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氧湿化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7167发布日期:2018-12-21 19:32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吸氧湿化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次性吸氧湿化瓶。



背景技术:

医用氧气的相对湿度通常都比较低,患者直接吸入会导致呼吸道受到不同程度地损伤;因此,医用氧气在进入人体之前医护人员都会对其进行加湿处理,而氧气湿化瓶则是加湿氧气的常用设备。

目前,现有的氧气湿化瓶一般包括瓶体、连接在瓶体顶部的瓶盖、用于与供氧设备连接的进气接头以及用于与患者给氧装置连接的出氧接头,进气接头连接在瓶盖上,瓶体内腔设有与进气接头相通的进气导管,进气接头与进气导管之间装有阻水过滤膜,进气导管底部位于瓶体内腔中的加湿液内,出氧接头连接在瓶盖上并与瓶体内腔相通。

上述氧气湿化瓶,其湿化发泡部件的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保障氧气进入湿化发泡部件后从发泡体方向出气发泡,降低了氧气加湿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次性吸氧湿化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次性吸氧湿化瓶,包括:瓶体、瓶盖以及分体式发泡器,所述瓶盖设置在所述瓶体上,所述瓶盖上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上插接有进气导管,所述分体式发泡器包括发泡体以及密封体,所述密封体位于所述瓶体的底部,所述发泡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密封体上,所述进气导管插接在所述发泡体上。

较佳的,所述瓶盖上还设置有出气端头,所述出气端头上插接有可旋转的出气接头。

较佳的,所述出气接头为“L”型,并且所述出气接头包括横管以及竖直连接在所述横管上的竖管,所述横管的一端可转动的穿设在所述瓶盖上,所述竖管的下端设置有泄压阀。

较佳的,所述发泡体为塔状,且所述发泡体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体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插接在所述环形凹槽上,从而使所述发泡体与所述密封体连接。

较佳的,所述发泡体的上端具有供所述进气导管插接的通孔端头,所述密封体上设置有密封端头,所述密封端头为环状,并且所述密封端头的内圈与所述进气导管抵触连接,其外圈与所述通孔端头的内壁抵触连接。

较佳的,所述横管与所述出气端头的之间设置有过滤膜。

较佳的,所述瓶体内设置有加湿液。

较佳的,所述进气接头与所述出气接头均为可折断结构。

较佳的,所述进气接头内设置有止逆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使氧气进入湿化发泡部件后从发泡体方向出气发泡,确保了氧气加湿的效果。

2、出气接头可绕着自身的轴线转动,这样能够方便患者吸氧,吸氧管不易打折影响出气,增大湿化瓶内的压力。

3、当瓶体内压力超过一定值的时候,出气接头就会泄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吸氧湿化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吸氧湿化瓶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00、瓶体;200、瓶盖;210、进气接头;220、进气导管;230、出气端头;240、止逆阀;300、出气接头;310、横管;311、泄压阀;312、过滤膜;320、竖管;400、分体式发泡器;410、发泡体;411、环形凹槽;412、通孔端头;420、密封体;421、环形凸起;422、密封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次性吸氧湿化瓶,包括:瓶体100、瓶盖200以及分体式发泡器400,该吸氧加湿器为一次性的吸氧加湿器,从综合的角度考虑,其需要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并且还要确保加湿效果。

所述瓶盖200设置在所述瓶体100上,所述瓶盖200上设置有进气接头210,所述进气接头210上插接有进气导管220;此处值得说明的是,瓶体100的上端具有一个开口,瓶盖200固定在该开口上,进气接头210与供氧设备连接,氧气通过接头后,进入到进气导管220中。

所述分体式发泡器400包括发泡体410以及密封体420,所述密封体420位于所述瓶体100的底部,所述发泡体410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密封体420上,所述进气导管220插接在所述发泡体410上。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发泡体410能够将氧气变成细小的气泡,然后通过瓶体100内的加湿液,变成湿化氧气后,供给使用者。

更进一步来说,其工作原理就是:氧气经过进气导管220进入到发泡体410内,由于压强原因,氧气会从发泡体410内源源不断的通过发泡体410进入到瓶体100内,与此同时,氧气变成气泡。

