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脊柱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5718发布日期:2018-12-18 21:0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脊柱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固定器,用于脊柱固定的医疗器械领域中。



背景技术:

在人类脊柱疾病的治疗中,由于脊柱肿瘤、结核和严重的骨折常引起椎体破坏,可能导致脊髓神经损害而不得不施行椎体切除术,椎体切除后的脊柱需重建其稳定性,人工椎体置换术的出现为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而脊柱固定器为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用于治疗、椎体滑落、椎管狭窄、脊柱退变性疾病的器具。然目前的脊柱固定器均包括两个棒体、横连器和螺钉,根据实际情况螺钉采用万向螺钉或固定螺钉,棒体安装于螺钉的顶头上且通过螺母压紧,两个棒体之间安装有横连器从而形成稳定结构,然目前的这种结构还是存在以下缺点:1、目前的螺母的螺牙角度都相同,并且螺牙角度不合理,受到棒体的反作用力会使螺母脱出,从而造成棒体松动,棒体松动就会造成整个固定器不稳定,可能使脊柱发生错位,使患者病情加重;2.目前的万向螺钉的头部中心为普通的内六角槽结构,需要调节万向螺钉的拧入调整角度时,上钉器和万向螺钉之间就会不同轴,这样上钉器和内六角槽的把持力减少,上钉速度慢,可能出现打滑现象,拖延了手术时间;3.目前的螺钉都是单螺纹的螺钉,拧入速度慢,对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把持力不同,适应性差;4.目前的固定器的钉头外部均设置了配合卡口,方便工具与钉头配合,然目前的配合卡扣只是在钉头的外侧设置了圆形的凹槽,这种结构无法使工具与钉头准确配合,需要多次调节两者的相对位置才能配合,手术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脊柱固定器,该脊柱固定器不但能够牢固的固定,避免整个系统松动,而且方便螺钉的拧入,节省了手术的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脊柱固定器,包括左右两根棒体,两根棒体之间设置有横连器,每根棒体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螺钉,每个棒体上的螺钉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类型螺钉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螺钉,所述第一类型螺钉为植入角度不可调螺钉,第二类型螺钉为植入角度可调螺钉;所述棒体的两端安装所述第一类型螺钉,第二类型螺钉安装位置位于两个第一类型螺钉之间;

所述第一类型螺钉包括U形的固定钉头,固定钉头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钉头连为一体的固定螺钉本体,所述固定钉头包括一个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的槽底设置成与棒体形状适配的半圆形,所述第一U形槽的槽壁设置锁紧螺纹孔,所述锁紧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锁紧螺柱,所述锁紧螺柱将棒体压紧在第一U形槽的槽底,所述锁紧螺纹孔的螺牙和锁紧螺柱的螺牙形状相同,所述锁紧螺柱的每个螺牙均为梯形螺牙,该梯形螺牙的下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梯形螺牙的上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所述固定钉头的外侧面设置有方便工具配合植入的配合卡口;所述固定螺钉本体上的螺纹包括下螺纹段和上螺纹段,所述下螺纹段的螺距大于上螺纹段的螺距;

所述第二类型螺钉包括U形的活动钉头,所述活动钉头包括第二U形槽,该第二U形槽的尺寸与棒体形状配合,第二U形槽的槽底设置成与棒体形状适配的半圆形,该活动钉头的中心设置有轴向贯通活动钉头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下部设置有球面配合孔,所述贯通孔的上段设置成锁紧螺纹段,所述锁紧螺纹段的内径与球面配合孔的孔径相同,所述锁紧螺纹段内安装有将棒体压紧在第二U形槽的槽底的锁紧螺柱;锁紧螺纹段的螺牙为梯形螺牙,该梯形螺牙的下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30°,梯形螺牙的上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5°;

