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侧弯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632发布日期:2019-01-08 21:25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侧弯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特别涉及到一种脊柱侧弯矫正器。



背景技术:

有些患者由于不注意平时的坐姿,导致脊柱发生侧弯,给生活带来了很多苦恼。不仅会影响人体的外观,甚至还会影响内脏的功能,严重者可能会危机生命。对此,很多患者都会选择脊柱侧弯矫正器来治疗,以协助患者进行脊柱矫正。

现有的脊柱矫正装置,一般采用矫正背带或矫正床,此两种装置都存在下列问题:只能针对初期矫正效果良好,但对于经过矫正已经有所恢复的患者,由于上述两种矫正装置不能根据患者逐步恢复的身体的形体变化而随时给予调节,使之在矫形过程中能够时时给不断变化的体型予最大的恢复矫正力,使脊柱矫形达到最佳效果。此外,有些患者脊柱发生侧弯时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柱还在不断地生长,因此利用传统的长度固定式的脊柱侧弯矫正器会妨碍脊柱的正常生长,并不适合处于发育期的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调节范围广,能够在脊柱矫正过程中时时给不断恢复的体型予最大的恢复矫正力,同时不影响其脊柱的正常发育的脊柱侧弯矫正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脊柱侧弯矫正器,包括矫正带、支撑带、固定片、调节机构和一对调节带,所述矫正带与支撑带大小相适应,矫正带设于支撑带表面,所述固定片活动设于矫正带下端,固定片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条固定带,所述两调节带的一端固定于矫正带上端两侧,另一端穿过调节机构并活动连接至两固定带,所述调节机构活动设于矫正带两侧并能够沿矫正带上下移动。

本技术方案中,矫正带下方设有支撑带,支撑带能够在矫正时提供支撑,为患者提供相对舒适的矫正治疗,调节带设于矫正带两侧,方便患者使用,调节带穿过调节机构后与固定带相连,这样,调节机构能够改变调节带的两肩穿戴位置,调节机构可沿矫正带上下移动,是其具有较广的调节范围,不仅能够根据体型不同控制调节带位置,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矫正时期调节不同的位置以达到提供最大矫正力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器和分别设于矫正带两侧的调节齿,所述调节齿两侧设有导槽,所述调节器可滑动地穿套于调节齿上并能够沿导槽移动。

这样,调节器能够在导槽的导向作用下上下移动,从而方便患者改变调节器的矫正位置。

进一步,所述调节器包括调节头和转动设于调节头内的拨片,所述调节头设有上下两个并列的矩形开口,调节头通过两开口穿套于调节齿,所述拨片通过转轴转动设于调节头的两个开口之间,拨片一端卡合于调节齿的齿槽内,另一端穿过调节头表面。

这样,转动拨片使拨片一端远离调节齿的齿槽时,调节头能够在调节齿上上下滑动,拨片一端卡进调节齿的齿槽内使调节头位置固定,从而使调节带的位置固定,在调节齿和调节器的配合下实现调节带的精确运动,使脊柱恢复调节更加精确。

进一步,所述拨片的转轴上还穿套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簧脚分别固定于调节头和拨片,使拨片转动后可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复位。

这样,拨片能够在扭簧作用力下实现自动复位,转动拨片调节调节器位置后,拨片能够的一端自动卡紧调节齿的齿槽内,从而使调节带的位置自动固定。

进一步,所述调节头侧边设有穿套调节带的调节口,所述调节带穿过调节口后与固定带相连。

这样,调节带能够随调节头的位置改变,调节头位置移动时达到改变调节带位置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固定片中部设有多个并列的定位孔,所述矫正带下方设有与定位孔相适应的两个并列的定位凸台,所述固定片通过定位孔与定位凸台卡合活动设于矫正带下方。

这样,固定片位置能够更具需要改变固定位置,从而改变固定带的位置,使固定片具有一定的调节范围,使矫正带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体型的患者。

进一步,所述调节带上还穿套有肩垫套。

这样,能够提升矫正治疗的舒适度。

进一步,所述调节带与固定带通过魔术贴粘贴相连。

这样,调节带的松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更加方便患者进行调节。

进一步,所述矫正带材料为记忆合金。

这样,采用记忆合金作为矫正带材料,使矫正带能够适应患者矫正身型,提供适宜的矫正力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脊柱矫形患者在整个矫形过程中不断恢复的脊柱侧弯情况,适时调整矫正带的对患者的矫正作用,调节齿能够使控制更加精确,使矫正作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提高了治疗效果;此外,在校正脊柱的同时,并不会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安装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安装侧视图。

