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路电刺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9766发布日期:2019-04-24 00:2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路电刺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刺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三路电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刺激治疗仪已经比较普及了,它通常具有单路或多路输出,每两个固定的电极片之间形成点对点的治疗区域,相对于单路治疗仪,多路治疗仪具有多路同时治疗,多部位同时治疗,缩短治疗时间的特点。

由于电刺激治疗仪的主要功能是止痛,治疗方式与治疗感受以及治疗区域范围对于患者而言是尤为重要。现有的多路电刺激产品基本都是每两个固定的电极片之间形成点对点的治疗,哪怕将电极片设计成为较大的面积,仍然存在治疗面积为点对点的两点输出现象,治疗方式固定,治疗感受单一,治疗区域不足。

综合来看,目前电刺激治疗仪产品主要缺陷如下:

(1)只能固定的两个输出电极形成输出通道,电极间不能交互输出。

(2)电刺激治疗方式固定,治疗感受单一,使用者容易产生疲劳感。

(3)多路输出控制,电路元件资源使用较多,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路电刺激装置,电极两两之间能输出电刺激波形,形成三路的治疗效果,有效的增大了治疗区域面积,丰富了治疗方式与治疗感受,同时节省了电路资源,解决了一般电刺激治疗存在的上述缺陷。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路电刺激装置,其包括电源模块、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三个电极片、操作控制及显示模块,所述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的电路包括三个桥臂电路;所述电源模块与操作控制及显示模块连接,所述操作控制及显示模块与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的三个桥臂电路分别与三个电极片电连接,所述三个电极片两两之间形成输出通道。其中,所述电极片和桥臂电路可以为四个或以上,电极片两两之间形成输出通道。

采用此技术方案,在进行电刺激治疗时,将三个电极片分别放置在以待治疗部位为中心的周围,通过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控制电极片之间交互输出,这样,有效的增大了治疗区域面积,解决了一般电刺激治疗面积小,治疗方式固定,治疗感受单一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控制及显示模块包括主控单元、按键、通讯模块、LED指示灯和蜂鸣器,所述按键、通讯模块、LED指示灯和蜂鸣器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操作控制及显示模块通过主控单元为设备提供控制信号,其主要元件还包括操作设备的轻触开关按键,用于状态指示的LED指示灯,声音提示的蜂鸣器,以及通讯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讯模块包括无线发射和接收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管理芯片、充电电池、稳压电路和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充电管理芯片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与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充电电池与稳压电路连接,所述与稳压电路主控单元连接。其中,充电电池优选为锂电池。

其中,电源模块采用电池给装置系统供电,其主要元件包含了USB充电接口,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以及给设备提供稳定工作电压的稳压IC。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一端与充电电池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主控单元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包括升压控制单元、强度控制单元、波形输出单元和负载检测单元,所述波形输出单元分别与升压控制单元、强度控制单元、负载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波形输出单元包括桥式波形输出控制电路,所述桥式波形输出控制电路包括三个桥臂电路;所述强度控制单元、波形输出单元和负载检测单元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升压控制单元与电池连接。

