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部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8694发布日期:2019-03-14 00:05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部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部雾化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眼部雾化给药装置,在其结构上或使用上还不理想,一是结构复杂,造价高,且使用不方便,二是结构虽然简单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眼部雾化给药装置的状况,提供一种眼部雾化装置,旨在使其结构简单,给药效果好,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包括雾化杯和眼罩,所述雾化杯的输入端与医用压缩雾化机的气源连接,雾化杯的输出端通过过渡连接件与一对给药软管连接,给药软管的输出端连接在眼罩两侧边的给药口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雾化杯由雾化杯上盖、雾化杯芯和雾化杯下盖构成,雾化杯上盖和雾化杯下盖通过螺纹对接连接,雾化杯下盖包含一个能容纳药液的容器,在其底部外侧设有医用压缩雾化机气源连接管,在其底部内侧设有垂直凸起管段,凸起管段的顶端开有气孔;雾化杯芯的下部为与所述凸起管段外径间隙配合的套筒,套筒的开口端向下且与雾化杯下盖底部为间隙设置,套筒的上底设有与所述气孔相对应的雾化芯孔,所述套筒上底的上面为下凹状;雾化杯上盖的下部设有圆弧挡板,所述圆弧挡板与所述下凹状相对应且保持间隔,在雾化芯孔到过渡连接件内腔之间,为气雾通道。

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雾化杯下盖的下方,设有防护支脚,使其可以立放及保护气源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可在眼罩两侧边的给药口旁边,设有软管固定夹,以防止给药软管滑脱;在眼罩两侧边的后部设有松紧带连接孔,系结松紧带之后,便于佩戴固定眼罩。

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眼罩上侧边的中部,设有排气口,使带有药物的气雾作用于眼部之后,废气从排气口排出,使气路顺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雾化杯由雾化杯上盖、雾化杯芯和雾化杯下盖构成,结构简单实用,雾化效果好;(2)采用给药软管,患者使用方便,患者既可仰睡给药治疗,又可坐姿给药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之一种眼部雾化装置的总装外观立体图;图2总装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3和图4为雾化杯上盖的主视图和立体图;图5和图6为雾化杯芯的主视图和立体图;图7和图8为雾化杯下盖的主视图和立体图。

图中,1、眼罩;11、给药口;12、软管固定夹;13、排气口;14、松紧带连接孔;2、给药软管;3、过渡连接件;4、雾化杯上盖;41、圆弧挡板;5、雾化杯芯;51、套筒;52、雾化芯孔;53、下凹状;6、雾化杯下盖;61、凸起管段;62、医用压缩雾化机气源连接管;63、气孔;64、防护支脚;7、药液;8、气雾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图8,一种眼部雾化装置,包括雾化杯和眼罩1,所述雾化杯的输入端与医用压缩雾化机的气源连接,雾化杯的输出端通过过渡连接件3与一对给药软管2连接,给药软管2的输出端连接在眼罩1两侧边的给药口11上。所述雾化杯由雾化杯上盖4、雾化杯芯5和雾化杯下盖6构成,雾化杯上盖4和雾化杯下盖6通过螺纹对接连接,雾化杯下盖6包含一个能容纳药液7的容器,在其底部外侧设有医用压缩雾化机气源连接管62,在其底部内侧设有垂直凸起管段61,凸起管段61与气源连接管62连通,凸起管段61的顶端开有气孔63,在雾化杯下盖6的下方,设有防护支脚64;雾化杯芯5的下部为与所述凸起管段61外径间隙配合的套筒51,套筒51的开口端向下且与雾化杯下盖6底部为间隙设置,套筒51的上底设有与所述气孔63相对应的雾化芯孔52,所述套筒51上底的上面为下凹状53;雾化杯上盖4的下部设有圆弧挡板41,所述圆弧挡板41与所述下凹状53相对应且保持间隔,在雾化芯孔52到过渡连接件3内腔之间,为气雾通道8。在眼罩1两侧边的给药口11旁边,设有软管固定夹12,在眼罩1两侧边的后部设有松紧带连接孔14并连接松紧带,在所述眼罩1上侧边的中部,设有排气口13。

其工作原理为:拧开雾化杯,在雾化杯下盖6中装上药液7,然后再将雾化杯下盖6装配到雾化杯上盖4的下方,此时雾化杯不能倒放;将眼罩1佩带到眼睛上,系好松紧带;将雾化杯下盖6的气源连接管62连接到医用压缩雾化机上,打开医用压缩雾化机上的开关(图中未画出)并调节好流量,气体将从凸起管段61顶端的气孔63射出,在雾化杯芯5的作用下,将带有药物的气体转化为气雾状态,并依次通过雾化杯上盖4、过渡连接件3、给药软管2、给药口11到达眼罩1的腔内,带有药物的气雾剂作用于眼部之后,废气从排气口13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