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向胸膜活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6320发布日期:2018-09-14 21:0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向胸膜活检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逆向胸膜活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诊断胸膜疾病(胸腔积液)的胸膜活检的方法主要有:

1. 内窥镜胸膜活检,通过胸腔镜直视下,使用用活检钳钳夹病灶。该方法直接看见病灶,活检标本准确率高。但是存在以下问题:①.设备昂贵,只有部分三甲医院具备。②.操作复杂,术者需要一定的手术技能,高年资医生方可进行。③.手术费用较高,患者负担大。④.创伤较大,留下手术疤痕。⑤.过程复杂,术前需造人工气胸,术后仍然置管引流气胸。⑥.对于包裹性气胸手术难度大,可能失败。

2. 使用胸膜活检针进行活检。该方法不须昂贵设备,操作简单,基层医院普通医生即可进行。但是活检方法存在以下问题:①.非直视下取样,准确率低。②.仅能对穿刺点处胸膜进行取样,准确率低。③.活检取样小,诊断率低,常需要反复进行穿刺活检。

3. 一些尚未进入临床应用的胸膜活检发明如(专利号201510125026.3),虽可能实现反向胸膜活检,但是其装置为弧形硬质穿刺针,可造成较大的软组织损伤。并且其穿刺过程中,由于需要做弧形转向,在胸水量较少的情况下,容易损伤肺组织造成并发症。最重要的是其取得病变组织仍然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向胸膜活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逆向胸膜活检装置,其组成包括:操作部件,所述的操作部件上设置有手柄,所述的手柄内设置有调控装置,所述的手柄上方连接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上方与转动支撑杆铰接连接,所述的转动支撑杆上方安装连接活检钳,所述的活检钳外侧套有外套针,所述的外套针底部活检钳上设置有有色标注,所述的转动支撑杆下方左端底部连接个钢丝绳,所述的钢丝绳底部与调控装置连接,所述的钢丝绳外通过包膜包裹。

优选的,所述的逆向胸膜活检装置,所述的调控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的支撑底板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内卡接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底部连接固定开关,所述的定位块顶部连接衔接刚片,所述的衔接钢片顶部连接钢丝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逆向胸膜活检装置实现对穿刺点周围胸膜多方向、多部位活检,直至标本满意,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活检范围,提高诊断准确率,活检标本较大,提高诊断准确率,无须昂贵设备,操作简单,基层医院即可进行操作,有利普及,节省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穿刺方法简便,避免手术创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行活检时退出外套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部件,2、手柄,3、调控装置,4、固定开关,5、定位块,6、衔接钢片,7、支撑杆,8、钢丝绳,9、包膜,10、转动支撑杆,11、活检钳,12、支撑底板,13、定位槽,14、外套针,15、有色标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逆向胸膜活检装置,其组成包括:操作部件1,所述的操作部件1上设置有手柄2,所述的手柄2内设置有调控装置3,所述的手柄2上方连接支撑杆7,所述的支撑杆7上方与转动支撑杆10铰接连接,所述的转动支撑杆10上方安装连接活检钳11,所述的活检钳11外侧套有外套针14,所述的外套针14底部活检钳11上设置有有色标注15,所述的转动支撑杆10下方左端底部连接个钢丝绳8,所述的钢丝绳8底部与调控装置3连接,所述的钢丝绳外通过包膜9包裹,所述的调控装置3包括支撑底板12,所述的支撑底板12上开设有定位槽13,所述的定位槽13内卡接定位块5,所述的定位块5底部连接固定开关4,所述的定位块5顶部连接衔接刚片6,所述的衔接钢片6顶部连接钢丝绳8。

工作原理:

1)常规定位穿刺点,及消毒铺巾后。将本装置外套针及其针芯穿入胸腔获突破感,退出针芯,接针筒抽吸胸水,确认外套针已进入胸腔内。

2)穿刺针获突破感进行胸腔后,根据穿刺针表面的刻度,使穿刺针进入胸腔在0.5到1cm的范围内。助手持固定外套针位置,避免穿刺针进入胸腔过深。

3)退出针芯后,沿外套针置入本装置的活检钳。

4)当活检钳末端达到外套针的针尖时,活检钳上的2cm长绿色标志正好达外套针外露的头端,提示活检钳即将进入胸腔。

5)一边继续送入活检钳,一边操纵转向手柄,使活检钳逐渐转向,实现反向对准壁层胸膜。

6)活检钳的转向由位于活检钳内的双侧相对位置的两条钢丝控制。通过操作手柄控制,一侧钢丝伸长的同时对侧的钢丝缩短,实现活检钳转向。

7)当活检钳末端碰到壁层胸膜时,操纵活检手柄进行活钳。

一次活检完毕后。退出活检钳,重新进入活检钳时,根据外套针头部的标志,与活检钳外表两条转向钢丝的外部标志的相对位置,改变活检钳进入胸腔的方向,以达到再次活检时与上次活检的部位不同,实现多方向、多部位活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