由于分体式发泡器400由发泡体410以及密封体420组成,所以其不仅在生产时难度角度,可以单独将两个配件一次成型后,组装在一起,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从使用效果而言,分体式发泡器400的发泡体410在上层,下层为密封体420,所以氧气只能够从上层出气发泡,保证了患者吸入的氧气是加湿后的气体。

同时,还能够避免传统的湿化瓶在运输过程中倒置或存放过程中倒置,阻水膜被湿化液浸泡后,在使用时会发生不出气或出气慢的现象,影响患者正常吸氧特别是TCO患者抢救时容易发生危险的情况。

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是基础上,所述瓶盖200上还设置有出气端头230,所述出气端头230上插接有可旋转的出气接头300。

可旋转为360度旋转,也就是绕着自身的轴线转动,这样能够方便患者吸氧,吸氧管不易打折影响出气,增大湿化瓶内的压力。

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是基础上,所述出气接头300为“L”型,并且所述出气接头300包括横管310以及竖直连接在所述横管310上的竖管320,横管310与竖管320是一体成型,且连通,所述横管310的一端可转动的穿设在所述瓶盖200上,竖管320的下端设置有泄压阀311。

横管310与竖管320形成的“L”型出气接头300的结构,能够方便患者吸氧,其中,横管310能够360度转动,从而改变竖管320的位置,这样就能够解决传统的吸氧管在改变方向时需要打折,从而影响出气。

并且,由于横管310的一端是穿设在瓶盖200的侧端口上的,更进一步来说,出气接头300是通过横管310一端的卡扣结构连接在瓶盖200上的,杜绝了溶解剂或粘接剂对湿化液的污染,并且另一端对应竖管320上的泄压阀311,当瓶体100内压力超过一定值的时候,在泄压阀311处泄压。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是基础上,所述发泡体410为塔状,且所述发泡体410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凹槽411,所述密封体420上设置有环形凸起421,所述环形凸起421插接在所述环形凹槽411上,从而使所述发泡体410与所述密封体420连接。

确切的说,分体式发泡器400为塔式结构,上层为发泡体410,下层为密封体420,这样就可以保障氧气进入发泡器后只能从发泡体410方向出气发泡;并且发泡体410的环形凹槽411与密封体420的环形凸起421,在生产成型时均比较方便,安装时只需要将两者对准后压紧即可,非常的方便。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是基础上,所述发泡体410的上端具有供所述进气导管220插接的通孔端头412,所述密封体420上设置有密封端头422,所述密封端头422为环状,并且所述密封端头422的内圈与所述进气导管220抵触连接,其外圈与所述通孔端头412的内壁抵触连接。

这种结果能够保证密封性,确切的说,密封端头422不仅使密封体420与发泡体410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固,还能够封堵住进气导管220,使进气导管220中所有的氧气都必须经过发泡体410。

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是基础上,所述横管310与所述出气端头23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滤膜312。

在瓶盖200出气端装有一片高透气性、阻水的,耐浸泡,耐高温、无毒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0.45um的过滤膜312,能将氧气管路中污染的细菌阻挡住,避免吸入人的呼吸道中,同时又可以在间歇吸氧过程中避免湿化瓶外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到湿化液中,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又可以防止由于氧气开启过大,湿化液进入吸氧管发生呼吸道呛水的危险。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是基础上,所述瓶体100内设置有加湿液(图中未标出)。

此处值得指出的是,加湿液的液位大概在瓶体100的下部,氧气气泡经过加湿液后,会变得湿润。

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是基础上,所述进气接头210与所述出气接头300均为可折断结构,进气接头210与出气接头300是一次性注塑成型的可以折断的密封接头,在使用时用手折断即可,保证在没有使用之前是密封的,湿化液不会发生污染。

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是基础上,所述进气接头210内设置有止逆阀240,在进气接头210内部装有一个止逆阀240,使氧气只能往湿化瓶里进气不能返回,避免了暂停吸氧时湿化液在压力作用下沿着进气导管返回进入到氧气流量计里,造成设备的损坏,在从氧气流量计取下湿化瓶时可以防止剩余的湿化液从进气接头流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