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预备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0344发布日期:2019-03-15 19:40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牙体预备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医疗器具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牙体预备工具。



背景技术:

牙齿是一种在很多动物上存在的结构,人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高等哺乳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牙齿是人类身体最坚硬的器官,一般而言,牙齿呈白色(正常人略带微黄色),质地坚硬,牙齿的各种形状适用于多种用途,包括撕裂,磨碎食物。

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的美有很大影响,由于牙齿和牙槽骨的支持,牙弓形态和咬合关系的正常,才会使人的面部和唇颊部显得丰满,而当人们讲话和微笑时,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更能显现人的健康和美丽,相反,如果牙弓发育不正常,牙齿排列紊乱,参差不齐,面容就会显得不协调,如果牙齿缺失太多,唇颊部失去支持而凹陷,就会使人的面容显得苍老、消瘦。所以,人们常把牙齿作为衡量健美的重要标志之一。

缺牙不但造成吃饭时咀嚼的不便和不自然,更直接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患牙拔掉以后,在牙列中间留下了空隙,容易嵌塞食物,时间久了就会发生龋病和牙周病,而与缺牙空隙相对应的牙齿会伸长,导致牙根部暴露而影响其稳固程度,因此,缺牙后还要及时选择镶牙等办法修复。

现有牙科医院内医师再给患者镶牙或补牙时经常使用车针来进行对换牙的打磨,但是现有技术中,医师在使用车针进行打磨时,无法确保准确的进行对牙齿的打磨,增加了打磨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体预备工具,该牙体预备工具在工作时,能够精确的进行对牙齿的打磨,降低了医师对患牙打磨的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牙体预备工具,包括牙科手机本体、与所述牙科手机本体连接的导杆以及预备体模型安装台,所述导杆的端部设置有导向针,所述导向针与设置在所述牙科手机本体上的车针平行;所述预备体模型安装台连接于相对患者牙齿静止的部位,所述预备体模型安装台上设置有预备体模型,预备体模型的中心设置于所述导向针的运动轨迹中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人体的牙齿通常呈对称排列,所以在打磨前,医师首先将3D打印出的预备体模型安装于预备体模型安装台上,安装台连接于与患者的患牙所对称的正常牙齿上,接着将预备体模型的中心位置设置在调整于导向针的运动轨迹中心的位置,由于导向针与设置在牙科手机本体上的车针平行,所以能够使得医师在使用牙科手机本体进行打磨患牙时,使得导向针的运动轨迹能够与牙科手机本体上的车针的打磨轨迹相同,在工作时,医生手握牙科手机本体对患牙进行打磨,此时导向针与预备体模型是有距离的,当患者牙齿打磨到和预备体模型尺寸一致时,导向针与预备体模型产生接触,反言之导向针与预备体模型产生接触,则患者牙齿不需再打磨,于是预备体就打磨成型,也即备牙制作完成,从而能够进一步进行补牙、修复的操作,降低了打磨的难度,并且在制作烤瓷牙的过程中,可以首先以预备体模型为基础制作临时牙,将临时牙套于预备体上,便于患者过渡,患者无空窗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杆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导杆通过所述连接环套接于所述牙科手机本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杆上设置的连接环能够使得牙科手机本体与导杆进行连接,从而能够使得医师在使用时,牙科手机本体上的车针移动轨迹与导杆上设置的导向针移动轨迹同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备体模型安装台上设置有连接牙套杆,所述连接牙套杆一端有可连接在患者正常牙齿上的牙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预备体模型安装台安装在牙齿上时,能够将牙套连接在患者正常牙齿上面,从而能够增加预备体模型安装台安装于牙齿上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备体模型安装台上设置有连接头套杆,所述连接头套杆一端有可连接在患者头部的头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预备体模型安装台安装在牙齿上时,能够将头套连接在患者的头部上面,从而能够增加预备体模型安装台安装于牙齿上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杆包括长度和角度可调的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师在使用该牙体预备工具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不同患者的患牙位置的不同而进行对导杆的长度与角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杆包括基杆以及与所述基杆一端铰接的转动杆,所述连接环设置于所述基杆的另一端,所述基杆与所述转动杆的铰接处还配置有固定销,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插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上有若干定位孔,所述转动杆上配套有弹簧跳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医师需要更具自己的需求以及不同患者的患牙位置来进行角度的调节时,只需要将固定销拔出,并进行旋转转动杆调节到合适的角度后,将固定销插入基杆与转动杆的铰接处来进行固定,当医师需要调节长度时,通过抽拉插接在转动杆内的延长杆便可以进行延长导杆的整体长度,并且由于转动杆内设置有弹簧跳豆,而延长杆上设置有与弹簧跳豆相配合的定位孔,所以在抽拉延长杆后,能够自动的实现延长杆与转动杆的卡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人体的牙齿通常呈对称排列,所以在打磨前,医师首先将3D打印出的预备体模型安装于预备体模型安装台上,安装台连接于与患者的患牙所对称的正常牙齿上,接着将预备体模型的中心位置设置在调整于导向针的运动轨迹中心的位置,由于导向针与设置在牙科手机本体上的车针平行,所以能够使得医师在使用牙科手机本体进行打磨患牙时,使得导向针的运动轨迹能够与牙科手机本体上的车针的打磨轨迹相同,在工作时,医生手握牙科手机本体对患牙进行打磨,此时导向针与预备体模型是有距离的,当患者牙齿打磨到和预备体模型尺寸一致时,导向针与预备体模型产生接触,反言之导向针与预备体模型产生接触,则患者牙齿不需再打磨,于是预备体就打磨成型,也即备牙制作完成,从而能够进一步进行补牙、修复的操作,降低了打磨的难度,并且在制作烤瓷牙的过程中,可以首先以预备体模型为基础制作临时牙,将临时牙套于预备体上,便于患者过渡,患者无空窗期。

