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伤骨科用的意外临时扭伤保护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5846发布日期:2019-10-19 03:1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创伤骨科用的意外临时扭伤保护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伤骨科用的意外临时扭伤保护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扭伤是指四肢关节或躯体部位的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多发于腰、踝、膝、肩、腕、肘、髋等部位。在运动中较为常见。发生运动伤害时,最好马上进行固定处理,进而这就需要一种创伤骨科用的意外临时扭伤保护固定装置。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扭伤保护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组合穿戴流程较为繁琐,且固定效果较差会跟随患者身体的活动进行摇晃摆动的问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创伤骨科用的意外临时扭伤保护固定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创伤骨科用的意外临时扭伤保护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扭伤保护固定装置组合穿戴流程较为繁琐,且固定效果较差会跟随患者身体的活动进行摇晃摆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创伤骨科用的意外临时扭伤保护固定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创伤骨科用的意外临时扭伤保护固定装置,包括肩夹腕,锁紧带,弹性挂带,支撑夹杆,缩紧带套,手臂固定架,锁紧螺栓,支撑固定杆,固定座和装置本体,所述肩夹腕的顶端为一处半圆形连接环板,且此圆形连接环板的底部对称焊接支撑有两处支撑夹板;所述支撑夹杆对称设置有两处,且此两处支撑夹杆吊置固定于上述两处支撑夹板的底部端面的左侧位置;所述支撑固定杆设置有两处,此两处支撑固定杆对称固定于肩夹腕的左右两处支撑夹板的外侧壁上,且两处支撑固定杆置于上述两处支撑夹板的右侧位置;两处所述支撑夹杆的末端外侧壁上均支撑设置有一处缩紧带套,且紧带套为方形设置;所述锁紧带依次穿过四处缩紧带套并通过其中间位置套置有的卡扣将四处支撑夹杆锁紧固定于患者的胸部;右侧所述支撑固定杆的外侧壁上与上述三处固定板对应设置有三处矩形固定座,且三处固定座上均贯穿开设有一处螺纹孔;三处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手臂固定架右端的三处固定板上开设有的三处通孔并锁紧三处固定座上均贯穿开设有三处螺纹孔的内部,进而能够将手臂固定架锁紧固定;所述肩夹腕与支撑夹杆的内壁上均黏贴有一层海绵,且支撑夹杆的壁厚可进行弹性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手臂固定架包括上下排列的三处半圆形固定环,且三处半圆形固定环通过它们中间处的一处竖直连接板连接支撑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挂带共设置有四处,四处弹性挂带呈环形分散挂置于锁紧带上,且四处弹性挂带的另一端挂置于腰带上。

进一步的,所述手臂固定架的三处半圆形固定环的左端铰接于左侧支撑固定杆上,且三处半圆形固定环右端连接有一处垂直连接板,此垂直连接板上又水平等距排列有三处固定板,且三处固定板上均开设有一处贯穿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共设置有两处肩夹腕,且两处肩夹腕为组合成对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手臂固定架的设置,手臂固定架能够将手臂限位固定避免手臂进行大幅度的摆,对扭伤的肩周造成进一步的活动扯拉损伤。

弹性挂带的设置,通过四处弹性挂带,锁紧带能够与腰带挂置连接在一起,进而对装置本体拉进行上下轴向方向拉紧定位,避免装置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跟随患者的活动上下滑动失去对手臂和肩膀的固定效果。

支撑固定杆的设置,手臂固定架的三处半圆形固定环的左端铰接于左侧支撑固定杆上,且三处半圆形固定环右端连接有一处垂直连接板,此垂直连接板上又水平等距排列有三处固定板,且三处固定板上均开设有一处贯穿通孔,手臂固定架采用转动扣合的方式进行开合,能够使手臂固定架锁紧固定操作更加便捷。

支撑固定杆的设置,两处肩夹腕分开设置并可组合插接扣置于双肩上,相比于一体化的设置穿戴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肩夹腕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臂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肩夹腕,2-锁紧带,3-弹性挂带,4-支撑夹杆,401-缩紧带套, 5-手臂固定架,501-锁紧螺栓,6-支撑固定杆,601-固定座,7-装置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创伤骨科用的意外临时扭伤保护固定装置,包括肩夹腕1,锁紧带2,弹性挂带3,支撑夹杆4,缩紧带套401,手臂固定架5,锁紧螺栓501,支撑固定杆6,固定座601和装置本体7,所述肩夹腕1的顶端为一处半圆形连接环板,且此圆形连接环板的底部对称焊接支撑有两处支撑夹板;所述支撑夹杆4对称设置有两处,且此两处支撑夹杆4吊置固定于上述两处支撑夹板的底部端面的左侧位置;所述支撑固定杆6设置有两处,此两处支撑固定杆6对称固定于肩夹腕1的左右两处支撑夹板的外侧壁上,且两处支撑固定杆6置于上述两处支撑夹板的右侧位置;两处所述支撑夹杆4的末端外侧壁上均支撑设置有一处缩紧带套401,且紧带套401为方形设置;所述锁紧带2依次穿过四处缩紧带套401并通过其中间位置套置有的卡扣将四处支撑夹杆4锁紧固定于患者的胸部;

右侧所述支撑固定杆6的外侧壁上与上述三处固定板对应设置有三处矩形固定座601,且三处固定座601上均贯穿开设有一处螺纹孔;三处所述锁紧螺栓 501穿过手臂固定架5右端的三处固定板上开设有的三处通孔并锁紧三处固定座 601上均贯穿开设有三处螺纹孔的内部,进而能够将手臂固定架5锁紧固定;所述肩夹腕1与支撑夹杆4的内壁上均黏贴有一层海绵,且支撑夹杆4的壁厚可进行弹性变形。

其中,所述手臂固定架5包括上下排列的三处半圆形固定环,且三处半圆形固定环通过它们中间处的一处竖直连接板连接支撑固定在一起,手臂固定架5 能够将手臂限位固定避免手臂进行大幅度的摆,对扭伤的肩周造成进一步的活动扯拉损伤。

其中,所述弹性挂带3共设置有四处,四处弹性挂带3呈环形分散挂置于锁紧带2上,且四处弹性挂带3的另一端挂置于腰带上,通过四处弹性挂带3,锁紧带2能够与腰带挂置连接在一起,进而对装置本体7拉进行上下轴向方向拉紧定位,避免装置本体7在使用的过程中跟随患者的活动上下滑动失去对手臂和肩膀的固定效果。

其中,所述手臂固定架5的三处半圆形固定环的左端铰接于左侧支撑固定杆6上,且三处半圆形固定环右端连接有一处垂直连接板,此垂直连接板上又水平等距排列有三处固定板,且三处固定板上均开设有一处贯穿通孔,手臂固定架5采用转动扣合的方式进行开合,能够使手臂固定架5锁紧固定操作更加便捷。

其中,所述装置本体7共设置有两处肩夹腕1,且两处肩夹腕1为组合成对使用,两处肩夹腕1分开设置并可组合插接扣置于双肩上,相比于一体化的设置穿戴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首先将两处肩夹腕1扣置于双肩上,并使两处支撑夹杆4夹套于胸前和背部,此时两处支撑固定杆6置于手臂于身体之间的夹空中,然后将两处手臂固定架5转动扣合使手臂置于两处手臂固定架5的内部,接着拧紧三处锁紧螺栓501将两处手臂固定架5锁紧定位,随后将锁紧带2勒紧并通过卡口锁死,最后将四处弹性挂带3依次挂置于腰带上完成装置本体7 的安装。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