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669发布日期:2018-09-01 02:5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属于耳部清洁领域,涉及一种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



背景技术:

在耳鼻喉科中,对于外耳道耵聍的治疗方式以药物治疗为主,以清洁护理为辅,目前的一般通过在棉签上涂覆清洁液,伸入耳道内进行旋转清洁操作,但病人的耳道内径大小不同且不是均匀的,在采用棉签清洁过程中操作困难,还存在棉签端部戳伤耳膜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清洁器具进行改进和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该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使对耳道的清洁方便,具有安全保障,解决了目前清洁方式操作麻烦,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组件包括呈圆柱形的持柱,所述持柱的上端端部固连有若干根具有弹性的弹性条,所述弹性条的下端固连在所述持柱的上端端部,所述护理组件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套设件,所述套设件包括管状套部和保护部,所述管状套部与所述弹性条数量相同且内部为空腔下端为开口,所述管状套部套设在所述弹性条外壁上,各个管状套部的上端之间具有所述保护部,所述保护部向上凸出各个管状套部的上端端部,各个管状套部的上端连于所述保护部。

上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中,所述套设件还包括与所述管状套部数量相同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端部固连于所述管状套部的上端外壁,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端部固连在所述保护部的外壁上。

上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中,所述管状套部呈圆管形且上端端部为封闭,所述保护部呈半球形,所述连接部呈圆柱形。

上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中,所述套设件由纯棉或橡胶制成。

上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中,所述持柱和弹性条由塑料材料制成。

上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中,所述弹性条从下端往上端相对于持柱的轴线呈向外倾斜设置,所述弹性条之间形成的空前从下往上呈扩口状。

上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中,所述弹性条呈圆柱形且数量为四根,呈圆形分布在所述持柱上端面上。

上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中,该圆形的最小外径为4mm。

上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中,所述持柱的外壁具有螺纹且螺纹连接有呈圆环形内壁具有螺纹的限位环。

上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中,所述持柱外径8mm,长度为6cm,所述限位环的外径为2cm,所述弹性条的外径为2mm,长度为2.5cm至3cm,所述保护部的球径为4mm。

现有技术相比,本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1、本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使对耳道的清洁方便,具有安全保障。

2、本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结构设计巧妙,清洁部位与耳道内壁贴合面较广,能够实现高效率的清洁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中持柱和弹性条的俯视图。

图中,1、持柱;2、弹性条;3、套设件;3a、管状套部;3b、保护部;3c、连接部;4、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耳鼻喉科中病人耳部清洁护理组件包括呈圆柱形的持柱1,持柱1的上端端部固连有若干根具有弹性的弹性条2,弹性条2的下端固连在持柱1的上端端部,护理组件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套设件3,套设件3包括管状套部3a和保护部3b,管状套部3a与弹性条2数量相同且内部为空腔下端为开口,管状套部3a套设在弹性条2外壁上,各个管状套部3a的上端之间具有保护部3b,保护部3b向上凸出各个管状套部3a的上端端部,各个管状套部3a的上端连于保护部3b。本护理组件具体如下:使用时,将套设件3安装后在管状套部3a上并浸覆清洗液,在光源的配合下将套设件3伸入病人的耳内,管状套部3a的外壁作用耳道的内壁,手部运动使持柱1做旋转运动,从而进行对耵聍的擦洗,当耳道内径较大时,通过弹性条2的弹性变形作用,使弹性条2发生挤压形变,依然能够使管状套部3a的外壁作用耳道内壁,结构设计巧妙。保护部3b凸出管状同阿布的上端,防止深入过深戳伤耳朵内部,起到保护作用。套设部为一次性道具,使用后将其拔出脱离即可。

套设件3还包括与管状套部3a数量相同的连接部3c,连接部3c的一端端部固连于管状套部3a的上端外壁,连接部3c的另一端端部固连在保护部3b的外壁上。连接部3c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用于连接管状套部3a和保护部3b,另一个为当弹性条2发生形变时,连接部3c能够发生对应的弯折,防止管状套部3a直接作用保护部3b导致弹性条2变形困难。管状套部3a呈圆管形且上端端部为封闭,保护部3b呈半球形,连接部3c呈圆柱形。保护部3b为实心。套设件3由纯棉或橡胶制成。当套设件3由纯棉材料制成时,其原料与现有技术中的医用纱布相同,此时管状套部3a、保护部3b和连接部3c之间通过一体成型或缝合的方式实现连接。当由橡胶制成时,各部件之间为一体成型。在实际中优选纯棉材料。持柱1和弹性条2由塑料材料制成。塑料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优选聚乙烯。弹性条2从下端往上端相对于持柱1的轴线呈向外倾斜设置,弹性条2之间形成的空前从下往上呈扩口状。该种结构能够适应于不同大小内径的需求。

弹性条2呈圆柱形且数量为四根,呈圆形分布在持柱1上端面上。该圆形的最小外径为4mm。即弹性条2下端形成的圆形外径为4mm,使弹性条2能够伸入正常人的耳道。持柱1的外壁具有螺纹且螺纹连接有呈圆环形内壁具有螺纹的限位环4。限位环4由塑料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在进行清洁之前还具有一步操作,即使病人的耳道开口呈朝上状态设置,在光源的配合下,将弹性条2伸入耳内,观察病灶的位置,控制弹性条2的伸入距离,然后将限位环4旋转至其一面贴合在病人的耳部皮肤上,使在后续的清洁过程中,弹性条2不会伸入过长的距离。持柱1外径8mm,长度为6cm,限位环4的外径为2cm,弹性条2的外径为2mm,长度为2.5cm至3cm,保护部3b的球径为4mm。本装置具有多种规格,不同规格的不同之处在于弹性条2的长度不同。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