附图说明

图1为牙体预备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牙体预备工具的爆炸图;

图3为图2的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预备体模型与牙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预备体模型与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牙科手机本体;11、打磨头;111、车针;112、电机;12、把持部;2、导杆;21、基杆;22、连接环;23、转动杆;24、固定销;25、延长杆;231、弹簧跳豆;251、定位孔;252;导向针;3、预备体模型安装台;4、预备体模型;5、连接牙套杆;6、牙套;7、连接头套杆;8、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牙体预备工具,如图1以及图4或图5所示,包括牙科手机本体1、与牙科手机本体1连接的导杆2、用于安装在正常牙齿上的预备体模型安装台3以及设置在预备体模型安装台3上的预备体模型4,牙科手机本体1由打磨头11以及与打磨头11连接的把持部12组成,打磨头11上设置有用于打磨患牙的车针111以及用于驱动车针111进行运动的电机112,通过开启电机112,能够驱动车针111进行对患牙的打磨。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导杆2包括基杆21以及与基杆21一端铰接的转动杆23,基杆21上设置有连接环22,基杆21通过连接环22套接在牙科手机本体1上面,基杆21与转动杆23的铰接处设置有固定销24,医师在使用该牙体预备工具时,取下固定销24来转动转动杆23,从而能够改变转动杆23与基杆21之间的角度来进行调节,当角度调节结束以后,将固定销24插入基杆21与转动杆23的铰接处从而能够进行固定,为了能够方便调节导杆2的总长度,所以在转动杆23内插接有延长杆25,转动杆23与延长杆25滑移连接,如图3所示,通过抽拉延长杆25,能够增加导杆2的总长度,并且在转动杆23上设置有弹簧跳豆231,在延长杆25上设置有若干的定位孔251,所以在抽拉延长杆25后,能够自动的实现延长杆25与转动杆23的卡合。

返回至图1或者图2所示,延长杆25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针252,导向针252与车针111平行,所以医师在移动该牙体预备工具进行对患牙的打磨时,导向针252的运轨迹会与设置在打磨头11上的车针111的运动轨迹相同,医师在进行对患牙的打磨前,首先通过将将预备体模型安装台3安装在正常牙齿上,并将设置在预备体模型安装台3上的预备体模型4的中心调整至在导向针252的运动轨迹中心,在工作时,医生手握牙科手机本体1对患牙进行打磨,此时导向针252与预备体模型4是有距离的,当患者牙齿打磨到和预备体模型4尺寸一致时,导向针252与预备体模型4产生接触,反言之导向针252与预备体模型4产生接触,则患者牙齿不需再打磨,于是预备体就打磨成型,也即备牙制作完成,从而能够进一步进行补牙、修复的操作。

如图4所示,为了能够使预备体模型安装台3更加稳固的固定在正常牙齿上,所以在预备体模型4安装上延伸设置有连接牙套杆5,连接杆上设置有能够套接在其他正常牙齿上的牙套6。

实施例二:

该牙体预备工具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为了能够使预备体安装台更加稳固的固定在正常牙齿上,所以在预备体模型安装台3上延伸设置有连接头套杆7,连接杆上设置有能够安装在头部上的头套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