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胸部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7949发布日期:2018-08-21 17:05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肢胸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手外伤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类急诊外伤,断指再植手术已成为手外科的一项常规技术。断指再植术后因再植部位血管张力高、脆性大,吻合口易发生痉挛或栓塞,而引起再植手指的缺血坏死,故术后一般绝对卧床制动7-10天,甚至10-14天。但长时间卧床休息会带来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腰背酸痛,难以忍受,不习惯床上大小便,致腹部胀气、腹痛、便秘、食欲减退等,并产生烦躁心理。并且术后病人久卧病床、制动过久,肩关节不能活动,易造成关节粘连。

而如何预防患者术后发生上述并发症,目前临床上缺少有效的预防方法,因而部分患者不能坚持配合上述长期卧床制动,会擅自过早下床。不适当的过早下床活动,尤其是上肢的活动加剧、体位不适,易使血管受牵拉而导致发生反射性的痉挛。下床活动过早还可造成骨、肌腱固定不牢,或意外的损伤致使吻合口撕脱,导致再植手术失败,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如何在不影响患指血运的情况下,让患者早期下床大小便,缩短卧床时间,减轻卧床带来的腰背酸痛不适,减少便秘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是目前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行技术中的上肢悬吊带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易引起断指吻合的血管受牵拉、痉挛缺血,骨与肌腱也因固定不牢而易错位或撕脱。因而其使用会降低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申请公布号为CN 102475592 A,申请公布日为2012年05月30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医用上肢护理悬吊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肘部托套,颈肩吊带,辅助固定带,连接扣,连接扣分布在肘部托套的顶点与边上,颈肩吊带、辅助固定带通过连接扣与肘部托套连接。其辅助固定带的设置不合理,其固定时,会压迫到手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装配的上肢胸部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上肢胸部固定结构,包括:承托部,其配置有支撑手臂的底部和设置在底部两侧的两组连接部;以及悬吊部,其呈带状结构,其两端分别与承托部的底部两侧的连接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带,其配置在承托部的上侧,并固定在人体的胸腹部,固定带将手臂上侧的至少一组连接部压紧在胸腹部前。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带为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带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粘扣的形式可调式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带缝制在其中一组连接部上,并位于两组连接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承托部的底部设置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悬吊部上设置有调节悬吊部长度的调节扣。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带的宽度配置为6至12厘米。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承托部与固定带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本上肢胸部固定结构固定患肢后,可将断指再植的手指牢牢地固定在胸腹部,达到了局部制动,相对固定静止的作用,与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固定静止的作用相当;使用上肢胸部固定结构固定患肢后,患者可早期下床进行适当的室内活动,促进了全身及局部肢体的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再植手指的成活;使用上肢胸部固定结构固定患肢后,患者可早期下床如厕及适当的室内活动,解决了卧床时间过长带来的腹胀、便秘、食欲减退、腰背酸痛以及烦躁心理,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上肢胸部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承托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以附图中的相对概念或是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中的上肢胸部固定结构包括承托部1、悬吊部2和固定带3。

本实施例中的承托部1,其配置有支撑手臂的底部11和设置在底部11两侧的两组连接部12,使用时,患者的手臂伸进承托部1,并抵靠在承托部1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的悬吊部2,其呈带状结构,其两端分别与承托部1的底部11两侧的连接部12连接,使用时,将悬吊部2套在患者的肩颈上,以承受手臂的重量。上述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带3,其配置在承托部1的上侧,并固定在人体的胸腹部,固定带3将手臂上侧的至少一组连接部12压紧在胸腹部前。使用时,将固定带3套在患者胸腹部,并通过固定带3,将承托部1牢牢固定在胸腹部前,从而将患者手臂牢牢固定在了胸腹部前。

通过本上肢胸部固定结构固定患肢后,可将断指再植的手指牢牢地固定在胸腹部,达到了局部制动,相对固定静止的作用,与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固定静止的作用相当;使用上肢胸部固定结构固定患肢后,患者可早期下床进行适当的室内活动,促进了全身及局部肢体的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再植手指的成活;使用上肢胸部固定结构固定患肢后,患者可早期下床如厕及适当的室内活动,解决了卧床时间过长带来的腹胀、便秘、食欲减退、腰背酸痛以及烦躁心理,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带3为弹性材料制成。该弹性材料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弹性布,弹性绷带等,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带3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通过粘扣的形式可调式的连接。粘扣的连接,本身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通过粘接的位置的调节,从而可调节固定带3的松紧度。粘扣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带3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固定带3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本体为自粘绷带,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可以直接进行粘接。自粘绷带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带3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固定带3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通过调节扣连接,并可通过调节扣来调节松紧度。调节扣21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带3缝制在其中一组连接部12上,并位于两组连接部12之间。通过直接缝制的形式,其固定更加可靠,防止承托部1相对固定带3滑动。

本实施例中的承托部1的底部11设置支撑部13。底部11处设置夹层,支撑部13可脱卸式的插入到夹层中。通过支撑部13,可提供更好的支撑力,由于支撑部13为可脱卸式的,因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硬度的支撑部13。

本实施例中的悬吊部2上设置有调节悬吊部2长度的调节扣21。以此可调节悬吊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患者。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带3的宽度配置为6至12厘米。优选的,固定带3的宽度配置为10厘米。固定带3在该宽度下,在使用时,对患者的施力更加均匀,减少压迫感。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带3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通过设置透气孔,使固定带3固定时更加透气,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的承托部1与固定带3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承托部1与固定带3也可以是分体式的,即承托部1与固定带3后期固定到一起。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及附图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