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状动脉指引导丝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339发布日期:2019-02-12 21:45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冠状动脉指引导丝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冠状动脉指引导丝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指引导丝是冠脉介入的基本器械,术者在面临不同解剖特点的冠脉病变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指引导丝顺利进行介入操作,缩短介入手术时间和减少曝光量。目前临床常用的标准指引导丝的直径均为0.014,长度180-190 cm。指引导丝在冠状动脉内前行,通过简单或弥漫、迂曲、钙化、成角的靶病变到达血管的远端,成功建立介入操作的轨道是整个手术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指引导丝的指引和必要的支撑下,球囊、支架等器械得以顺利交换,最终得以完成各类冠脉手术,在对指引导丝操作时,由于固定装置才能使得操作指引导丝顺利,可是现有的指引导丝均通过手部操作,操作麻烦且增加了操作的繁复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装简单,方便固定,同时还便于调节,从而提高了对于冠状动脉通过指引导丝引导效率的冠状动脉指引导丝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冠状动脉指引导丝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杆和调节杆,所述固定底杆的正面设有一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下端安装了一夹板,所述移动槽上安装了一调节夹板,所述夹板和调节夹板均包括底板和夹杆,夹杆上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安装了夹紧螺丝,所述移动槽的后端设有一内螺纹腔,所述内螺纹腔上安装了调节柱,所述调节柱上设有与内螺纹腔相螺接的外螺纹,所述调节柱的顶端设有一鹅颈管,所述鹅颈管的底端焊接在调节柱上,其顶端焊接了一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上安装了一指引导丝固定装置;

所述指引导丝固定装置设有一连管口和引导丝固定口,所述连管口内布置了螺纹,所述延伸管上布置了螺接纹,其相旋接,所述引导丝固定口设在连管口上方,所述引导丝固定口上嵌有橡胶圈,所述引导丝固定口内插入引导丝。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槽内的一侧设有多根等距离间隔布置的间隔杆,所述间隔杆之间设有间隔槽,所述间隔杆与移动槽的另一侧具有距离,其形成了滑动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板和调节夹板设有的底板上均布置了螺栓孔,所述夹板设有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底杆上,所述调节夹板设有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间隔槽内,所述间隔槽内设有与调节夹板的底板设有的螺栓孔相配接的配接螺纹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紧螺丝设有两个,其分别螺接在夹板和配接夹板设有的螺孔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两个夹紧螺丝分别包括螺杆,设置在螺杆一端的螺帽及设置在螺杆另一端的橡胶垫。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杆的中段设有螺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指引导丝固定装置顶面还设有把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把手上套有把手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固定装置中的固定底杆,由夹板和配接夹板调节来夹紧在手术台一侧,并且可调节配接夹板在移动槽上的移动,通过夹紧螺丝夹紧,而调节柱可调节与固定底杆之间的螺接,调节指引导丝引导的高度,再通过鹅颈管来弯曲调节,在延伸管上安装上指引导丝固定装置,通过穿出指引导丝口,将指引导丝的一端固定在指引导丝口内,方便操作,该装置安装简单,方便固定,同时还便于调节,提高了对于冠状动脉通过指引导丝引导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冠状动脉指引导丝固定装置的分解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冠状动脉指引导丝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槽与配接夹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槽与配接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底杆1,内螺纹腔11,移动槽2,间隔条21,间隔槽22,配接螺栓孔221,滑动槽23,夹板3,调节夹板4,底板41,夹杆42,螺孔43,螺栓孔44,夹紧螺丝5,螺杆51,螺纹52,螺帽53,橡胶垫54,调节柱6,外螺纹61,鹅颈管7,延伸管8,螺接纹81,指引导丝固定装置9,连管口91,管内螺纹911,橡胶圈92,引导丝固定口93,把手94,把手套95,螺栓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冠状动脉指引导丝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杆1和调节杆6,所述固定底杆1的正面设有一移动槽2,所述移动槽2的下端安装了一夹板3,所述移动槽2上安装了一调节夹板4,从而可使得调节夹板在移动槽内上下移动,将与夹板之间的距离限制,可固定在手术台上,所述夹板3和调节夹板4均包括底板41和夹杆42,夹杆42上设有螺孔43,所述螺孔43内安装了夹紧螺丝5,可通过夹紧螺丝将底杆夹紧在手术台的一侧,其夹紧的距离和手术台的厚度大致相同,可夹在手术台的上下端,所述移动槽2的后端设有一内螺纹腔11,所述内螺纹腔11上安装了调节柱6,所述调节柱6上设有与内螺纹腔11相螺接的外螺纹61,从而调节柱可旋接在内螺纹腔,根据螺纹之间的螺接,调节柱可上升或下降,方便根据指引导丝引导的高度来调节,所述调节柱6的顶端设有一鹅颈管7,所述鹅颈管7的底端与调节柱6为一体结构,其顶端与延伸管8为一体结构,鹅颈管可根据指引导丝引导的方位来自由弯曲,所述延伸管8上安装了一指引导丝固定装置9;使得指引导丝插入在指引导丝固定装置内,使用其一端固定,从而方便引导。