其中,升压控制单元为电刺激生产需要的电压,主要元件包含储能电容、电感,场效应管、以及驱动芯片等,采用常规的升压控制电路。强度控制模块为控制电刺激输出的强度,主要元件包含了运算放大器等。负载检测模块为检测输出电极的连接状态,当输出电极连接断开时,自动停止电刺激输出,主要元件包含比较器,三极管等。波形输出单元为控制电刺激波形的产生,由3个桥臂电路组成新的桥式波形输出控制电路,达到3路输出的效果,主要元件为三极管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单元包括控制口A1、A2、B1、B2、C1、C2,所述桥式波形输出控制电路包括三个输出电极,三极管Q1、Q2、Q3、Q4、Q5、Q6、Q7、Q8和Q9,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二极管D1;所述三个输出电极分别为电极A、电极B、电极C,所述电极A、电极B、电极C分别与三个电极片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主升压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1、R2、R3的一端连接,并分别与三极管Q1、Q2、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R2、R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Q3、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R2、R3的另一端还分别与电阻R4、R6、R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Q2、Q3的集电极分别与电极B、电极C、电极A连接,所述三极管Q1、Q2、Q3的集电极还分别与Q7、Q8、Q9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4、R5、R6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5、Q6、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Q6、Q4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5、Q6、Q4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7、R9、R8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Q6、Q4的基极还分别与电阻R10、R11、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R9、R8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口C1、B1和A1连接;所述电阻R10、R11、R1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7、Q8、Q9的基极分别与控制口B2、C2、A2连接,所述三极管Q7、Q8、Q9的基极还分别与电阻R14、R15、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R15、R1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7、Q8、Q9的发射极均与电阻R16连接后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单元包括MCU。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MCU的型号为STM8S105、STM32F100、STM8L051或STM8S10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片为水凝胶电极片、硅胶电极片或导电布电极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进行电刺激治疗时,将三个电极片分别放置在以待治疗部位为中心的周围,通过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控制电极片之间的交互输出,三个电极片两两之间形成输出通道;有效的增大了治疗区域面积,解决了一般电刺激治疗面积小,治疗方式固定,治疗感受单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桥式波形输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极之间的电刺激信号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三路电刺激装置,其包括电源模块、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电极片、操作控制及显示模块,所述电极片与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操作控制及显示模块包括主控单元、按键、通讯模块、LED指示灯和蜂鸣器,所述按键、无线通讯模块、LED指示灯和蜂鸣器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管理芯片、充电电池、稳压电路、充电接口和电压检测电路,所述充电接口与充电管理芯片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与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充电电池与稳压电路连接,所述与稳压电路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一端与充电电池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包括升压控制单元、强度控制单元、波形输出单元和负载检测单元,所述波形输出单元分别与升压控制单元、强度控制单元、负载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波形输出单元包括桥式波形输出控制电路,所述桥式波形输出控制电路包括三个桥臂电路;所述强度控制单元、波形输出单元和负载检测单元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升压控制单元与电池连接。所述升压控制单元采用常规的升压控制电路。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电极片为三个,所述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的电路包括三个桥臂电路;所述电源模块与操作控制及显示模块连接,所述操作控制及显示模块与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的三个桥臂电路分别与三个电极片电连接,所述三个电极片两两之间形成输出通道。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所述主控单元包括控制口A1、A2、B1、B2、C1、C2,所述桥式波形输出控制电路包括三个输出电极,三极管Q1、Q2、Q3、Q4、Q5、Q6、Q7、Q8和Q9,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二极管D1;所述三个输出电极分别为电极A、电极B、电极C,所述电极A、电极B、电极C分别与三个电极片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主升压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1、R2、R3的一端连接,并分别与三极管Q1、Q2、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R2、R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Q3、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R2、R3的另一端还分别与电阻R4、R6、R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Q2、Q3的集电极分别与电极B、电极C、电极A连接,所述三极管Q1、Q2、Q3的集电极还分别与Q7、Q8、Q9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4、R5、R6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5、Q6、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Q6、Q4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5、Q6、Q4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7、R9、R8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Q6、Q4的基极还分别与电阻R10、R11、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R9、R8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口C1、B1和A1连接;所述电阻R10、R11、R1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7、Q8、Q9的基极分别与控制口B2、C2、A2连接,所述三极管Q7、Q8、Q9的基极还分别与电阻R14、R15、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R15、R1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7、Q8、Q9的发射极均与电阻R16连接后接地。所述主控单元包括MCU。所述MCU的型号为STM8S105、STM32F100、STM8L051或STM8S103。所述电极片分别为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第三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第三电极片分别与电极A、电极B和电极C连接。

如图1~图3所示,所述桥式波形输出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为:电源模块通过升压控制电源提供高压给波形输出单元,通过二极管D1输入;当A1、B2为高电平,其他控制口A2、B1、C1、C2为低电平时,Q3、Q7导通,电流从电极A-电极B到GND,形成正向方波;当B1、A2为高电平,其他控制口A1、B2、C1、C2为低电平时,Q6、Q9导通,电流从电极B-电极A到GND,形成负向方波;因此电极A、电极B间组成1路波形输出电路。同理电极A、电极C间可形成1路输出电路,电极B、电极C间可形成1路输出电路。在进行电刺激治疗时,将电极片分别放置在以待治疗部位为中心的周围,通过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控制电极片之间交互输出,比如图3中,通过电刺激输出控制模块,先控制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之间形成回路,输出第1路电刺激;然后控制第二电极片与第三电极片之间形成回路,输出第2路电刺激;最后控制第三电极片与第一电极片之间形成回路,输出第3路电刺激,这样,有效的增大了治疗区域面积,解决了一般电刺激治疗面积小,治疗方式固定,治疗感受单一的问题。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