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切割功能的痔疮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201发布日期:2019-06-19 00:54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切割功能的痔疮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切割功能的痔疮套扎器,该痔疮结扎器应用于临床上对痔疮组织的套扎和切割。



背景技术:

痔疮手术治疗较为普遍的方法有痔环切除术、外剥内扎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冷冻痔疮疗法、胶圈套扎痔疮疗法等。临床上对于内痔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胶圈套扎痔疮疗法,该方法适用于较小的痔块,将特制的乳胶圈套在痔块的根部,1周左右痔块坏死脱落。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痔疮套扎器主要包括内管、套管以及胶圈,例如中国专利CN104546049A公开的一种痔疮套扎器,其中,内管用于装载胶圈,套管套装于内管上,套管相对于内管运动,在套扎手术过程中,套管前移将胶圈从内管上释放到痔疮组织上。套扎治疗的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省时、省力、实用、简便、快捷,有效控制痔疮两大症状,即出血和脱垂。单独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耗时较短;术中基本无痛,无需住院,价格适中;痛苦轻微,并发症罕见。因此该手术在外科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套扎治疗在放置弹性圈后,患者自行回家后一周左右痔块坏死脱落,但存在痔块坏死脱落后出血不止或部分患者痔块不能脱落等现象。而且,肛门处神经细胞密集丰富,在长达一周多等待痔块脱落的时间段内患者将承受很大的痛苦。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带切割功能的痔疮套扎器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切割功能的痔疮套扎器,该痔疮套扎器在痔疮套扎手术过程中能够在套扎后直接将痔块切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切割功能的痔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扎器主体、内管、外管、套扎弹性圈、切割套圈组件、负压接头、电极接头、驱动机构以及套圈收放机构;所述外管、内管、负压接头、电极接头、驱动机构以及套圈收放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套扎器主体上,外管套设在内管上,所述外管和内管的远端均露在套扎器主体之外,内管的内腔作为吸纳腔道与负压接头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内管或外管,使得外管相对于内管在轴向上移动;

所述外管上沿其轴向设有通道;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套扎弹性圈套设在内管的远端区域上,套扎弹性圈露在外管之外,所述切割套圈组件是由套圈和线型拉索连接构成,所述套圈套设在外管的远端区域上,所述线型拉索的一端与套圈连接,线型拉索穿设在所述通道内并且延伸至套扎器主体内与所述套圈收放机构连接,线型拉索的另一端与电极接头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套扎弹性圈为金属材料,套扎弹性圈上设有多个尖形闭合头,当套扎弹性圈套设在内管的远端区域上时,所述尖形闭合头朝向内管的远端。

2、上述方案中,所述外管和内管的近端穿设在所述套扎器主体内,并且内管的近端露在外管之外。

更佳的方案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座、保险钮、第一保险弹片以及第二保险弹片;推座位于所述套扎器主体内,推座固定在内管上并且推座的端部与外管的近端相接触,推座上设有推杆,套扎器主体上对应推杆沿外管的轴向设有第一导槽,推杆穿设在第一导槽中并露在套扎器主体之外;

套扎器主体上设有第二导槽,所述保险钮嵌设在第二导槽中,保险钮的一端作为作用端面露在套扎器主体之外,保险钮的另一端上设有凸块,凸块位于套扎器主体内;所述外管在靠近其近端的位置上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保险弹片的一端固定在套扎器主体的内壁上,在装配状态下,第一保险弹片的另一端嵌设在所述限位孔内,第一保险弹片搭设在所述凸块上;

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保险弹片的一端固定在套扎器主体的内壁上,第二保险弹片抵靠在所述推座上,第二保险弹片的另一端悬置;

在使用状态下,驱动保险钮的作用端面,使保险钮沿着第二导槽滑动,直至凸块将第一保险弹片抬起并脱离限位孔,再推动推杆,使得外管相对内管在轴向上向远端移动,直至第二保险弹片的另一端抵住推座,此时,外管在轴向上相对内管固定。

3、上述方案中,所述套圈收放机构包括扳手、弹簧以及第三导槽,第三导槽沿所述外管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套扎器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扳手是由作用部和连接部组成,扳手的作用部露在套扎器主体之外,扳手的连接部与第三导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套扎器主体的内壁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扳手的连接部上。

4、上述方案中,所提到的“远端”以及“近端”,均是以在手术操作时靠近操作者(即外科医生)的整个痔疮套扎器的一端作为近端,靠近被操作者(即患者)的整个痔疮套扎器的一端作为远端为基准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主要是在内管和外管的远端结构上,尤其实在外管的远端区域设置了用来切割组织的切割套圈组件。外管上沿其轴向设有通道;在装配状态下,套扎弹性圈预先套设在内管的远端区域上,套扎弹性圈可由记忆合金制成,套扎弹性圈露在外管之外,切割套圈组件是由套圈和线型拉索连接构成,套圈和线型拉索也均由金属制成,套圈预先套设在外管的远端区域上,线型拉索的一端与套圈连接,线型拉索穿设在通道内并且延伸至套扎器主体内与套圈收放机构连接,线型拉索的另一端与电极接头连接。

