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钉导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8252发布日期:2019-01-29 18:0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骨钉导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骨钉导引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提供精准定位的骨钉导引结构。



背景技术:

在骨科常用的内固定手术中其示意图请参照图1,,其一般的程序是先以一X光摄影设备对一骨折部位进行X光摄影,接着,再依据所得的一X光影像及一手术者的经验将一骨钉插入该骨折部位。图2绘示一骨钉20插入一骨折部位后的一示意图。

然而,由于人为误差难以避免,因此须对该骨折部位再进行X光摄影以确认该骨钉的插入位置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须将该骨钉拔出再重新插入,然后再进行X光摄影,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正确为止。然而,反复进行X光摄影不仅对人体有害,以骨钉多次穿入一骨折部位亦会对该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为解决前述的问题,人们亟需一新颖的骨钉导引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揭露一种骨钉导引结构,其可在一骨钉植入手术中提供一精准的骨钉导引机制以确实固定一骨折部位。

本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揭露一种骨钉导引结构,其可通过一定位穿孔区提供多个骨钉植入微调位置。

本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揭露一种骨钉导引结构,其可降低因人为错误而产生的骨钉插拔次数,以避免对一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为达前述目的,一种骨钉导引结构乃被提出,其具有:

一夹持件,具有一对板体、至少一对夹持臂及多根固定杆,该对板体的一侧延伸有一对楔型凸缘,各该对夹持臂是对应地固定于该对板体的一对内表面上且具有位于该对板体下方的一对弧形包覆件,且所述多根固定杆是用以连接该对板体以在该对楔型凸缘之间形成一V型空间;以及

一骨钉导引件,具有一壳体、多根第一定位杆及多根第二定位杆,该壳体具有一正面墙体、一对相对侧壁及一横向置顶墙体,该正面墙体的下缘具有一定位穿孔区,其具有多个定位穿孔供一骨钉穿过,该正面墙体的后方延伸有一三角形椎体,所述多根第一定位杆是用以穿过该横向置顶墙体,且所述多根第二定位杆是用以经由该对相对侧壁穿入该壳体中;

其中,于操作时,该夹持件是通过各该对夹持臂的该对弧形包覆件包覆一骨折部位以定义出一通道,且该通道的一中心线是和该V型空间的一水平对称轴平行;该骨钉导引件是由该夹持件上方套接该夹持件而使该骨钉导引件的该三角形椎体位于该夹持件的所述V型空间内,使该夹持件的该对楔型凸缘位于该骨钉导引件的该对相对侧壁之间,以及使该骨钉导引件的该横向置顶墙体位于该夹持件的该对楔型凸缘后方;所述多根第一定位杆是通过穿过该骨钉导引件的该横向置顶墙体而抵迫该夹持件的该对楔型凸缘的一对后侧表面,从而使该对后侧表面和该横向置顶墙体平行;以及所述多根第二定位杆是由该骨钉导引件的该对相对侧壁穿入该壳体而抵迫该夹持件的该对板体的一对外表面,使该对楔型凸缘的一对内侧斜面和该三角形椎体的二侧边贴合,从而使该通道的所述中心线和所述定位穿孔区的一中心位置对齐。

在一实施例中,该对板体是由非金属材料构成,而所述至少一对夹持臂及所述多根固定杆均由金属材料构成。

在一实施例中,该骨钉导引件的该壳体是由金属材料构成,且所述多根第一定位杆和所述多根第二定位杆均是由金属材料构成。

在一实施例中,该夹持件的该对板体的一对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对横向凹槽以供至少二根所述第二定位杆插入。

在一实施例中,各该对夹持臂是通过多个螺丝件或铆钉固定于该对板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均是一螺丝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穿孔区的所述多个定位穿孔是呈一正方形排列或一圆形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在一骨钉植入手术中提供一精准的骨钉导引机制以确实固定一骨折部位;其可通过一定位穿孔区提供多个骨钉植入微调位置;其可降低因人为错误而产生的骨钉插拔次数,以避免对一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在一骨科常用的内固定手术中对一骨折部位进行X光摄影的示意图。

图2为依据图1的X光摄影所得的一X光影像及一手术者的经验将一骨钉插入该骨折部位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新型骨钉导引结构其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在本新型骨钉导引结构的一应用实施例中,先依据一趾骨的一X光影像对该趾骨的周围肌肉划开两个切口的示意图。

