13正向或反向旋转的时间均为0.5s-1s,限定喷雾时间以防止药物注射过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