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携带随葬品的骨灰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3509发布日期:2019-02-22 22:12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携带随葬品的骨灰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殡葬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携带随葬品的骨灰盒。



背景技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提倡“以改土葬为火葬,以火化率为目标;以破除封建迷信和丧事从简为核心内容”的殡葬改革。随着殡葬改革的持续深入,现在广大农村也在推行火葬,而且为了节约墓地,政府也大力推行公墓,推广用骨灰盒代替棺材进行安葬,因此骨灰盒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现有的骨灰盒一般由盒盖及盒体组成,骨灰盒呈长方形状,存在不能在骨灰盒中放入死者生前喜欢的用品等缺陷,成为制约火葬在农村中推广的一个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底座中放入死者生前喜爱的随葬品的骨灰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能携带随葬品的骨灰盒,包括棺体和盖板,所述的棺体由底板、两侧的侧板、前板和后板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底座,所述的底座由底座底板及其上方的四块底座侧板拼接成呈中空的长方体盒子状,在底座侧板的上部设有木桩钉,所述底板的形状与底座底板形状一致,底板尺寸小于底座底板,底板的下部设有销孔,所述的底座通过木桩钉和销孔与棺体的底板相连接,所述的盖板下部设有盖板隼槽,盖板通过盖板隼槽与棺体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棺体的下方增设了一个底座,且棺体底板的形状与底座底板形状一致,这样不仅能增加棺体的高度,还使底座的形状基本与棺体一致;由于底座是呈中空的长方体盒子状,因此能在底座中放入死者生前喜爱的随葬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棺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底板、3-侧板,4-盖板,5-雕花区,6-前板,7-盖板隼槽,8-后板,9-木桩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

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能携带随葬品的骨灰盒,包括棺体、盖板和底座,所述的棺体由底板、两侧的侧板、前板和后板组成。

底座由底座底板及其上方的四块底座侧板拼接成呈中空的长方体盒子状,在底座侧板的上部设有木桩钉。棺体底板的形状与底座底板形状一致,但尺寸小于底座底板,底板的下部设有销孔,所述的底座通过木桩钉和销孔与棺体的底板相连接。为了保持底座与棺体的形状基本一致,底座底板前部的宽度大于后部的宽度,并且前后两端表面呈圆弧状。底座底板前部的宽度为23cm,后部的宽度为18cm。

棺体两侧的侧板呈长方形状,其左右两端呈圆弧状,且左宽右窄,所述两侧的侧板固定在底板上。棺体的前板呈长方形状,表面呈球面凸起状,前板垂直倾斜的固定在底板和侧板的左端内;棺体的后板呈长方形状,表面呈球面凸起状,后板垂直倾斜的固定在底板和侧板的右端内,所述的盖板呈长方形状,其左右两端呈圆弧状,且左宽右窄,盖板下部设有盖板隼槽,盖板通过盖板隼槽与棺体相连接。为了更突出骨灰盒的美观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在底座和棺体的表面都设有雕花区,可以在雕花区雕上不同的图案,表达不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

本实用新型制作的能携带随葬品的骨灰盒,是按棺材1:7的比例缩制而成,骨灰盒整体的尺寸为:长49.7cm ,宽23cm,高25.7cm。因此能节省制作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