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膏方中药的辅助浸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3583发布日期:2018-12-11 20:1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膏方中药的辅助浸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膏方中药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膏方中药的辅助浸泡装置。



背景技术:

膏方又称膏滋,是临床中医师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将中药饮片经煎煮浓缩后加入适当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体或冻状剂型。膏方制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为中药饮片的浸泡,浸泡时的加水量一般要求为至少没过中药饮片10cm,中药饮片的类型多样,有质地较重的矿物类和根茎类,有质地较轻的全草花叶类,加水后,质地较重的沉到水底,质地较轻的浮在水面上,这样就造成两个结果:一是加水量不易查看和控制,二是影响漂浮在水面上中药的浸泡效果,不易泡透。通用的做法是用工具将漂浮的中药向下按压,但由于浮力的作用,质量较轻的还会浮起来,效果不理想。用布包后再浸泡,由于中药重量较大(约3-5kg),中间的药材不易泡透,浸泡效果更不理想。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新型的中药浸泡装置,既能查看加水量,又能控制中药饮片漂浮的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膏方中药的辅助浸泡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药浸泡时工具按压漂浮的中药不能根本消除漂浮现象,中药布包浸泡药材浸泡不充分,导致中药浸泡不足,药效发挥不充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膏方中药的辅助浸泡装置,包括浸泡桶,所述浸泡桶内放置有中药和饮用水,浸泡桶内设置有用于按压所述中药的圆盘,所述圆盘的顶面上中间位置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有便于观察液面高度的刻度,所述圆盘的底面上连接有搅拌爪,所述搅拌爪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呈圆周均布,所述圆盘的外径与所述浸泡桶的内径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爪的数量为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

再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爪的形状具体设置为C字形、S形或螺旋状。

再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桶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两部分,所述连接部和限位部的下方铰接在一起,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浸泡桶的内壁上,所述限位部绕铰接轴旋转打开呈水平状态后顶点压在所述圆盘上用于定位。

再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爪通过螺栓或焊接连接在所述圆盘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具体设计为便于抓握的T字型结构。

再进一步的,所述圆盘具体设计为三层,包括上层板、中间层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中间层和下层板叠放连接在一起。

再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上设置有多个圆孔,且所述圆孔上下一一对应并呈圆周均布;所述中间层设置为筛网结构,所述筛网结构的网孔目数为10目-30目。

再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桶的材料具体选用不锈钢或陶瓷,所述圆盘的材料具体选用不锈钢或食品级塑料。

一种用于膏方中药的辅助浸泡装置,包括浸泡桶,所述浸泡桶的内壁或外壁上设置有便于观察液面高度的刻度,所述浸泡桶内放置有中药和饮用水,浸泡桶内设置有用于按压所述中药的圆盘,所述圆盘的顶面上中间位置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圆盘的底面上连接有搅拌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膏方中药的辅助浸泡装置,包括浸泡桶、浸泡桶内的搅拌用圆盘、圆盘上安装的搅拌爪和搅拌杆,便于观察液面高度的设置有刻度,该刻度设在浸泡桶上或者搅拌杆上,浸泡桶内放置有中药和饮用水,圆盘上连接有搅拌爪。使用时,先将中药放到浸泡桶里,然后用手持搅拌杆将圆盘放入到浸泡桶内将中药压平,再向浸泡桶里加入饮用水,加到指定的刻度,浸泡过程中不断搅动圆盘,搅拌爪会将中药搅动起来,使之与饮用水充分结合,将中药的药效充分发挥出来。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设计结构紧凑合理,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让中药饮片浸泡更充分,从而提高煎出效率,提高膏方疗效,既能控制加水量,又能防止质轻的中药上浮,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中药饮片在浸泡时漂浮在水面上,浸泡不充分的问题,消除了加水量不易观察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膏方中药的辅助浸泡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浸泡桶;2、圆盘;2-1、上层板;2-2、中间板;2-3、下层板;3、搅拌爪;4、搅拌杆;5、刻度;6、液面高度;7、中药;8、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膏方中药的辅助浸泡装置,包括浸泡桶1,所述浸泡桶1内放置有中药7和饮用水,浸泡桶1内设置有用于按压所述中药7的圆盘2,所述圆盘2的顶面上中间位置连接有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上设有便于观察液面高度6的刻度5,所述圆盘2的底面上连接有搅拌爪3,所述搅拌爪3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呈圆周均布,所述圆盘2的外径与所述浸泡桶1的内径相匹配。

