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晶片的保护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4661发布日期:2019-01-04 23:4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具有晶片的保护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保护带有关,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晶片的保护带。



背景技术:

按,现代人生活水准提升,渐渐注重养生,常利用远红外线等产品来进行调理,当远红外线贴近人体时,会散发微量的能量被人体水分子共振吸收,将大的水分子集团分解成小的水分子集团,产生变角振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并同时有杀菌和除臭作用等,为了使远红外线贴近人体,会使用远红外线保护带等,贴附于人体之皮肤表面,而现有的保护带于保护带本体上设有多个容置槽,于容置槽中置有晶片组,晶片组的晶片涂布有能量披覆层,借此,通过激发该能量披覆层放射出最佳波长之远红外线,以促进血液循环。

然而,现有晶片组放入容置槽,当使用者移动或改变姿势时,该晶片组会跟着移动、弯折或折叠,造成位移乱跑,令使用者感到不适,而需手动调整晶片组的位置,且当晶片组移位时,除会降低远红外线的覆盖面积,而使产品的效果大幅减低,更可能使晶片以倾斜状态接触人体表面,造成使用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晶片的保护带,其晶片组可定位于保护带中。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晶片的保护带,其包含有:一带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一连接部,另端设有一第二连接部,且该带体具有多个容置槽;以及多个晶片组,每一个晶片组具有二固定膜以及多个晶片,多个该固定膜间包覆有该多个晶片,该多个晶片组对应设于该多个容置槽,该多个晶片组的固定膜分别具有一固定端以固定于该容置槽,以及一自由端容置于该容置槽。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晶片为一金属基材,该金属基材涂布有一机能层。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机能层可包含铜、碳、硅、锰、磷、硫、镍、锗、铬、钼、钛、钒、钙、硅等材质依比例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带体具有一第一布体与一第二布体,该带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带体于第一侧以一第一车缝线将该第一布体与该第二布体相互车缝固定,且于垂直该第一侧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车缝线将该第一布体与该第二布体相互车缝固定,使得该第一布体与该第二布体间形成该多个容置槽,该带体于第二侧分别形成与该多个容置槽相通的开口端。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多个固定膜的固定端分别位于该带体的开口端,并以一第三车缝线将该多个固定膜的固定端固定于该带体的开口端,同时封闭该带体的开口端,而该多个固定膜的自由端分别对应该带体的第一侧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多个固定膜的自由端与该带体的第一侧形成有一间距。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带体的第二侧设于第一侧的上方,借此,当该多个固定膜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二侧时,该多个固定膜的自由端会受重力自然下垂。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晶片的保护带,通过该多个固定膜的固定端固定于该容置槽,使该多个固定膜仍维持在一预定位置,而提升使用者的穿戴舒适度以及维持晶片组的放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以显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护颈的态样。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以显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护腕的态样。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以显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护腰的态样。

【符号说明】

100 具有晶片的保护带;

10 带体; 11 第一连接部;

12 第二连接部; 13 第一布体;

14 第二布体; 15 第一侧;

151 第一车缝线; 152 第二车缝线;

16 第二侧; 17 容置槽;

171 间距; 18 开口端;

181 第三车缝线;

20 晶片组; 21 固定膜;

211 自由端; 212 固定端;

22 晶片; 23 金属基材;

24 机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局部分解图及剖视图,其揭示有一种具有晶片的保护带100,其包含有:

一带体10,其一端设有一第一连接部11,另端设有一第二连接部12,该第一连接部11为公粘扣带,该第二连接部12为母粘扣带,该带体10具有一第一布体13与一第二布体14,该带体10具有一第一侧15及一第二侧16,该带体10于第一侧15以一第一车缝线151将该第一布体13与该第二布体14相互车缝固定,且于垂直该第一侧15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车缝线152将该第一布体13与该第二布体14相互车缝固定,使得该第一布体13与该第二布体14间形成多个容置槽17,而该带体10于第二侧16分别形成与该多个容置槽17相通的开口端18。

多个晶片组20,每一个晶片组20具有二固定膜21以及多个晶片22,多个该固定膜21间包覆有该多个晶片22,该固定膜21为具可挠性的EVA、PE、TPR或TPU等材质所构成,多个该固定膜21分别具有一固定端211以及一自由端212,多个该固定膜21的固定端211分别位于该带体10的开口端18,并以一第三车缝线181将多个该固定膜21的固定端211固定于该带体10的开口端18,同时封闭该带体10的开口端18,多个该固定膜21的自由端212容置于该容置槽17且分别对应该带体10的第一侧15设置,多个该固定膜21的自由端212与该带体10的第一侧15形成有一间距171,于本实施例中,该带体10的第二侧16设于第一侧15的上方,借此,当该多个固定膜21的固定端211固定于第二侧16时,该二固定膜21的自由端212会受重力自然下垂,另外,该多个晶片22为一金属基材23,该金属基材23涂布有一机能层24,该机能层24可包含铜、碳、硅、锰、磷、硫、镍、锗、铬、钼、钛、钒、钙、硅等材质依比例混合而成。

请再同时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以显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护颈的态样,使用者可将该具有晶片的保护带100套设于颈部,由于多个该固定膜21为具有可挠性的材质所构成,故可随颈部的弯折贴合于皮肤表面,借此,通过人体温度约为32~37℃左右,此温度恰可激发该多个晶片22的机能层24作用,使该机能层24放射出最佳的8~14μm的远红外线光能波,以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

因该二固定膜21的固定端211车缝固定于该带体10的开口端18,因此使用者在各式活动中,例如弯腰时,可使多个该固定膜21的固定端211使该多个固定膜21的自由端自由移位,多个该固定膜21产生弯折而服贴于人体表面,而当使用者回复站立状态时,多个该固定膜21的自由端受到重力而自由下垂,进而服贴于人体表面,借此,使多个该固定膜21仍维持在一预定位置,而提升使用者的穿戴舒适度以及维持晶片组的放射效果。

又由于多个该固定膜21的自由端212与该带体10的第一侧15形成有一间距171,因此当该带体10遇到受力而变形时,使多个该固定膜21的自由端212不会接触该带体10的第一侧15,而不会挤压变形,令使用者维持舒适的效果,最后当使用者回复站立状态时,多个该固定膜21的自由端212受到重力而自由下垂,进而服贴于人体表面,借此,使多个该固定膜21仍维持在一预定位置,而提升使用者的穿戴舒适度以及维持该多个晶片组20的放射效果。

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以显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护腕的态样,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在于,使用者将该具有晶片的保护带100套设于手腕,以促进腕部的血液循环。

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以显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护腰的态样,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在于,使用者将该具有晶片的保护带100环设于腰部,以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