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丝素蛋白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324发布日期:2019-02-10 23:2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丝素蛋白敷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丝素蛋白敷料,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创面敷料是伤口处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经常被用于护理有渗液的伤口,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替代受损皮肤起到暂时性的保护作用,避免或控制伤口感染。自1962 年Winter 提出“湿润伤口愈合理论”以来,随着对伤口愈合和护理理论的深入研究,新型医用敷料逐渐地取代传统敷料,为受创体表提供适合的愈合环境,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减少疤痕。理想的医用敷料需要具备以下功能:抵御细菌的入侵,防止感染;透湿、透气并使创面处于湿润但又没有积液的环境;与创面贴合良好,但不应与创面粘合以免更换敷料带来二次损伤;对周围皮肤的保护;生物相容性好等。

丝素蛋白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天然高分子,具有制备工艺温和、力学性能优异、炎症反应较低等优点。多种细胞的体内外实验均表明丝素蛋白材料能够显著增强细胞的粘附、迁移和生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此基础上,丝素蛋白已经用于皮肤、血管、骨等组织修复的研究,在动物实验以及部分临床实验中获得良好的效果,表现出不同组织修复的普适性应用。同时,丝素蛋白还具有优异的降解性能,能满足不同组织工程对材料性能的需要。因此,丝素蛋白作为医用敷料具有潜在的优势。

在实践中,虽然现有的敷料取得了很多进步,但对于术后伤口组织液渗漏引发的问题仍未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案。虽然伤口渗液对于创面湿润愈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当伤口渗液过多或渗液中含有有害物质时,伤口渗液需要及时处理,以免造成伤口组织的感染。现有医用敷料能够将渗液吸收在敷料内部,然而当敷料受到外部压力时,会导致渗液渗出,造成伤口组织的再次浸渍,阻碍伤口的透气性,严重时会引起伤口的感染。另外,当应用于大量渗液的伤口护理时,现有医用敷料闭合的特征容易导致周围皮肤浸渍、刺激周围皮肤,长时间接触会引起周围皮肤损伤。同时,渗液与敷料粘贴层接触时,粘贴层粘胶与渗液长时间接触也会造成粘胶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残留,导致皮肤产生化学物刺激的反应。因此,上述原因导致现有的敷料必须经常更换,往往影响伤口组织的正常愈合,同时也会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渗液能力强,透气性好的复合丝素蛋白敷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复合丝素蛋白敷料,所述敷料包括由上往下依次紧密排列的保护层、隔离层和粘贴层,所述保护层和隔离层均粘接在粘贴层上表面,隔离层中部开设有凹槽,隔离层的凹槽内设置有位于上层的敷芯层和位于下层的吸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层为高吸水性树脂层,所述吸水层的上表面分布有圆柱形凸点,凸点的存在使得吸水层与敷芯层之间存有空隙,有利于吸水层与敷芯层之间的空气流动,增加透气性。同时,当敷料受到外部压力时,凸点的存在能防止吸水层中保留的渗液反向敷芯层的过度渗出,维持敷芯层的清洁,避免细菌的滋生。

进一步的,所述敷芯层为丝素蛋白层,所述敷芯层上分布有贯通其上、下侧面的透气孔,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位于敷芯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网格层,防止伤口与敷料之间进行粘连,避免伤口因粘连导致二次伤害。所述的敷芯层与吸水层尺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为活性炭纤维层,有利于吸收伤口组织渗流到周围皮肤处的渗液,避免周围皮肤的浸渍以及粘胶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残留,减少对周围皮肤的损伤。所述隔离层的凹槽形状为长方形,尺寸为隔离层尺寸的3/4~4/5。

进一步的,所述的粘贴层上设置有低致敏性的医用压敏胶,所述的粘贴层形状为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的形状和尺寸与粘贴层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复合丝素蛋白敷料构思新颖、吸水能力强,可以快速吸收伤口组织和周围皮肤处的大量渗液,以免造成伤口组织和周围皮肤的感染、损伤。(2)本实用新型复合丝素蛋白敷料显著提高了透气性,能够维持敷芯层的清洁,避免细菌的滋生。(3)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刺激性小、在体内的降解性无毒。本实用新型复合丝素蛋白敷料能够有效地防止伤口与敷料之间的粘连,使用方便,避免伤口二次伤害。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断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省去保护层的仰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粘贴层、200-保护层、300-隔离层、310-凹槽、400-吸水层、410-圆柱形凸点、500-敷芯层、510-透气孔、600-网格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复合丝素蛋白敷料,所述敷料包括由上往下依次紧密排列的保护层200、隔离层300和粘贴层100,所述保护层200和隔离层300均粘接在粘贴层100上表面,隔离层300中部开设有凹槽310,隔离层300的凹槽310内设置有位于上层的敷芯层500和位于下层的吸水层4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水层400为高吸水性树脂层,所述吸水层400的上表面分布有圆柱形凸点410;凸点410的存在使得吸水层400与敷芯层500之间存有空隙,有利于吸水层与敷芯层之间的空气流动,增加透气性。同时,当敷料受到外部压力时,凸点410的存在能防止吸水层400中保留的渗液反向敷芯层500的过度渗出,维持敷芯层500的清洁,所述凸点410的高度为2mm,相邻两凸点间的间距为2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贴层上设置有低致敏性的医用压敏胶,所述的粘贴层100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的保护层200的形状和尺寸与粘贴层100相同;所述的隔离层300的尺寸小于粘贴层100尺寸;所述隔离层的凹槽310形状为长方形,尺寸为隔离层300尺寸的3/4;使用时,撕开保护层200,将带敷芯层和吸水层的隔离层通过粘贴层粘贴在伤口组织的周围皮肤处,使敷芯层正对伤口组织。如果组织分泌液体较少时,吸水层400可以将伤口处渗液吸收;当渗液较多时,隔离层300存在,可以快速吸收渗流到周围皮肤的渗液,避免周围皮肤的浸渍以及粘胶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残留,减少对周围皮肤的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敷芯层500为丝素蛋白层,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刺激性小、在体内的降解性无毒。所述敷芯层500上分布有贯通其上、下侧面的透气孔510;保证了敷芯层500的透气性,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所述透气孔510的直径为0.5mm。位于敷芯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网格层600,能够有效地防止伤口与敷料之间进行粘连,避免伤口因粘连导致二次伤害,使用更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300为活性炭纤维层,有利于吸收伤口周围皮肤的渗液,避免周围皮肤的浸渍以及粘胶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残留,减少对周围皮肤的损伤。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