所述球面配合孔内活动安装有活动螺钉本体,所述活动螺钉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与球面配合孔配合的球头部,所述球头部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凹槽,所述四个凹槽相对于活动螺钉本体的中心线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球头部上位于四个凹槽的中心处设置有与棒体支撑接触的球形支撑面,所述活动钉头的外侧设置有方便工具配合植入的配合卡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钉头的外侧设置有折断凹槽,该折断凹槽将固定钉头划分成上段固定钉头和下段固定钉头,所述上段固定钉头和下段固定钉头均设置有配合卡口;所述活动钉头的外侧也设置有折断凹槽,该折断凹槽将活动钉头划分成上段活动钉头和下段活动钉头,所述上段活动钉头和下段活动钉头的外侧均设置有配合卡口,所述锁紧螺纹段由上而下延伸至下段活动钉头且与球面配合孔相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活动钉头和固定钉头上的配合卡口结构相同,所述固定钉头上的配合卡口包括设置于上段固定钉头外侧的上圆形凹槽和设置于下段固定钉头外侧的下圆形凹槽,所述上段固定钉头外侧面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上导向凹槽,所述上导向凹槽的上口和下口为喇叭状,所述上导向凹槽的上段和下段的槽深比中部的槽深深,所述上圆形凹槽设置于上导向凹槽的中部的最窄位置处;所述下段固定钉头的外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下导向凹槽,所述下导向凹槽的上口为喇叭口,所述下圆形凹槽设置于下导向凹槽的喇叭口与收口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活动螺钉本体的螺纹与固定螺钉本体的螺纹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活动螺钉本体的下螺纹段和上螺纹段的长度相等,所述下螺纹段的螺距为上螺纹段的螺距的两倍。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螺纹段包括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由上螺纹段螺旋延伸至下螺纹段上,所述第二螺纹段螺旋设置在上螺纹段上且将第一螺纹段螺距平分。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横连器包括安装于两个棒体上的横连块,两个横连块之间穿设有横连杆,所述横连杆由横连锁紧螺母压紧,所述横连块包括设置于中部的方孔,所述横连杆的截面为方形且两端成尖状,所述横连块的下部设置有棒体形状配合的优弧压紧槽,横连块的上部设置有设置有与方孔贯通的压紧螺孔,所述横连锁紧螺母安装于压紧螺孔内,所述优弧压紧槽的底部设置有下开口,所述优弧压紧槽的延伸方向与方孔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优弧压紧槽的上部设置方便优弧压紧槽张开的张开间隙,所述张开间隙的延伸方向过优弧压紧槽的圆心,所述张开间隙的上端设置有尺寸大于张开间隙的应力消除孔,棒体嵌入所述优弧压紧槽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1、本固定器包括角度不可调的第一类型螺钉和角度可调的第二类型螺钉,棒体的两头固定第一类型螺钉,这样使整个棒体的固定更加牢固,系统更加稳定,而在棒体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安装第二类型螺钉,这样可调节植入角度,适应不同症状;2.本固定器的锁紧螺纹孔的每个螺牙均为梯形螺牙,该梯形螺牙的下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梯形螺牙的上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这样,安装在锁紧螺纹孔内的锁紧螺柱受到棒体的反作用力时会减少向外的张力,这样,第一U型槽的变形小,锁紧更牢固;同理第二U型槽内的锁紧螺柱采用同样结构,具有同样效果,而同时,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内的锁紧螺柱的螺牙角度不同,这样就避免了受力时锁紧螺柱可能同时松动的现象;3.所述球头部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凹槽,所述四个凹槽相对于活动螺钉本体的中心线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球头部上位于四个凹槽的中心处设置有与棒体支撑接触的球形支撑面,该活动螺钉本体的四个凹槽可以方便与上钉器准确配合,同时,即使活动螺钉本体的角度调节后与上钉器不同轴,依旧有至少三个凹槽与上钉器配合,这样增强了活动螺钉本体在钉道内的把持力;4.所述固定螺钉本体上的螺纹包括下螺纹段和上螺纹段,所述下螺纹段的螺距大于上螺纹段的螺距,这样增加了适应性,增加了对皮质骨的挤压力和把持力,同时具有了对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锁紧把持作用。

