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保护层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2984发布日期:2019-03-22 20:01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保护层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保护层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现有的注射器包括筒管(序号5)、活塞杆(序号2)和活塞(序号4),活塞装在筒管中并与筒管密封配合,活塞杆的后端有推拉部件(序号1),活塞杆的前端从筒管后端插入筒管中并与活塞连接,活塞杆的侧壁与筒管内壁接触。当向后拉动活塞杆抽吸药液时,手会碰触到活塞杆,使活塞杆带上细菌;而当向前推动活塞杆时,活塞杆上被手触碰的地方无可避免的会与筒管内壁接触,从而将细菌带入筒管内,当再次吸入药液时,易污染药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有保护层的注射器,对活塞杆进行隔离保护,避免污染活塞杆,可有效防止细菌进入筒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保护层的注射器,包括筒管、活塞杆、活塞和柔性保护套,活塞装在筒管中,活塞杆的后端有推拉部件,活塞杆的前端从筒管后端插入筒管中并与活塞连接,所述筒管后端具有周缘凸缘,柔性保护套的前端与周缘凸缘连接,柔性保护套的后端与推拉部件连接,活塞杆位于柔性保护套内围。

其中,柔性保护套为橡胶材质。

或者,柔性保护套为塑料伸缩管。

其中,推拉部件为圆盘状。

进一步的,活塞杆与推拉部件一体制造。

进一步的,周缘凸缘与筒管一体制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保护套对活塞杆进行隔离保护,避免污染活塞杆,可有效防止细菌进入筒管,避免药液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C处的截面图;

图3是抽吸时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A处的剖视图;

图6是出液时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剖视图;

图中:1-推拉部件、2-活塞杆、3-周缘凸缘、4-活塞、5-筒管、6-柔性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4、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有保护层的注射器,包括筒管5、活塞杆2、活塞4和柔性保护套6,活塞4装在筒管5中,活塞杆2的后端有推拉部件1,活塞杆2的前端从筒管5后端插入筒管5中并与活塞5连接,筒管5后端具有周缘凸缘3,柔性保护套6的前端与周缘凸缘3连接,柔性保护套6的后端与推拉部件1连接,活塞杆2位于柔性保护套6内围。

其中,柔性保护套6为橡胶材质;或者,柔性保护套6为塑料伸缩管,其中,推拉部件1为圆盘状。活塞杆2与推拉部件1一体制造;周缘凸缘3与筒管5一体制造。

如图3、4所示,向后拉动活塞杆2,由于柔性保护套6的保护隔离作用,使操作者的手无法直接接触活塞杆2;如图6、7所示,向前推动活塞杆2时,柔性保护套6可被压缩,至始至终活塞杆2都被柔性保护套6包裹在其中。

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保护套对活塞杆进行隔离保护,避免污染活塞杆,可有效防止细菌进入筒管,避免药液被污染。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