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击打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6752发布日期:2018-09-14 21:0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人体的肌肉组织进行治疗治的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往复击打治疗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击打按摩器采用是往复杆可拆卸地与机体连接的方式,不同击打头各自固连一个往复杆,选用不同的击打头将其往复杆插入机体然后采用锁扣的结构进行固定,每款击打头各需一个往复杆,成本高。且往复杆为可拆卸地连接在机体上的话,必然需设计特定的拆卸锁定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高频快速的往复运动易使拆卸锁定结构损坏松动,同时在往复击打震动过程中往复杆的拆接点易产生回弹震动,影响使用效果,同时更易损坏各结构部件。如美国专利US2017027798公开的一种互逆治疗装置,包括电池,电动机,触发器,致动输出和治疗结构,其治疗结构即如上述款式多但各自带往复杆与机体插接,不仅制作成本高,且一旦损坏就得整个更换,维修成本也高。该治疗装置主体呈环状,体积大,结构繁索,转角多,实际操作时,治疗范围局限性大,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特别适合运动员快速缓解肌肉压力的往复式治疗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往复击打治疗仪,包括内部具有往复机构的机体,所述机体包括位于下部的主手柄部,位于上部的副手柄部,支出于所述机体上主手柄部和副手柄部连接位的一侧的机座部,前端伸出所述机座部、后端固连所述往复机构并可在往复机构的驱动下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往复杆,以及连接于往复杆前端的治疗球;所述主手柄部、副手柄部和机座部一体连接,且主手柄部和副手柄部连接后整体呈条柱状,所述主手柄部长度大于所述副手柄部。

本申请的机体主体近似一个条柱状的直柄,适合人体工程学的微弯,机座在主体中上部支出连接治疗球,这样的设计方式即便于手指全部持于主手柄部,又便于在需要时手主体握在主手柄部上,部分连带握住副手柄部以保证施力稳定,省力。整个治疗仪结构简洁明了、体积小,操作方便,适用落围广。往复机构设于机座部区域,电机设于副手柄部区域,布局合理、简洁。

作为优选,所述主手柄部上位于与所述机座部所在的同一侧设有起伏的握指部,所述主手柄部的底部一体连接有可将机体平稳立设的底座 。

底座呈扁平状,截面大于机体主体截面。

作为优选,所述往复杆为插入所述机座部的卡扣式快夹连接杆。

往复杆可采用现有的卡扣式快夹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球包括连接往复杆的治疗球芯和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治疗球芯上且具有弹性的治疗套。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套为可更换的厚度不同的多个;所述治疗套外表面上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均布或散布有与所述治疗套一体连接的多个凸点。

凸点至少顶部为平滑的球面,增加击打的舒适感。凸点一般较小,且较密集设计,主要分布于与人体接触的治疗区域,多个小凸点增加击打点位,提高按摩、治疗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往复杆不可拆卸地穿设于所述机体上,所述治疗球芯与所述往复杆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治疗球芯上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往复杆前端螺接于所述内螺纹孔内;

往复杆与机体不可拆卸的连接,对不同个人不同体位进行治疗时只需要更换适合的治疗套,从而避免了更换往复杆和治疗球芯,节约了成本。

如果往复杆为可拆卸地连接在机体上的话,必然需设计特定的拆卸锁定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高频快速的往复运动易使拆卸锁定结构损坏松动,同时在往复击打震动过程中往复杆的拆接点易产生回弹震动,影响使用效果,同时更易损坏各结构部件。本申请采用弹性治疗套更换的方式,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在高频往复击打过程中各部件结构的稳定性,往复杆和治疗球芯使用寿命长,治疗套紧致地包覆于治疗球芯上且具有弹性,避免了回弹震动,治疗效果和使用舒适感更好,治疗套损坏后更换成本低。

治疗球芯可采用与往复杆不可拆卸固接的方式,也以采用上述螺接的方式,可通过更换不同厚度即不同大小的治疗套的方式来满足不同个体以及不同体位的治疗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套包括与治疗球芯外轮廓适配过盈套接的套内腔面,以及呈球面状的套外表面或具有与人体体位适配的外轮廓的套外廓体。

如上所述治疗套的外形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以满足不同体位的治疗需求,以达到高效的治疗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套外廓体包括多个连续平滑过渡的丘陵状凸起,或包括两个对设的凸峰以及由凸峰对立形成的位于中部的用于与人体体位适配的按摩槽;或所述套外廓体为狭长的椭圆形状,或为飞碟状。

治疗套的外形可以是上述的各类形状,同时也不局限于上述例举的外形。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套包括套接于所述治疗球芯中前部的用于治疗的面部和位于治疗球芯后部的用于将治疗套固定于所述治疗球芯上的线网部,且所述面部至少覆盖了所述治疗球芯由前端到后端的3/4的区域,所述线网部后端开口形成与治疗球芯配合的套接口。

