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手术俯卧位体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2654发布日期:2019-02-12 21:40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手术俯卧位体位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体位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术作为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的手段。往往需要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俗称"开刀"。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领域不断扩大,已能在人体任何部位进行。应用的器械也不断更新,如手术刀即有电刀、微波刀、超声波刀及激光刀等多种。因之手术也有更广泛的含义。背部手术作为治疗背部疾病一种常规手段,患者的数量也是居高不下,尤其脊椎疾病等只能从背部开刀,虽然手术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趴着做手术是一件更为痛苦的事,原因就在于人体的结构并不适合长期俯卧,长期俯卧胸腔压力增大,往往出现胸闷等症状,对女性患者来说胸部更是无处放置,但是手术时间最少也需要一两个小时,这个过程中需要患者趴着不动,这就使得手术床的革新变的重要,这些年虽然手术刀等手术器具改进了不少,手术的机理也在不断革新,但是手术床却仍然是所有手术通用,忽略了人体不宜长期俯卧的特点。

随着3D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医疗器械和人体组织替代产品通过3D制作成功,如果能将3D打印技术应用手术床领域既能解决俯卧手术床快速增长的需求,也能结合3D打印可以个性化定制的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俯卧位手术手术床舒适性差,长期俯卧手术导致胸闷气短、女性乳房挤压疼痛的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手术俯卧位体位架,在利用3D快速打印与人体结构相适应的托板,利用皮带进行柔性连接,轮换让各个皮带的受力点休息,缓解不适,而且女性患者可以利用皮带间隙放置胸部,增加手术舒适度,同时采用3D打印材料能够满足射线扫描的需求,成本低效率高,经俯卧位手术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打印手术俯卧位体位架,包括支撑架和托板,支撑架为L型,若干个支撑架并排间隔放置成一组,同排相邻支撑架之间下端通过连接轴一连接;两组支撑架相对放置,两组间相对的支撑架通过前端的连接轴二连接,支撑架上端设置有圆孔;同排相邻的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托板。

本实用新型中,托板一侧设置有凸起,凸起两端设置有转轴,转轴通过圆孔与支撑架活动连接,托板和凸起相对的一侧为曲面。

本实用新型中,托板下端设置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中,中间支撑架背面下端设置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和托板的所有棱角均为圆弧角。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与支撑架通过支撑架上的孔活动连接,托板两边的转轴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有6个,三个为一组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相对卡槽中穿有皮带。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手术俯卧位体位架,利用3D托板曲面支撑,和人体契合度较高,具有一定柔性,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插入支撑架的深度可调,适合不同体型的被测试对象,托板通过皮带柔性连接,分三处托扶既不影响CT 扫描和手术,也很好的托举了被测试者,能够通过调节皮带松紧程度缓解手术中长期积压胸腔造成的不适,也让女性乳房有能够通过皮带间隙放置,减少了长期积压造成的不适感,在俯卧位手术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体位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托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2个支撑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支撑架、2-托板、3-转轴、4-连接轴一、5-连接轴二、6-卡槽、 7-凹槽、8-凸起、9-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装置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对一种3D打印手术俯卧位体位架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是依据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打印手术俯卧位体位架,包括支撑架(1)和托板(2),支撑架(1)为L型,若干个支撑架(1)并排间隔放置成一组,同排相邻支撑架(1)之间下端通过连接轴一(4)连接;两组支撑架相对放置,两组间相对的支撑架(1)通过前端的连接轴二(5)连接,支撑架(1)上端设置有圆孔(9);同排相邻的支撑架(1)之间设置有托板(2)。

本实用新型中,托板(2)一侧设置有凸起(8),凸起(8)两端设置有转轴(3),转轴(3)通过圆孔(9)与支撑架(1)活动连接,托板(2)和凸起 (8)相对的一侧为曲面。

本实用新型中,托板(2)下端设置有卡槽(6)。

本实用新型中,中间支撑架(1)背面下端设置有凹槽(7)。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1)和托板(2)的所有棱角均为圆弧角。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轴一(4)和连接轴二(5)与支撑架(1)通过支撑架 (1)上的孔活动连接,托板(2)两边的转轴(3)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1)有6个,三个为一组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相对卡槽(6)中穿有皮带。

在适用本实用新型时,根据被测试对象的体型调节连接轴一(4)和连接轴二(5)插入支撑架(1)的深度,调节好后让被测试对象俯卧于体位架上,通过调节相对托板(2)卡槽(6)中皮带的长度调节体位架上的托板(2)角度,使得被测试对象以最舒服和最利于手术的姿势俯卧与体位架上,进行CT扫描检测,测试完成后,根据检测数据进行手术前患者再次俯卧与体位架上进行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调节皮带使得患者以最舒适的姿势趴在手术架上,经过一段时间护士将其中一个皮带调松缓解,对该部门进行放松缓解,依次轮换对皮带下位置进行缓解放松。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