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护理用服药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428发布日期:2018-12-18 21:1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护理用服药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服药杯,特别涉及一种中医护理用服药杯,属于医用护理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而对于中医在进给患者进行给药时,病人常用到相关的中药护理杯,而传统的护理杯多为单纯的盛放熬好的药水,病人服药时还需要额外借助其他容器煎煮中药,麻烦不方便,且对于干中药盛放需另找容器,在人们出行时,多为不便,且传统的中药煎煮好以后,在进行滤渣出药时很不方便,且不能直观的了解到药水的剩余量,且清洗煮药容器时麻烦,且传统的药杯不能直观的观察到药水温度,使的人们在服药时不能掌握好最佳服药温度,出现药水过热或者过凉的情况,且传统的杯子保温效果较差,在冬季时药水变冷速度快,不便于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护理用服药杯,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药柜,所述储药柜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杯体,所述杯体的内部底端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上端设有加热内胆,所述加热内胆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加热内胆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水管和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和所述出水管均贯穿所述保温层和所述杯体,且所述连通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设置在所述杯体的外部和内部,所述出水管的上端位于所述杯体的一侧上设有温度计,所述杯体的另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杯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有杯盖,所述杯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时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外壁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柜盖,所述柜盖的一侧位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可充电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充电电源上设有充电插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设有开关,且所述开关和所述加热管均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球阀,且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均设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杯体上对应所述连通管的位置为透明玻璃,且所述连通管上设有刻度值。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杯体底端加热管和加热内胆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煎药的功能,且通过储药柜的设置,使得中药存放时更方便,人们在日常使用时,更便捷,且杯盖与杯体的螺纹设计,使得在需要清洗加热内胆时更方便卫生,且通过温度计以及连通管的设计,使患者更直观的了解到药品的温度以及剩余量,简单实用方便,上杯盖上端的时钟设计,及时提醒患者吃药,人性化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底座;3、储药柜;4、加热内胆;5、柜盖;6、可充电电源;7、连通管;8、出水管;9、杯体;10、杯盖;11、时钟;12、保温层;13、开关;14、把手;15、过滤网;16、加热管;17、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护理用服药杯,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下端设有底座2,底座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药柜3,储药柜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杯体9,杯体9的内部底端设有加热管16,加热管16的上端设有加热内胆4,加热内胆4的外侧设有保温层12,加热内胆4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水管8和连通管7,连通管7和出水管8均贯穿保温层12和杯体9,且连通管7和出水管8分别设置在杯体9的外部和内部,出水管8的上端位于杯体9的一侧上设有温度计17,杯体9的另一侧设有把手14,杯体9的上端螺纹连接有杯盖10,杯盖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时钟11。

底座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外壁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柜盖5,柜盖5的一侧位于底座2上设有可充电电源6,存取药材方便,可充电电源6上设有充电插口,使用方便,底座2上设有开关13,且开关13和加热管16均与可充电电源6电性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出水管8上设有球阀,且出水管8和连通管7的一端均设有过滤网15,使人员吃药时避免了传统滤药渣的麻烦,杯体 9上对应连通管7的位置为透明玻璃,且连通管7上设有刻度值,直观的了解到剩余药水量,实用可靠。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杯盖10打开,将中药带水倒入加热内胆4中,然后将杯盖10旋紧在杯体9上,然后开启开关13,可充电电源6启动从而使加热管16对加热内胆4内的药品进行煎煮,通过连通管7观察剩余药水量,当剩余药水量合适时,关闭可充电电源6使加热管16停止加热,然后通过温度计17观察药水温度,等到温度适宜时,打开出水管8上的球阀,将药水倒出,出药过程中药渣被过滤网15拦截,储药柜3留存放下次的药材,时钟11提醒患者定时吃药,清洗加热内胆4时,将杯盖10打开即可对内胆进行清洗,简单实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