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瓶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8528发布日期:2019-02-19 19:0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瓶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剂包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瓶型。



背景技术:

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是一种核黄素补充剂,用于由核黄素缺乏引起的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及阴囊炎等疾病的治疗。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为黄色或橙黄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遇光易变质,一般保存于棕色西林瓶中,使用时通过注射器注入一定量的溶剂后用力振摇,完全溶解后使用,即配即用。在日常的使用中,经常需要配制不同浓度的药液以治疗不同的疾病,但是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经常无法有效掌握溶剂的用量,而导致配制的药液的浓度存在较大的误差,误差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药品药效的发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瓶型,以改善现有技术中配制出的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溶液的浓度存在较大误差,会影响到药效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瓶型,包括用于容纳预设剂量溶剂的第一药筒和用于容纳预设剂量核黄素磷酸钠的第二药筒;第一药筒的第一端设置有开口,从开口向第一药筒的内部延伸设置有中空的固定管;第一药筒的第二端的内壁上,与开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的穿刺部;穿刺部具有朝向开口的尖端;第二药筒由棕色玻璃制成;第二药筒的第一端位于第一药筒外部,第二端位于第一药筒内部,且第二端上设置有密封膜;第二药筒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固定管内,且能向穿刺部的尖端运动,以使穿刺部刺破密封膜。

进一步地,第一药筒由变色玻璃制成。

进一步地,第二药筒外壁上的螺纹延伸至第二药筒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第二药筒的第一端上设置有握持部。

进一步地,第一药筒上设置有标签部,标签部上记载有核黄素磷酸钠和溶剂混合后药液的浓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瓶型,包括第一药筒和第二药筒;第一药筒用于容纳预设剂量的溶剂;第一药筒的第一端设置有开口,从开口向第一药筒的内部延伸设置有中空的固定管;第一药筒的第二端的内壁上,与开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的穿刺部;穿刺部具有朝向开口的尖端;第二药筒由棕色玻璃制成,用于容纳预设剂量的核黄素磷酸钠;第二药筒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一药筒外,第二端延伸至第一药筒内,且第二端上设置有密封膜;第二药筒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固定管内,且能向穿刺部的尖端运动,以使穿刺部刺破密封膜。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瓶型时,转动第二药筒使第二药筒向第一药筒的第二端移动,使穿刺部刺破密封膜,第二药筒中的核黄素磷酸钠落入第一药筒中,经过振摇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所需浓度的药液。由于第一药筒和第二药筒内分别装有预设剂量的溶剂和核黄素磷酸钠,混合后即可得到预设剂量的药液,不需要医护人员用注射器吸取溶剂注入西林瓶中进行混合,避免了由于溶剂的用量不准带来的误差,更有利于核黄素磷酸钠药效的发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瓶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瓶型的使用状态图。

标号:10-第一药筒;11-固定管;12-穿刺部;20-第二药筒;21-密封膜;22-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瓶型(瓶型),包括第一药筒10和第二药筒20;第一药筒10用于容纳预设剂量的溶剂;第一药筒10的第一端设置有开口,从开口向第一药筒10的内部延伸设置有中空的固定管11;第一药筒10的第二端的内壁上,与开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的穿刺部12;穿刺部12具有朝向开口的尖端;第二药筒20由棕色玻璃制成,用于容纳预设剂量的核黄素磷酸钠;第二药筒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一药筒外,第二端延伸至第一药筒内,且第二端上设置有密封膜21;第二药筒20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固定管11内,且能向穿刺部12的尖端运动,以使穿刺部12刺破密封膜。

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瓶型时未使用时,穿刺部12与密封膜21不接触,配制药液时,转动第二药筒20使第二药筒20向第一药筒10的第二端移动,使穿刺部12刺破密封膜21,第二药筒20中的核黄素磷酸钠落入第一药筒10中,经过振摇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所需浓度的药液。由于第一药筒10和第二药筒20内分别装有预设剂量的溶剂和核黄素磷酸钠,混合后即可得到预设剂量的药液,不需要医护人员用注射器吸取溶剂注入西林瓶中进行混合,避免了由于溶剂的用量不准带来的误差,更有利于核黄素磷酸钠药效的发挥。

进一步地,第一药筒10由变色玻璃制成。变色玻璃是在玻璃原料中加入光色材料制成,光色材料具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或电子结构状态,在可见光区有两种不同的吸收系数,在光的作用下,可从一种结构转变到另一种结构,导致颜色的可逆变化。比较常见的是含卤化银的变色玻璃,即在钠铝硼酸盐玻璃中加入少量卤化银作感光剂,再加入微量铜、镉离子作增感剂,熔制成玻璃后,经适当温度热处理,使卤化银聚成微粒状而制得。当受紫外线或可见光短波照射时,银离子还原为银原子,若干银原子聚集成胶体而使玻璃显色;光照停止后,在热辐射或长波光(红光或红外)照射下,银原子变成银离子而退色。在温和的光照条件下,比如自然光或者日光灯,变色玻璃几乎不产生颜色,医护人员将溶剂和核黄素磷酸钠混合后可直接对患者用药;而在强烈光照条件下,变色玻璃颜色变深,可以有效阻挡强烈的蓝紫光,有效保护配制好的药液中的核黄素磷酸钠被强光破坏,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二药筒20外壁上的螺纹延伸至第二药筒20的第二端。配制好药液后可以将第二药筒20从固定管11中旋出,医护人员可以从第一药筒10的开口抽取药液,操作更为简单,避免了在第一药筒10上设置取药口的麻烦,简化了制造工艺。

进一步地,第二药筒20的第一端上设置有握持部22,以便于医护人员旋转第二药筒20。

进一步地,第一药筒10上设置有标签部,标签部上记载有核黄素磷酸钠和溶剂混合后药液的浓度,以便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剂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