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瓶装药液的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8676发布日期:2019-03-14 00:0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瓶装药液的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瓶装药液的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盛装药液的药瓶一般为玻璃瓶或塑料瓶,而这些药瓶均不具有加热及保温的功能,因此,药液的温度受环境影响比较大。在寒冷的冬季,将冰凉的药液输入到病人的体内,会造成病人的不适。

灌肠是治疗肠道疾病的有效方法,其需要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药液。经研究发现,灌肠治疗对灌肠药液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灌注的灌肠药液温度不同,其治疗效果也不同;灌肠药液的温度为35-37摄氏度时,治疗效果较佳;因此,在寒冷的冬天给病人进行灌肠治疗时,需对灌肠药液进行加热保温处理。

现有的药液加热器,可以对瓶装药液进行简单的加热及保温,但是瓶装药液进行加热及保温时温度不易控制,并可能因此导致以下问题:(1)加热时,容易使得瓶装药液的温度过高,影响药效;(2)保温时,保温环境的保温效果不明显,使得瓶装药液的温度下降过快;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瓶装药液的加热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瓶装药液的加热器,用于解决现有瓶装药液进行加热及保温时温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瓶装药液的加热器,包括:

容器,其包括容器主体和盖合于所述容器主体顶部的盖子;所述容器主体内置用于作为热传递介质的导热液体;

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侧,用于监测所述导热液体的温度;

药瓶架,设于所述容器主体内,并位于所述导热液体的液面之下;所述药瓶架设有若干容置结构,用于择一地放置瓶装药液;以及,

加热座,设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其包括加热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加热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装置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导热液体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或者停止加热。

优选地,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的设置,用于监测所述容器主体内所述导热液体的液位高度,便于工作人员在所述导热液体的液位高度较低时注入适当的所述导热液体。

优选地,还包括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设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外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导热液体的温度以及液位高度。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设置,使工作人员清楚地了解所述导热液体的温度以及液位高度,并根据需要判断加热及保温环境是否需要改变,例如判断是否需要注入所述导热液体从而增加液位高度。

优选地,还包括接近传感器和指示灯;所述接近传感器设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端面,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盖子是否完全盖合在所述容器主体上;所述指示灯设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外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通过不同的颜色指示盖子是否完全盖合。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指示灯的设置,便于在所述盖子没有完全盖合到所述容器主体上时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避免出现盖子没有完全盖合而导致保温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容器主体呈圆筒状,其与所述盖子铰接;所述盖子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卡扣。这样设置,便于所述盖子的打开和盖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优选地,所述药瓶架呈圆筒状,其内部中空并与底部相通,上部开设有若干通孔作为容置结构;所述药瓶架的底部与所述容器主体可拆卸连接。这样设置,使得所述药瓶架以简单的结构获得良好的固定瓶装药液的效果,同时便于所述瓶装药液放置于所述容置结构内。所述药瓶架的底部与所述容器主体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需要更换所述药瓶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容器主体内设有导热液体,导热液体能够对瓶装药液均匀加热,不会出现瓶装药液受热不均匀的现象,同时还有效地缩短了加热时间;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控导热液体的温度,并根据导热液体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或者停止加热;当导热液体的温度过低时,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当导热液体的温度过高时,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这样设置,使得瓶装药液的温度在加热过程以及保温过程中均保持在预设的可接受温度范围内,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控制精确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在容器主体内设有药瓶架,药瓶架设有用于放置瓶装药液的容置结构,起到防倾倒的效果,避免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因移动而造成瓶装药液倾倒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药瓶架与容器主体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药瓶架。

3.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和指示灯,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容器主体内导热液体的液位高度,便于工作人员在导热液体的液位高度较低时注入适当的导热液体;接近传感器和指示灯用于检测及显示盖子是否完全盖合在容器主体上,避免出现盖子没有完全盖合而导致保温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容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药瓶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器连接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附图中,1-容器、2-容器主体、3-盖子、4-导热液体、5-药瓶架、6-通孔、7-加热座、8-加热装置、9-控制器、10-温度传感器、11-液位传感器、12-接近传感器、13-指示灯、14-液晶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瓶装药液的加热器包括容器1、温度传感器10、药瓶架5、加热座7、液位传感器11、液晶显示屏14、接近传感器12和指示灯13。

如图2、3、4所示,容器1包括容器主体2和盖合于容器主体2顶部的盖子3,容器主体2内置用于作为热传递介质的导热液体4;容器主体2内设开口朝上的容置腔,导热液体4容置于容置腔内。本实施例中,导热液体4为水,取材方便且传热快。

容器主体2呈圆筒状,其与盖子3铰接,盖子3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于容器主体2的卡扣,便于盖子3的打开和盖合。温度传感器10设于容器主体2的内侧,用于监测导热液体4的温度;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0设于容置腔的底部。

药瓶架5设于容器主体2内,并位于导热液体4的液面之下,药瓶架5设有若干容置结构,用于择一地放置瓶装药液。其中,药瓶架5呈圆筒状,其内部中空并与底部相通,上部开设有若干通孔6作为容置结构,使得药瓶架5以简单的结构获得良好的固定瓶装药液的效果,同时便于瓶装药液放置于容置结构内;药瓶架5的底部与容器主体2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药瓶架5。

如图3、5所示,加热座7设于容器主体2的底部,其包括加热装置8和控制器9。加热装置8可拆卸连接容器主体2的底部,控制器9与加热装置8以及温度传感器10电性连接,用于根据导热液体4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8进行加热或者停止加热。本实施例中,控制器9预设低温限值和高温限值,并在导热液体4的温度低于低温限值时,控制加热装置8进行加热,以及在导热液体4的温度高于高温限值时,控制加热装置8停止加热;优选地,低温限值为34摄氏度,高温限值为38摄氏度,即将导热液体4的温度控制在34-38摄氏度的范围内,从而使瓶装药液始终保持在适合注入人体的温度。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相应地调整低温限值以及高温限值,满足各种医疗需求。

液位传感器11设于容器主体2的内侧,并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用于监测容器主体2内导热液体4的液位高度,便于工作人员在导热液体4的液位高度较低时注入适当的导热液体4。本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11设于容置腔的底部。液晶显示屏14设于容器主体2的外侧,并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用于显示导热液体4的温度以及液位高度,使工作人员清楚地了解导热液体4的温度以及液位高度,并根据需要判断加热及保温环境是否需要改变,例如判断是否需要注入导热液体4从而增加液位高度。

接近传感器12设于容器主体2的上端面,并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用于检测盖子3是否完全盖合在容器主体2上。指示灯13设于容器主体2的外侧,并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用于通过不同的颜色指示盖子3是否完全盖合。本实施例中,当盖子3完全盖合到容器主体2上时,指示灯13亮绿色,反之则亮红色,便于在盖子3没有完全盖合到容器主体2上时提示工作人员,避免出现盖子3没有完全盖合而导致保温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9通过温度传感器10监控导热液体4的温度,并根据导热液体4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8进行加热或者停止加热,使得瓶装药液在加热的过程以及保温的过程均保持在预设的可接受温度,解决了现有瓶装药液进行加热及保温时温度不易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控制精确的优点。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