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手术专用导丝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361发布日期:2019-02-12 21:4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冠心病介入手术专用导丝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冠心病介入手术专用导丝夹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脏介入手术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经过穿刺体表血管,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心脏导管,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的诊治方法,它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进展也非常迅速,它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是一种有创的诊治方法。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支架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

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手术中,交换球囊或支架时,虽然医生集中精力抓紧导引导丝,但几乎每次交换球囊或支架时,都可能使导引导丝移动:向外移动使导引导丝自冠脉中脱出,需重新进入,增加手术时间及医生、病人的射线量,严重狭窄或冠脉夹层时,可能因导引导丝脱出不能再次进入冠脉或造成冠状动脉夹层加重,导致手术失败;导引导丝向内移动,可能会导致冠脉穿孔,轻则手术中止,重则出现心包填塞危及生命,因此,需要一种安全牢靠的导丝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冠心病介入手术专用导丝夹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冠心病介入手术专用导丝夹装置,包括机体、压板、绕线机构、导向板和导丝,所述机体的前侧板设有通孔,通孔的上下设有滑槽;所述压板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固接在竖直部右侧的上下两端,所述竖直部的左侧底部固接有齿条,所述水平部和齿条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机体的前侧板内还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还通过固定杆固接有旋钮,所述旋钮设在机体的左侧板外部;所述绕线机构包括转轴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接在转轴两端,第二齿轮分别与机体的上下侧板齿轮连接,机体上侧板内的第二齿轮固接有伸出到机体上侧板外的曲柄;所述导向板与机体左侧板垂直固接并设置在转轴前侧,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孔,导向孔的轴线延长线与转轴的轴线中心相交并垂直;所述导丝缠绕在绕线槽中,导丝通过导向孔导向后经通过伸出到外界。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为圆柱形,旋钮的曲面上设有防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曲面上螺旋设置有绕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最右侧与导向孔的最右侧平齐,通孔中心点的高度与导向孔中心的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孔的直径与导丝的直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功能实用,导丝缠绕在转轴上,转动曲柄可实现导丝的收放,转轴两端固接的第二齿轮与机体的上下侧板齿轮连接,在不对曲柄施加力的时候,转轴不转动,导丝不能自主变长或变短,当导丝到达合适长度时,转动旋钮使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的转动使齿条平移,齿条向右盘平移带动压板向右平移将导丝压紧,进一步固定导丝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冠心病介入手术专用导丝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机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机体的前侧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机体,101、通孔,102、滑槽,103、第一齿轮,104、旋钮,1041、防滑槽,2、压板,201、竖直部,202、水平部,203、齿条,3、绕线机构,301、转轴,3011、绕线槽,302、第二齿轮,303、曲柄,4、导向板,401、导向孔,5、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冠心病介入手术专用导丝夹装置,包括机体1、压板2、绕线机构3、导向板4和导丝5,机体1的前侧板设有通孔101,通孔101的上下设有滑槽102;压板2包括竖直部201和水平部202,水平部202固接在竖直部201右侧的上下两端,竖直部201的左侧底部固接有齿条203,水平部202和齿条203与滑槽102滑动连接,机体1的前侧板内还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03,第一齿轮103与齿条203啮合,第一齿轮103还通过固定杆固接有旋钮104,旋钮104设在机体1的左侧板外部,旋钮104为圆柱形,旋钮104的曲面上设有防滑槽1041;绕线机构3包括转轴301和第二齿轮302,转轴301的曲面上螺旋设置有绕线槽3011,第二齿轮302固接在转轴301两端,第二齿轮302分别与机体1的上下侧板齿轮连接,机体1上侧板内的第二齿轮302固接有伸出到机体1上侧板外的曲柄303;导向板4与机体1左侧板垂直固接并设置在转轴301前侧,导向板4上设置有导向孔401,导向孔401的直径与导丝5的直径一致,通孔101的最右侧与导向孔401的最右侧平齐,通孔101中心点的高度与导向孔401中心的高度一致,导向孔401的轴线延长线与转轴301的轴线中心相交并垂直;导丝5缠绕在绕线槽3011中,导丝5通过导向孔401导向后经通过伸出到外界。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

导丝5缠绕在绕线槽3011中,可以有效防止导丝5滑动,转动曲柄303可以实现导丝5的收放,以便取用合适长度的导丝5,转轴301的两端固接有第二齿轮302,第二齿轮302与机体1的上下侧板齿轮连接,在未对曲柄303施加外力时,转轴301不转动,避免导丝5自主改变长度。

导向孔401的轴线延长线与转轴301的轴线中心相交并垂直,导向孔401的设置,可以使导丝5伸出机体1外的部分始终处于固定位置,避免因导丝5缠绕在转轴301上放出时发生晃动,通孔101的最右侧与导向孔401的最右侧平齐,通孔101中心点的高度与导向孔401中心的高度一致,保证导丝5始终贴紧通孔101的右侧边,方便压板2压紧且压紧时导丝5不发生晃动。

导丝5到达合适长度时,转动旋钮104使第一齿轮103转动,第一齿轮103的转动时齿条203在水平位置移动,齿条203向右移动时能压紧导丝5,起到二次固定导丝5位置的作用。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