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式胰岛素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2997发布日期:2019-03-22 20:02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式胰岛素针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式胰岛素针头。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针头为盖针分离式,针头小,和锐器盒不匹配,注射后回套针帽或者处理针头时均有发生针刺伤的危险,增加职业暴露的危险,对护士临床工作增加难度和心理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安全式胰岛素针头,避免徒手回套针帽发生针刺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式胰岛素针头,包括针座、翻盖、针帽和针体,所述针体安装在针座前端面,所述针帽套在在针体上,所述翻盖可盖合的设置在针座前端,翻盖一侧与针座翻转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翻盖通过柔性带与针座翻转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翻盖为撕拉盖。

其中,撕拉条起于柔性带一侧,止于柔性带另一侧。

进一步的,撕拉条的起始端有手持部,手持部外凸于针座。

进一步的,针座上设有插销,所述插销位于与翻盖翻转连接处的相对侧,所述翻盖上有与插销适配的插孔。

其中,所述翻盖为透明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分离式针盖改良为一侧与针座翻转连接,使用后将翻盖轻轻回扣,将胰岛素针头轻松盖上,避免徒手回套针帽发生针刺伤;

2.翻盖设计为撕拉盖,使胰岛素针头密封更加完好,避免污染;

3.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其结构不影响胰岛素针头的使用,降低临床工作中难度,为护士工作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当翻盖盖合在针座上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翻盖与针座翻转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当翻盖打开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翻盖打开时取下针帽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翻盖打开时取插销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取下针帽后翻盖盖合在针座上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座、2-翻盖、3-针帽、4-针体、5-柔性带、6-插销、7-插孔、8-撕拉条、9-手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安全式胰岛素针头,包括针座1、翻盖2、针帽3和针体4,针体4安装在针座1前端面,针帽3套在在针体4上,翻盖2可盖合的设置在针座1前端,翻盖2一侧与针座1翻转连接。

如图2所示,翻盖2通过柔性带5与针座1翻转连接。翻盖2为撕拉盖,轻松开启,增加胰岛素针头密闭性,避免污染,同时使操作简单化。撕拉条8起于柔性带5一侧,止于柔性带5另一侧。为方便撕拉,撕拉条8的起始端有手持部9,手持部9外凸于针座1。其中,翻盖2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针座1上设有插销6,插销6位于与翻盖2翻转连接处的相对侧,翻盖2上有与插销6适配的插孔7。

使用时,手捏住手持部9,沿环向撕开撕拉条8,翻盖2与针座1靠一侧的柔性带5保持翻转连接;然后如图4所示,取下针帽即可使用;如图5、6所示,使用后将翻盖2轻轻回扣后,通过插销6与插孔7的配合后锁死,将针体4封装在翻盖2中,避免徒手回套针帽发生针刺伤。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