手术时,第一步,负压吸引,即在负压接头处连接负压装置,吸纳腔道形成负压在内管远端处将痔疮组织吸入内管的内腔。第二步,套扎痔核血管,即先推动保险钮,直至保险钮上的凸块将第一保险弹片抬起并脱离限位孔,此过程相当于解锁外管与内管二者在轴向上的移动,再推动驱动机构中的推杆,推座迫使外管相对于内管在轴向上向远端移动,直至将套扎弹性圈发射到痔疮组织上,套扎弹性圈用于扎紧痔核上的血管,此时,内管的远端缩在外管内;当第二保险弹片的另一端抵住推座,此时,外管在轴向上相对内管固定,防止外管后移。第三步,通电切割痔疮,即向远端推动扳手,使套圈释放到痔疮组织上,再向相反反向推动扳手,拉索迫使套圈收紧痔核,然后,在电极接头处通高频电,通过拉索和套圈导电,切割痔核并电凝止血。切割完成后,套圈脱离痔疮组织,套扎弹性圈留在组织上,随着组织切割处的结痂愈合而一起脱落排出体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切割功能,切割快捷方便,切口离套扎弹性圈有一定的距离;

(2)本实用新型的套扎弹性圈在套扎时定位可靠,尤其在痔块切除后能在组织残端可靠的定位,不易自行脱落,能随着残端组织愈合而一起脱落排出体外;

(3)本实用新型的切割套圈组件的收紧力较大,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来调节切割套圈组件的收紧程度;

(4)本实用新型具有电凝功能,可以在切割后对残端组织进行电凝止血。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痔疮套扎器能够对痔疮尤其是内痔进行套扎后直接切除,切割快捷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术后出血不止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痔疮结扎器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左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右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1中的A点与附图2、附图3中的A点为同一点,附图1中的B点与附图2、附图3中的B点为同一点,附图2和附图3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附图1;

附图4为实施例中套扎弹性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实施例中推座和推杆二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实施例中切割套圈组件和扳手的连接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套扎器主体;2、内管;3、外管;4、套扎弹性圈;5、负压接头;6、电极接头;7、通道;8、套圈;9、线型拉索;10、尖形闭合头;11、推座;12、保险钮;13、第一保险弹片;14、第二保险弹片;15、推杆;16、限位孔;17、凸块;18、扳手;19、弹簧;20、作用部;21、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带切割功能的痔疮套扎器

痔疮套扎器包括套扎器主体1、内管2、外管3、套扎弹性圈4、切割套圈组件、负压接头5、电极接头6、驱动机构以及套圈收放机构;所述外管3、内管2、负压接头5、电极接头6、驱动机构以及套圈收放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套扎器主体1上,外管3套设在内管2上,所述外管3和内管2的远端均露在套扎器主体1之外,内管2的远端呈开口结构,内管2的内腔作为吸纳腔道与负压接头5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外管3,使得外管3相对于内管2在轴向上移动;所述外管3和内管2的近端穿设在套扎器主体1内,并且内管2的近端露在外管3之外,也就是说,外管3和内管2的一部分穿设在套扎器主体1内,外管3和内管2的另一部分露在套扎器主体1外。

所述外管3上沿其轴向设有通道7;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套扎弹性圈4套设在内管2的远端区域上,套扎弹性圈4露在外管3之外,所述切割套圈组件是由套圈8和线型拉索9连接构成,所述套圈8套设在外管3的远端区域上,所述线型拉索9的一端与套圈8连接,线型拉索9穿设在所述通道7内并且延伸至套扎器主体1内与所述套圈收放机构连接,线型拉索9的另一端与电极接头6连接。

所述套扎弹性圈4为金属材料,具体可以为记忆合金,套扎弹性圈4上设有多个尖形闭合头10,当套扎弹性圈4套设在内管2的远端区域上时,所述尖形闭合头10朝向内管2的远端。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座11、保险钮12、第一保险弹片13以及第二保险弹片14;推座11位于所述套扎器主体1内,推座11固定在内管2上并且推座11的端部与外管3的近端相接触,推座11上设有推杆15,套扎器主体1上对应推杆15沿外管3的轴向设有第一导槽,推杆15穿设在第一导槽中并露在套扎器主体1之外;

套扎器主体1上设有第二导槽,所述保险钮12嵌设在第二导槽中,保险钮12的一端作为作用端面露在套扎器主体1之外,保险钮12的另一端上设有凸块17,凸块17位于套扎器主体1内;所述外管3在靠近其近端的位置上设有限位孔16,所述第一保险弹片13的一端固定在套扎器主体1的内壁上,在装配状态下,第一保险弹片13的另一端嵌设在所述限位孔16内,第一保险弹片13搭设在所述凸块17上;

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保险弹片14的一端固定在套扎器主体1的内壁上,第二保险弹片14抵靠在所述推座11上,第二保险弹片14的另一端悬置;

在使用状态下,驱动保险钮12的作用端面,使保险钮12沿着第二导槽滑动,直至凸块17将第一保险弹片13抬起并脱离限位孔16,再推动推杆15,使得外管3相对内管2在轴向上向远端移动,直至第二保险弹片14的另一端抵住推座11,此时,外管3在轴向上相对内管2固定。

所述套圈收放机构包括扳手18、弹簧19以及第三导槽,第三导槽沿所述外管3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套扎器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扳手18是由作用部20和连接部21组成,扳手18的作用部20露在套扎器主体1之外,扳手18的连接部21与第三导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19的一端固定在套扎器主体1的内壁上,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在扳手18的连接部21上。

关于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和套圈收放机构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很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的启示做很多变化。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