其中:1-矫正带,101-导槽,102-调节齿,2-调节带,3-肩垫套,4-调节头,401-调节口,5-固定带,6-固定片,601-定位孔,7-拨片,8-转轴,9-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脊柱侧弯矫正器,包括矫正带1、支撑带、固定片6、调节机构和一对调节带2,所述矫正带1与支撑带大小相适应,矫正带1设于支撑带表面,所述固定片6活动设于矫正带1下端,固定片6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条固定带5,所述两调节带2的一端固定于矫正带1 上端两侧,另一端穿过调节机构并活动连接至两固定带5,所述调节机构活动设于矫正带1两侧并能够沿矫正带1上下移动。

本技术方案中,矫正带1下方设有支撑带,支撑带能够在矫正时提供支撑,为患者提供相对舒适的矫正治疗,调节带2设于矫正带1两侧,方便患者使用,调节带2穿过调节机构后与固定带5相连,这样,调节机构能够改变调节带2 的两肩穿戴位置,调节机构可沿矫正带1上下移动,是其具有较广的调节范围,不仅能够根据体型不同控制调节带2位置,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矫正时期调节不同的位置以达到提供最大矫正力的目的。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器和分别设于矫正带1 两侧的调节齿102,所述调节齿102两侧设有导槽101,所述调节器可滑动地穿套于调节齿102上并能够沿导槽101移动。这样,调节器能够在导槽101的导向作用下上下移动,从而方便患者改变调节器的矫正位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调节器包括调节头4和转动设于调节头4 内的拨片7,所述调节头设有上下两个并列的矩形开口,调节头4通过两开口穿套于调节齿102,所述拨片7通过转轴8转动设于调节头4的两个开口之间,拨片7一端卡合于调节齿102的齿槽内,另一端穿过调节头4表面。这样,转动拨片7使拨片7一端远离调节齿102的齿槽时,调节头4能够在调节齿102 上滑动,拨片7一端卡进调节齿102的齿槽内使调节头4位置固定,从而使调节带2的位置固定,在调节齿102和调节器的配合下实现调节带2的精确运动,使脊柱恢复调节更加精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拨片7的转轴8上还穿套有一扭簧9,所述扭簧9的两个簧脚分别固定于调节头4和拨片7,使拨片7转动后可在扭簧9 的作用力下复位。这样,拨片7能够在扭簧9作用力下实现自动复位,转动拨片7调节调节器位置后,拨片7能够的一端自动卡紧调节齿102的齿槽内,从而使调节带2的位置自动固定。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调节头4侧边设有穿套调节带2的调节口 401,所述调节带2穿过调节口401后与固定带5相连。这样,调节带2能够随调节头4的位置改变,调节头4位置移动时达到改变调节带2位置的目的。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片6中部设有多个并列的定位孔601,所述矫正带1 下方设有与定位孔601相适应的两个并列的定位凸台,所述固定片6通过定位孔601与定位凸台卡合活动设于矫正带1下方。这样,固定片6位置能够更具需要改变固定位置,从而改变固定带5的位置,使固定片6具有一定的调节范围,使矫正带1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体型的患者。

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带2上还穿套有肩垫套3。这样,能够提升矫正治疗的舒适度。

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带2与固定带5通过魔术贴粘贴相连。这样,调节带2的松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更加方便患者进行调节。

如图1所示,所述矫正带1材料为记忆合金。这样,采用记忆合金作为矫正带1材料,使矫正带1能够适应患者矫正身型,提供适宜的矫正力度。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其目的和功能的,使用时,用户通过矫正带1两侧调节带2进行穿戴,用户可根据身型和脊柱侧弯程度控制调节器位置,转动拨片7时,拨片7一端远离调节齿102的齿槽,调节头4能够在调节齿102上精确得上下移动,从而使调节带2产生精确得位置移动,调节固定带5位置时,利用固定带5并列的不同位置的定位孔601固定在矫正带1凸台上,实现固定带5上下调整,达到适应不同患者的身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矫正效果好等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