图5-图6为本新型骨钉导引结构的一夹持件的两对夹持臂插入图4所示两个切口中,并使多根固定杆连接一对板体以在一对楔型凸缘之间形成一V型空间的示意图。

图7为通过多根第一定位杆及多根第二定位杆驱使一骨钉导引件与图6所示的夹持件进入一对准状态的示意图。

图8a-图8c绘示本新型骨钉导引结构的一骨钉导引通道的形成过程。

图9为一骨钉穿过本新型骨钉导引结构的一定位穿孔区而插入该趾骨中的示意图。

图10为在一骨钉经由本新型的骨钉导引结构插入一骨折部位后,对该骨折部位进行一X光摄影以确认该骨钉的插入位置是否正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3,其为本新型骨钉导引结构其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骨钉导引结构具有一夹持件100以及一骨钉导引件110。

夹持件100具有一对板体101、至少一对夹持臂102及多根固定杆103,该对板体101的一侧延伸有一对楔型凸缘1011,各该对夹持臂102是对应地固定于该对板体101的一对内表面上且具有位于该对板体101下方的一对弧形包覆件1021,且所述多根固定杆103是用以连接该对板体101以在该对楔型凸缘1011之间形成一V型空间。另外,该对板体101较佳为由非金属材料构成,例如塑料;而所述至少一对夹持臂102及所述多根固定杆103较佳为由金属材料构成,例如不锈钢或钛合金。另外,该夹持件100的该对板体101的一对外表面101a上具有至少一对横向凹槽101s。另外,各该对夹持臂102可通过多个螺丝件或铆钉固定于该对板体101上。

骨钉导引件110具有一壳体111、多根第一定位杆112及多根第二定位杆113,该壳体111具有一正面墙体1111、一对相对侧壁1112及一横向置顶墙体1113,该正面墙体1111的下缘具有一定位穿孔区1111a,其具有多个定位穿孔供一骨钉200穿过,该正面墙体1111的后方延伸有一三角形椎体1111b,所述多根第一定位杆112是用以穿过该横向置顶墙体1113,且所述多根第二定位杆113是用以经由该对相对侧壁1112穿入该壳体111中。另外,该骨钉导引件110的该壳体111较佳为由金属材料构成,且所述多根第一定位杆112和所述多根第二定位杆113较佳为由金属材料构成,例如不锈钢或钛合金。另外,所述第一定位杆112和所述第二定位杆113均可为一螺丝件。另外,所述定位穿孔区1111a的所述多个定位穿孔可呈一正方形排列或一圆形排列。

于操作时,首先,先依据一骨折部位的一X光影像对该骨折部位的周围肌肉划开两个切口。例如,请参照图4,先依据一趾骨(此例的骨折部位为该趾骨)的一X光影像对该趾骨的周围肌肉划开两个切口30。接着,如图5-图6所示,将夹持件100的两对夹持臂102插入所述两个切口30中,并使所述多根固定杆103连接该对板体101以在该对楔型凸缘1011之间形成一V型空间,以及通过各该对夹持臂102的该对弧形包覆件1021包覆该趾骨以定义出一通道,其中,该通道的一中心线是和该V型空间的一水平对称轴平行。

接着,如图7所示,通过所述多根第一定位杆112及所述多根第二定位杆113驱使该骨钉导引件110与该夹持件100进入一对准状态,一骨钉导引通道即可自动形成。该骨钉导引通道的形成过程请参照图8a-图8c。

如图8a所示,该骨钉导引件110是由该夹持件100上方套接该夹持件100而使该骨钉导引件110的该三角形椎体1111b位于该夹持件的所述V型空间内,使该夹持件100的该对楔型凸缘1011位于该骨钉导引件110的该对相对侧壁1112之间,以及使该骨钉导引件110的该横向置顶墙体1113位于该夹持件100的该对楔型凸缘1011后方。

如图8b所示,所述多根第一定位杆112是通过穿过该骨钉导引件110的该横向置顶墙体1113而抵迫该夹持件100的该对楔型凸缘1011的一对后侧表面1011a,从而使该对后侧表面1011a和该横向置顶墙体1113平行。

如图8c所示,所述多根第二定位杆113是由该骨钉导引件110的该对相对侧壁1112穿入该壳体111而抵迫该夹持件100的该对板体101的外表面101a上的横向凹槽101s,使该对楔型凸缘1011的一对内侧斜面1011b和该三角形椎体1111b的二侧边1111b1、1111b2贴合,从而使该通道的所述中心线和所述定位穿孔区1111a的一中心位置对齐。

接着,如图9所示,即可使骨钉200穿过定位穿孔区1111a而插入该趾骨中。另外,在骨钉200插入后,如图10所示,可对该趾骨部位进行一X光摄影以确认骨钉200的插入位置是否正确。

依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新型乃可提供以下功效:

1、本新型的骨钉导引结构可在一骨钉植入手术中提供一精准的骨钉导引机制以确实固定一骨折部位。

2、本新型的骨钉导引结构可通过一定位穿孔区提供多个骨钉植入微调位置。

3、本新型的骨钉导引结构可降低因人为错误而产生的骨钉插拔次数,以避免对一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本案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案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案的权利要求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