所述指引导丝固定装置9设有一连管口91和引导丝固定口93,所述连管口91内布置了管内螺纹911,所述延伸管8上布置了螺接纹81,其相旋接,从而将指引导丝固定装置安装在延伸管上,所述引导丝固定口93设在连管口91上方,所述引导丝固定口93上嵌有橡胶圈92,所述引导丝固定口93内插入指引导丝。使得操作指引导丝方向,不会磨损指引导丝,有效保护了指引导丝。

所述夹紧螺丝5设有两个,其分别螺接在夹板4和配接夹板3设有的螺孔43上,其为相对设置,可通过两夹紧螺丝调节夹紧,使得固定装置安装在手术台的一侧,便于操作指引导丝。

所述两个夹紧螺丝5分别包括螺杆51,设置在螺杆51一端的螺帽53及设置在螺杆51另一端的橡胶垫54,通过橡胶垫可夹紧在手术台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夹板3和调节夹板4设有的底板上均布置了螺栓孔44,所述夹板设有的底板通过螺栓100固定在固定底杆上,所述调节夹板4设有的底板通过螺栓100固定在间隔槽22内,所述间隔槽22内设有与调节夹板4设有的螺栓孔43相配接的配接螺纹孔21,当调节夹板调节在任一间隔槽内时,均通过螺栓固定在间隔槽内,从而限制了与夹板之间的距离。

所述螺杆51的中段设有螺纹53,从而可在夹板及配接夹板设有的螺孔内螺接调节。

所述指引导丝固定装置9顶面还设有把手94,从而便于调节指引导丝固定装置位置。

所述把手94上套有把手套95。该把手套为硅胶材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调节夹板和配接夹板之间的距离来通过夹紧螺丝夹紧在手术台的一侧,其中,调节夹板的调节方式为,通过底板明确固定距离后将底板横向插入至间隔槽内且通过螺栓固定,将固定底杆固定在手术台的一侧,然后通过调节杆与内螺纹腔之间的螺接,从而调节杆的高度可调,并且根据需要指引导丝的工作方位来调节鹅颈管的弯度,在其前端焊接的延伸管上螺接指引导丝固定装置,将指引导丝穿过指引导丝口,实现固定。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固定装置中的固定底杆,由夹板和配接夹板调节来夹紧在手术台一侧,并且可调节配接夹板在移动槽上的移动,从而通过夹紧螺丝夹紧,而调节柱可调节与固定底杆之间的螺接,从而调节指引导丝引导的高度,再通过鹅颈管来弯曲调节,从而在延伸管上安装上指引导丝固定装置,通过穿出指引导丝口,从而将指引导丝的一端固定在指引导丝口内,方便操作,该装置安装简单,方便固定,同时还便于调节,从而提高了对于冠状动脉通过引引导丝引导的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