又由于所述活动钉头和固定钉头上的配合卡口结构相同,所述固定钉头上的配合卡口包括设置于上段固定钉头外侧的上圆形凹槽和设置于下段固定钉头外侧的下圆形凹槽,所述上段固定钉头外侧面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上导向凹槽,所述上导向凹槽的上口和下口为喇叭状,所述上导向凹槽的上段和下段的槽深比中部的槽深深,所述上圆形凹槽设置于上导向凹槽的中部的最窄位置处;所述下段固定钉头的外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下导向凹槽,所述下导向凹槽的上口为喇叭口,所述下圆形凹槽设置于下导向凹槽的喇叭口与收口处,该配合卡扣结构合理,利用上导向凹槽和下导向凹槽可以方便工具导向并准确的与钉头外侧的上圆形凹槽或下圆形凹槽配合,效率更好,更准确,减少了手术时间,另外,上导向凹槽的中部槽深最浅,因此,方便上圆形凹槽的设置,尽可能的降低了钉头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类型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类型螺钉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第二类型螺钉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活动螺钉本体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B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活动钉头的主视图;

图10是活动钉头的剖视图;

图11是横连块的主视图;

图12是横连块的侧视图;

图13是横连杆的示意图;

附图中:1.棒体;2.第一类型螺钉;21A.上段固定钉头;21B.下段固定钉头;22.固定螺钉本体;211.第一U形槽;212.锁紧螺纹孔;2121.下牙面;2122.上牙面;213.上圆形凹槽;214.下圆形凹槽;215.上导向凹槽;216.下导向凹槽;221.上螺纹段;2211.第一螺纹;2212.第二螺纹;222.下螺纹段;3.横连器;31.横连块;311.方孔;312.优弧压紧槽;313.压紧螺孔;314.张开间隙;315.应力消除孔;32.横连锁紧螺母;33.横连杆;4.第二类型螺钉;41A、上段活动钉头;41B.下段活动钉头;411.第二U形槽;412.贯通孔;413.球面配合孔;414.锁紧螺纹段;415.折断凹槽;42.活动螺钉本体;421.球头部;422.凹槽;423.球形支撑面;43.锁紧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3所示,一种新型脊柱固定器,包括左右两根棒体1,棒体1截面为圆形,两根棒体1之间设置有横连器3,每根棒体1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螺钉,每个棒体1上的螺钉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类型螺钉2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螺钉4,所述第一类型螺钉2为植入角度不可调螺钉,第二类型螺钉4为植入角度可调螺钉;所述棒体1的两端安装所述第一类型螺钉2,第二类型螺钉4安装位置位于两个第一类型螺钉2之间;而棒体1的中部也可以根据需要安装第一类型螺钉2。

所述第一类型螺钉2包括U形的固定钉头,固定钉头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钉头连为一体的固定螺钉本体22,所述固定钉头包括一个第一U形槽211,所述第一U形槽211的槽底设置成与棒体1形状适配的半圆形,所述第一U形槽211的槽壁设置锁紧螺纹孔212,所述锁紧螺纹孔212内螺纹安装有锁紧螺柱43,所述锁紧螺柱43将棒体1压紧在第一U形槽211的槽底,所述锁紧螺纹孔212的螺牙和锁紧螺柱43的螺牙形状相同,如图4所示,以锁紧螺纹孔212内的内螺牙为例,所述锁紧螺柱43的每个螺牙均为梯形螺牙,该梯形螺牙的下牙面212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梯形螺牙的上牙面2122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所述固定钉头的外侧面设置有方便工具配合植入的配合卡口;所述固定螺钉本体22上的螺纹包括下螺纹段222和上螺纹段221,所述下螺纹段222的螺距大于上螺纹段221的螺距;