所述搅拌爪3的数量为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所述搅拌爪3的形状具体设置为C字形、S形或螺旋状。所述搅拌爪3通过螺栓或焊接连接在所述圆盘2上。

所述浸泡桶1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件8,所述限位件8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两部分,所述连接部和限位部的下方铰接在一起,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浸泡桶1的内壁上,所述限位部绕铰接轴旋转打开呈水平状态后顶点压在所述圆盘2上用于定位。具体来说,圆盘2放入时,限位件8处于闭合状态,当圆盘2放入后,限位件8处于打开状态,限位部的顶点设计为圆弧形,打开后限位部的顶点压在圆盘的上表面,避免圆盘受饮用水的浮力而上升,以保证搅拌时中药与饮用水充分结合的效果。

所述搅拌杆4具体设计为便于抓握的T字型结构。浸泡桶的顶部可以设计一个桶盖,所述桶盖具体设置为两瓣式,在搅拌杆4上加工出一个凹槽,当桶盖闭合时中心刚开卡到搅拌杆的凹槽上用于圆盘的定位,同时桶盖的设置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粉尘或有害颗粒掉入到浸泡桶中,使得制作过程更加干净卫生。

如图2所示,所述圆盘2具体设计为三层,包括上层板2-1、中间层2-2和下层板2-3,所述上层板2-1、中间层2-2和下层板2-3叠放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层板2-1和下层板2-3上设置有多个圆孔,且所述圆孔上下一一对应并呈圆周均布;所述中间层2-2设置为筛网结构,所述筛网结构的网孔目数为10目-30目,根据制备的膏方中药配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目数。

所述浸泡桶1的材料具体选用不锈钢或陶瓷,所述圆盘2的材料具体选用不锈钢或食品级塑料。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膏方中药的辅助浸泡装置,包括浸泡桶1,当浸泡桶1采用不锈钢材质或陶瓷材料制作时,桶体为不透明状态,所述浸泡桶1的内壁上设置有便于观察液面高度6的刻度5,所述浸泡桶1内放置有中药7和饮用水,浸泡桶1内设置有用于按压所述中药7的圆盘2,所述圆盘2的顶面上中间位置连接有搅拌杆4,所述圆盘2的底面上连接有搅拌爪3,所述搅拌爪3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呈圆周均布,所述圆盘2的外径与所述浸泡桶1的内径相匹配。

实施例三:

一种用于膏方中药的辅助浸泡装置,包括浸泡桶1,当浸泡桶1采用透明材质制作时,所述浸泡桶1的外壁上设置有便于观察液面高度6的刻度5,所述浸泡桶1内放置有中药7和饮用水,浸泡桶1内设置有用于按压所述中药7的圆盘2,所述圆盘2的顶面上中间位置连接有搅拌杆4,所述圆盘2的底面上连接有搅拌爪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将中药7放到浸泡桶1里,然后用手把持搅拌杆4将圆盘2放入到浸泡桶1内将中药7向下压平,再向浸泡桶里加入饮用水,加到规定的刻度,通过搅拌杆4或者桶壁上的刻度5确定,浸泡过程中不断搅动圆盘2,圆盘2上的搅拌爪3会将中药7搅动起来,使中药7与饮用水充分结合,将药效充分发挥出来。圆盘2上设计有网孔可以让饮用水顺利透过,同时将中药控制在圆盘的下方,通过搅拌杆4带动圆盘2旋转,圆盘2上的搅拌爪3顺利的将中药搅动处于悬浮状态,保证中药与水的充分结合,让中药饮片浸泡更充分,从而提高煎出效率,提高膏方疗效。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