为保证击打按摩治疗的舒适性,治疗套可选用软硬不同的材质,由于治疗套后端需收紧包住治疗球芯故治疗套要求具有很好的延展性确保治疗套与治疗球芯套接的方便性,这就造成很多偏 硬的材质不适用到本申请的设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对治疗套采用面和线结合的方式使得大部分具有弹性不管软硬的治疗套都能方便地套到治疗球芯上,同时又能与球芯紧密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线网部至少包括两条对称设于所述面部上的且各自两端部与所述面部一体固连形成环状的环绳,所述环绳绕过所述往复杆对所述面部进行牵拉固定。

线网部可以是简单的环绳结构,环绳可设计为两端直接连接到面部的同一位置上,也可以是两端与面部连接位置较近,以达到较好的牵制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线网部靠近治疗球芯后端的端部穿设有具有弹性且闭环式的收口绳,所述往复杆前部杆壁面上设有与所述收口绳配合的用于固定收口绳的固定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用于绕绳时对收口绳起绕点进行固定的挡绳舌部和用于对绕好的收口绳进行固定的钩绳舌部,所述挡绳舌部相对于所述钩绳舌部靠近所述往复杆的前端设置,所述挡绳舌部与所述钩绳舌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往复杆的径向截面平行且两者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挡绳舌部与所述钩绳舌部的延伸方向沿所述往复杆的周面弧线延伸,所述挡绳舌部与所述钩绳舌部之间形成绕绳区。

通过上述收口绳结构的设计将面、线结合的治疗套更紧密地包覆在治疗球芯。同时挡绳舌部与钩绳舌部的设置便于快速固定收口绳,操作方便,提高了治疗套更换的便捷性。

作为优选,所述往复杆前部上设有锁杆机构,所述锁杆机构包括可沿往复杆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锁杆和内嵌于所述往复杆内的顶压弹簧,所述锁杆部分嵌于所述往复杆内形成导杆部分、部分超出所述往复杆周壁面形成锁杆部分,且所述锁杆部分连接于所述导杆部分的中部,所述治疗球芯的内螺纹孔孔壁上开设有可插入所述锁杆的锁槽。

上述锁杆机构确保螺接后的往复杆与治疗球芯不会松开,螺接时将锁杆向后拉使得锁杆部分与往复杆前端的螺纹段不重叠,往复杆与治疗球芯螺接并对位好后,松开锁杆,锁杆在顶压弹簧的作用下使得锁杆部分插入锁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机体主体近似一个条柱状的直柄,适合人体工程学的微弯,机座在主体中上部支出连接治疗球,这样的设计方式即便于手指全部持于主手柄部,又便于在需要时手主体握在主手柄部上,部分连带握住副手柄部以保证施力稳定,省力。整个治疗仪结构简洁明了、体积小,操作方便,适用落围广。往复机构设于机座部区域,电机设于副手柄部区域,布局合理、简洁。

2、往复杆与机体不可拆卸的连接,对不同个人不同体位进行治疗时只需要更换适合的治疗套,从而避免了更换往复杆和治疗球芯,节约了成本。

3、采用弹性治疗套更换的方式,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在高频往复击打过程中各部件结构的稳定性,往复杆和治疗球芯使用寿命长,治疗套紧致地包覆于治疗球芯上且具有弹性,避免了回弹震动,治疗效果和使用舒适感更好,治疗套损坏后更换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治疗球芯和治疗套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带有凸点治疗套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丘陵状凸起治疗套结构示意图;

图5是凸峰治疗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椭圆形状治疗套结构示意图。

图7是飞碟状治疗套结构示意图;

图8是带有面部、线网部的治疗套结构示意图;

图9是带有环绳的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带有收口绳的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是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是治疗球芯结构示意图;

图14是锁杆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图15是锁杆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图16是锥形状的治疗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往复击打治疗仪,包括内部具有往复机构的机体1,所述机体包括位于下部的主手柄部11,位于上部的副手柄部12,支出于所述机体上主手柄部和副手柄部连接位的一侧的机座部13,前端伸出所述机座部、后端固连所述往复机构并可在往复机构的驱动下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往复杆2,以及连接于往复杆前端的治疗球03;所述主手柄部、副手柄部和机座部一体连接,且主手柄部和副手柄部连接后整体呈条柱状,所述主手柄部长度大于所述副手柄部。

本申请的机体主体近似一个条柱状的直柄,适合人体工程学的微弯,机座在主体中上部支出连接治疗球,这样的设计方式即便于手指全部持于主手柄部,又便于在需要时手主体握在主手柄部上,部分连带握住副手柄部以保证施力稳定,省力。整个治疗仪结构简洁明了、体积小,操作方便,适用落围广。往复机构设于机座部区域,电机设于副手柄部区域,布局合理、简洁。

所述主手柄部上位于与所述机座部所在的同一侧设有起伏的握指部111,所述主手柄部的底部一体连接有可将机体平稳立设的底座 14。底座呈扁平状,截面大于机体主体截面。

所述治疗球包括连接往复杆的治疗球芯3和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治疗球芯上且具有弹性的治疗套4。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往复杆为插入所述机座部的卡扣式快夹连接杆。往复杆可采用现有的卡扣式快夹结构。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治疗套为可更换的厚度不同的多个;所述治疗套外表面上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均布或散布有与所述治疗套一体连接的多个凸点5。

