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9155发布日期:2019-01-22 22:35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结构。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组成部分,所治疗的疾病多为神经问题,这类疾病很难有针对性的用药,然而口服和注射用药得到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成为神经内科的重要医疗器械,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是根据生物电药导理论、仿生学、热敷医学、中国古典中医医学以及现代微电脑技术,再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和大量用户反馈意见的基础上颜值开发的新一代医疗仪器。仪器在设计上引用了新近的中频技术,成功过的把药物定向导入、中频仿生按摩技术以及热治疗技术融为一体,因而该极具有定向药物导入、中频仿生按摩以及热治疗的多种功能,调制的中频电流能够促进皮肤电阻下降,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目前,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电极贴只有单纯的透药功能,缺乏对身体的按摩以及加强药物的渗透性,这样无法给用户一个良好的体验度,也无法提高治疗仪的工作效率和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按摩功能,并且能够提高药物渗透性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结构,包括仪器盒、设置在仪器盒上的接口以及通过第一导线与接口连接的电极贴片,所述电极贴片依次包括基底层、位于基底层上方的粘接层、位于粘接层上方的中间层以及位于中间层上方的隔离层,所述中间层包括固定层、设置在固定层内部的振动器以及包覆在固定层外表面上的按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结构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将电极贴片贴到人体上进行透药时,振动器工作发生振动,此时可以对人体所在部位进行按摩,同时由于振动作用,可以使该部位的皮肤放松毛孔张开,这样就有利于药物渗透进入人体,提高药物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治疗仪的工作效率和治疗效率。

作为优先,所述固定层与按摩层之间镶嵌有磁珠,所述按摩层上开设有与磁珠相匹配的通孔,采用该结构,当振动器振动时,磁珠由于自身的结构属性以及物理属性,振动的磁珠对人体进行按摩,可以对人体部位起到积极的按摩作用,给用户一个良好的体验。

作为优先,所述按摩层上的通孔半径小于磁珠的半径,采用该结构,可以避免磁珠从按摩层的通孔中漏出来,影响电极贴片的使用。

作为优先,所述隔离层的内部设置有药物跟踪传感器,所述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仪器盒内部并与药物跟踪传感器连接的中央控制器,采用该结构,当治疗仪进行定向透药时,药物跟踪传感器可以跟随药物的渗透过程来检测药物的渗透到人体内的深度与药物的渗透量,这样有利于医用人员判断药物的治疗过程,能够积极的提高治疗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结构的穴位探测装置的电路图;

如图所示:1、仪器盒;2、接口;3、第一导线;4、电极贴片;5、基底层;6、粘接层;7、隔离层;8、固定层;9、振动器;10、按摩层;11、磁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实用新型,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该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结构,包括仪器盒1、设置在仪器盒1上的接口2以及通过第一导线3与接口2连接的电极贴片4,所述电极贴片4依次包括基底层5、位于基底层5上方的粘接层6、位于粘接层6上方的中间层以及位于中间层上方的隔离层7,所述中间层包括固定层8、设置在固定层8内部的振动器9以及包覆在固定层8外表面上的按摩层10。

作为优先,所述固定层8与按摩层10之间镶嵌有磁珠11,所述按摩层10上开设有与磁珠11相匹配的通孔。

作为优先,所述按摩层10上的通孔半径小于磁珠的半径。

作为优先,所述隔离层7的内部设置有药物跟踪传感器,所述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仪器盒内部并与药物跟踪传感器连接的中央控制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