所述第二类型螺钉4包括U形的活动钉头,所述活动钉头包括第二U形槽411,该第二U形槽411的尺寸与棒体1形状配合,第二U形槽411的槽底设置成与棒体1形状适配的半圆形,该活动钉头的中心设置有轴向贯通活动钉头的贯通孔412,所述贯通孔412的下部设置有球面配合孔413,所述贯通孔412的上段设置成锁紧螺纹段414,所述锁紧螺纹段414的内径与球面配合孔413的孔径相同,所述锁紧螺纹段414内安装有将棒体1压紧在第二U形槽411的槽底的锁紧螺柱43;锁紧螺纹段414的螺牙为梯形螺牙,该梯形螺牙的下牙面212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30°,梯形螺牙的上牙面2122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5°;本实施例中,活动钉头上的锁紧螺柱43的下牙面212的倾斜角度为28°,而上牙面2122的倾斜角度为4°。

所述球面配合孔413内活动安装有活动螺钉本体42,所述活动螺钉本体42的上端设置有与球面配合孔413配合的球头部421,所述球头部421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凹槽422,所述四个凹槽422相对于活动螺钉本体42的中心线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球头部421上位于四个凹槽422的中心处设置有与棒体1支撑接触的球形支撑面423,该球形支撑面423可以确保无论活动螺钉本体42如何调节角度始终在同一个高度支撑棒体1,所述活动钉头的外侧设置有方便工具配合植入的配合卡口。

如图1、2、5所示,所述固定钉头的外侧设置有折断凹槽415,其形状为V字形,该折断凹槽415将固定钉头划分成上段固定钉头21A和下段固定钉头21B,所述上段固定钉头21A和下段固定钉头21B均设置有配合卡口;所述活动钉头的外侧也设置有折断凹槽415,该折断凹槽415将活动钉头划分成上段活动钉头41A和下段活动钉头41B,所述上段活动钉头41A和下段活动钉头41B的外侧均设置有配合卡口,所述锁紧螺纹段414由上而下延伸至下段活动钉头41B且与球面配合孔413相切。

所述活动钉头和固定钉头上的配合卡口结构相同,所述固定钉头上的配合卡口包括设置于上段固定钉头21A外侧的上圆形凹槽213和设置于下段固定钉头21B外侧的下圆形凹槽214,所述上段固定钉头21A外侧面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上导向凹槽215,所述上导向凹槽215的上口和下口为喇叭状,所述上导向凹槽215的上段和下段的槽深比中部的槽深深,所述上圆形凹槽213设置于上导向凹槽215的中部的最窄位置处;所述下段固定钉头21B的外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下导向凹槽216,所述下导向凹槽216的上口为喇叭口,所述下圆形凹槽214设置于下导向凹槽216的喇叭口与收口处。

所述活动螺钉本体42的螺纹与固定螺钉本体22的螺纹相同。所述的活动螺钉本体42的下螺纹段222和上螺纹段221的长度相等,所述下螺纹段222的螺距为上螺纹段221的螺距的两倍。所述上螺纹段221包括第一螺纹2211和第二螺纹2212,所述第一螺纹2211由上螺纹段221螺旋延伸至下螺纹段222上,所述第二螺纹2212段螺旋设置在上螺纹段221上且将第一螺纹2211段螺距平分。

如图11、12、13所示,所述横连器3包括安装于两个棒体1上的横连块31,两个横连块31之间穿设有横连杆33,所述横连杆33由横连锁紧螺母32压紧,所述横连块31包括设置于中部的方孔311,所述横连杆33的截面为方形且两端成尖状,所述横连块31的下部设置有棒体1形状配合的优弧压紧槽312,横连块31的上部设置有设置有与方孔311贯通的压紧螺孔313,所述横连锁紧螺母32安装于压紧螺孔313内,所述优弧压紧槽312的底部设置有下开口,所述优弧压紧槽312的延伸方向与方孔311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优弧压紧槽312的上部设置方便优弧压紧槽312张开的张开间隙314,所述张开间隙314的延伸方向过优弧压紧槽312的圆心,所述张开间隙314的上端设置有尺寸大于张开间隙314的应力消除孔315,该应力消除孔315为椭圆形孔,棒体1嵌入所述优弧压紧槽312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