凸点至少顶部为平滑的球面,增加击打的舒适感。凸点一般较小,且较密集设计,主要分布于与人体接触的治疗区域,多个小凸点增加击打点位,提高按摩、治疗的舒适性。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往复杆不可拆卸地穿设于所述机体上,所述治疗球芯与所述往复杆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治疗球芯上开设有内螺纹孔31,所述往复杆前端螺接于所述内螺纹孔内;

往复杆与机体不可拆卸的连接,对不同个人不同体位进行治疗时只需要更换适合的治疗套,从而避免了更换往复杆和治疗球芯,节约了成本。

如果往复杆为可拆卸地连接在机体上的话,必然需设计特定的拆卸锁定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高频快速的往复运动易使拆卸锁定结构损坏松动,同时在往复击打震动过程中往复杆的拆接点易产生回弹震动,影响使用效果,同时更易损坏各结构部件。本申请采用弹性治疗套更换的方式,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在高频往复击打过程中各部件结构的稳定性,往复杆和治疗球芯使用寿命长,治疗套紧致地包覆于治疗球芯上且具有弹性,避免了回弹震动,治疗效果和使用舒适感更好,治疗套损坏后更换成本低。

治疗球芯可采用与往复杆不可拆卸固接的方式,也以采用上述螺接的方式,可通过更换不同厚度即不同大小的治疗套的方式来满足不同个体以及不同体位的治疗需求。

实施例五: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治疗套包括与治疗球芯外轮廓适配过盈套接的套内腔面,以及呈球面状的套外表面或具有与人体体位适配的外轮廓的套外廓体。

如上所述治疗套的外形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以满足不同体位的治疗需求,以达到高效的治疗效果。

实施例六: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套外廓体包括多个连续平滑过渡的丘陵状凸起。

实施例七 :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套外廓体包括两个对设的凸峰以及由凸峰对立形成的位于中部的用于与人体体位适配的按摩槽。实施例八: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套外廓体为狭长的椭圆形状,或为飞碟状。

实施例九: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套外廓体为锥形。

治疗套的外形可以是上述的各类形状,同时也不局限于上述例举的外形。

实施例十: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治疗套包括套接于所述治疗球芯中前部的用于治疗的面部401和位于治疗球芯后部的用于将治疗套固定于所述治疗球芯上的线网部402,且所述面部至少覆盖了所述治疗球芯由前端到后端的3/4的区域,所述线网部后端开口形成与治疗球芯配合的套接口。

为保证击打按摩治疗的舒适性,治疗套可选用软硬不同的材质,由于治疗套后端需收紧包住治疗球芯故治疗套要求具有很好的延展性确保治疗套与治疗球芯套接的方便性,这就造成很多偏 硬的材质不适用到本申请的设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对治疗套采用面和线结合的方式使得大部分具有弹性不管软硬的治疗套都能方便地套到治疗球芯上,同时又能与球芯紧密配合。

实施例十一: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线网部至少包括两条对称设于所述面部上的且各自两端部与所述面部一体固连形成环状的环绳,所述环绳绕过所述往复杆对所述面部进行牵拉固定。

线网部可以是简单的环绳结构,环绳可设计为两端直接连接到面部的同一位置上,也可以是两端与面部连接位置较近,以达到较好的牵制作用。

实施例十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线网部靠近治疗球芯后端的端部穿设有具有弹性且闭环式的收口绳404,所述往复杆前部杆壁面上设有与所述收口绳配合的用于固定收口绳的固定结构。

实施例十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用于绕绳时对收口绳起绕点进行固定的挡绳舌部21和用于对绕好的收口绳进行固定的钩绳舌部22,所述挡绳舌部相对于所述钩绳舌部靠近所述往复杆的前端设置,所述挡绳舌部与所述钩绳舌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往复杆的径向截面平行且两者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挡绳舌部与所述钩绳舌部的延伸方向沿所述往复杆的周面弧线延伸,所述挡绳舌部与所述钩绳舌部之间形成绕绳区23。

通过上述收口绳结构的设计将面、线结合的治疗套更紧密地包覆在治疗球芯。同时挡绳舌部与钩绳舌部的设置便于快速固定收口绳,操作方便,提高了治疗套更换的便捷性。

实施例十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往复杆前部上设有锁杆机构,所述锁杆机构包括可沿往复杆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锁杆6和内嵌于所述往复杆内的顶压弹簧7,所述锁杆部分嵌于所述往复杆内形成导杆部分61、部分超出所述往复杆周壁面形成锁杆部分62,且所述锁杆部分连接于所述导杆部分的中部,所述治疗球芯的内螺纹孔孔壁上开设有可插入所述锁杆的锁槽32。

上述锁杆机构确保螺接后的往复杆与治疗球芯不会松开,螺接时将锁杆向后拉使得锁杆部分与往复杆前端的螺纹段不重叠,往复杆与治疗球芯螺接并对位好后,松开锁杆,锁杆在顶压弹簧的作用下使得锁杆部分插入锁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