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泌尿科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663发布日期:2019-02-10 23:20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新型泌尿科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泌尿外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泌尿科取样器。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分为内科和外科,其中泌尿科是专门研究男女泌尿道与男性生殖系统的一门外科医学,无论男女,泌尿道与生殖道息息相关,两者的疾病常会互相影响,泌尿外科可进一步细分出泌尿肿瘤学、泌尿道结石、排尿障碍、小儿泌尿学、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等各种次专科。现有的泌尿科取样主要是对尿液以及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取样,尿液取样目前多为患者自行取样,患者需要用小号尿杯接尿,但是由于尿杯较小,在进行取尿时就较为麻烦,容易外溅;另外,在进行排尿的时候由于流速过大,在尿液取样时容易流出将尿液淋到手上,而且容易对医院洗手间造成污染,在医院也不容易找到地方将手进行彻底清洗,不卫生,使患者较为尴尬。

授权公告号CN205691377U公开一种泌尿科用尿液取样器,包括储尿器,手柄装置,手柄装置连接储尿器,手柄由横杆与立杆连接组成成“ L”型,横杆与立杆可自由调节长度,手柄把持头部成“ T”型,储尿器顶部为进尿口,储尿器中部设置固定有海绵,中部侧面设置有推板,推板通过小孔连接推杆,锥形斗设置在储尿器底部,出尿口设置于锥形斗底部,出尿口侧面设置有开关阀。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储尿器为直接接尿的装置,尿液很容易洒在储尿器上,当储尿器上沾染尿液后,对化验室内医护人员造成检验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泌尿科取样器,通过设置可分离式的接液器和集液器,接液器用于接取尿液,集液器用于存储尿液,不存在尿液沾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型泌尿科取样器,包括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接液器和集液器,所述接液器设置第一容纳槽,所述接液器上设置出液管和导液槽,所述出液管与第一容纳槽相连通,所述集液器设置第二容纳槽,所述集液器上设置通孔,所述出液管远离接液器的一端与通孔插接,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通过出液管相连通,所述出液管的位置高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槽底,所述导液槽与通孔的水平位置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接液器上端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接液器和集液器之间设置手提杆,所述手提杆的下端设置加持部,所述加持部同时夹紧接液器和集液器。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器下端面设置支脚。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器上端面设置盖板,所述集液器的侧端面设置排液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接液器和集液器,接液器和集液器可以采用透明硬塑材料制成,接液器的第一容纳槽和集液器的第二容纳槽之间通过出液管相连通,并且通过出液管与通孔的插接固定使接液器和集液器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有两种使用方法,当患者自感尿液数量较少时,接液器可以单独使用作为取尿;当患者自感尿液数量较多时,此时将接液器和集液器组装后进行使用,将接液器的出液管插入集液器的通孔内使接液器和集液器固定连接,其中出液管与通孔之间密封插接,当尿液的液面高于出液管的位置时,尿液一边从出液管缓慢流入集液器内,同时多余的尿液从导液槽中流出,当集液器内的尿液达到一定数量后,将集液器从接液器上拆除,最终集液器内的液体送去化验室进行检验,由于集液器仅仅通过出液管进行收集液体,所以集液器不存在被尿液淋到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接液、转运过程和化验过程的卫生条件。

2.接液器的上端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挡板,当排尿流速过大时,容易造成尿液直接淋出本实用新型整个装置以外,挡板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预防该问题的发生,有利于尿液集中在接液器内,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3.接液器和集液器之间设置手提杆,手提杆的下端设置加持部,加持部夹紧接液器和集液器,加持部可以使用鳄鱼夹、蝴蝶夹或者书夹,或者使用塑胶材料制成的一次性夹子。

4.为提高集液器在化验室内稳定的摆放,本实用新型集液器下端面设置支脚,有效预防集液器倾倒的现象发生。

5.为进一步提高集液器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在集液器上端面设置盖板,集液器的侧端面设置排液阀,有效防止在运送过程中由于颠簸造成液体飞溅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集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加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集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接液器,2-集液器,3-第一容纳槽,4-出液管,5-导液槽,6-第二容纳槽,7-通孔,8-手提杆,9-加持部,10-挡板,11-弧形加持板,12-支脚,13-盖板,14-排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接液器1和集液器2,接液器1和集液器2均采用PP树脂制成,接液器1的上端面一体成型第一容纳槽3和挡板10,挡板10沿竖直方向设置,接液器1的侧壁上一体成型出液管4和导液槽5,出液管4和导液槽5相对设置,出液管4与第一容纳槽3相连通,集液器2的上端面一体成型第二容纳槽6,集液器2的侧壁一体成型通孔7,出液管4远离接液器1的一端与通孔7之间采用密封式无缝插接,第一容纳槽3和第二容纳槽6通过出液管4相连通,出液管4的位置高于第一容纳槽3和第二容纳槽6的槽底,导液槽5与通孔7的水平位置高度相同,接液器1和集液器2的上方还设置手提杆8,手提杆8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手提杆8的下端螺纹连接加持部9,加持部9采用塑胶书夹,依靠加持部9的两个弧形加持板11的塑性形变将接液器1和集液器2同时进行夹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集液器2下端面一体成型三个支脚12,支脚12为三角形,集液器2的上端面一体成型盖板13,集液器2的侧端面安装排液阀14。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