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科用发药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4211发布日期:2018-11-23 18:5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科用发药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科用发药盒。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在护理科室中,住院病人的药物都是存放在护士站,每天护士先根据病人的服药要求把药物分好并暂存在发药盒中,然后统一分发给病人,现有的发药盒一般为开放式的设计,主要由盘体和盘盖构成,药物放在盘体内很容易混淆,同时在盘体内设置多个栅格以区分不同的药物和用量,不仅取用麻烦,极易弄错,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难。

经检索,授权号为CN 2040503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护理科用发药盒,具有中空的透明树脂圆筒,在所述透明树脂圆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取药槽口,在所述透明树脂圆筒的中心设有转动轴,在所述透明树脂圆筒内且以转动轴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设置有若干个转动挡拨片,所述转动挡拨片的一侧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另一侧呈向透明树脂圆筒的径向内侧弯曲的圆弧钩状结构,且所述转动挡拨片的圆弧钩状结构通过磁性垫片紧贴相邻的转动挡拨片的侧表面,在所述取药槽口上设有密封盖。

现有发药盒的不足之处:发药盒的体积较大,无法实现折叠,给医务工作者携带时造成许多不便,同时采用一个盘盖进行封存,在取药时很容易造成混淆,为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科用发药盒,具备使用方便,可实现旋转收缩功能,为医务人员的发药工作带来了便捷的优点,解决了发药盒的体积较大,无法实现折叠,给医务工作者携带时造成许多不便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护理科用发药盒,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右侧设有第一铰链销,所述第一铰链销的右侧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第二铰链销与第一壳体铰链连接,所述第二壳体顶端设有与把手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内均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发药腔,多个所述发药腔的一侧均设有密封盖,多个所述密封盖分别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铰链连接,所述密封盖的一侧下部设有卡扣;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设有推板,所述推板顶端设有滑块,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上设有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推板的右侧设有卡钩,所述卡钩贯穿位于第一壳体底端右侧的固定块且端头与设在第二壳体底端左侧的卡块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与固定块间的卡钩侧壁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设在推板与固定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右侧下部与第二壳体的左侧下部均设有垫脚,所述垫脚采用橡胶材料所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呈倒“凸”字状且滑块卡接在滑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链销与第二铰链销的内部均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第一铰链销与第二铰链销的转动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在第一壳体上的旋转角度为0~9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通过第一铰链销实现转动,从而可缩小发药盒的体积,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多个发药腔,并且密封盖可单独封闭发药腔,从而防止医务人员在发药时不会与其他药物相混淆,保证了发药进度,并且第一壳体顶端的把手可方便医务人员携带发药盒,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转动时,可利用凹槽将把手附在内部,使用方便,可实现旋转收缩功能,为医务人员的发药工作带来了便捷;

2、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转动固定是通过卡钩实现的,推动推板可实现卡钩向前移动,从而使卡块与卡钩分离,在第一铰链销内的扭簧作用下,实现旋转,固定时推动推板,使弹簧压缩,再转动第二壳体,使第二壳体下的垫脚与第一壳体相接触,最后撤去推板上的推力,弹簧反弹,从而使卡钩与卡块相闭合,即完成固定,滑槽与滑块的作用避免了推板偏离移动轨道,保证卡钩与卡块的有效接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护理科用发药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第一铰链销、4-隔板、5-密封盖、6-卡扣、7-把手、8-第二铰链销、9-凹槽、10-垫脚、11-推板、12-固定块、13-卡块、14-卡钩、15-弹簧、16-滑块、1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一种护理科用发药盒,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上部右侧设有第一铰链销3,第一铰链销3的右侧设有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顶端设有把手7,把手7通过第二铰链销8与第一壳体1铰链连接,第二壳体2顶端设有与把手7相匹配的凹槽9,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内均设有多个隔板4,多个隔板4将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发药腔,多个发药腔的一侧均设有密封盖5,多个密封盖5分别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铰链连接,密封盖5的一侧下部设有卡扣6,卡扣6便于密封盖5与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间实现密封;第一壳体1的底端设有推板11,推板11顶端设有滑块16,第一壳体1的底壁上设有滑块16相匹配的滑槽17,推板11的右侧设有卡钩14,卡钩14贯穿位于第一壳体1底端右侧的固定块12且端头与设在第二壳体2底端左侧的卡块13卡接,第一壳体1顶端的把手7可方便医务人员携带发药盒,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转动时,可利用凹槽9将把手7附在内部,使用方便,可实现旋转收缩功能,为医务人员的发药工作带来了便捷。

推板11与固定块12间的卡钩14侧壁上设有弹簧15,弹簧15两端分别设在推板11与固定块12上;第一壳体1的右侧下部与第二壳体2的左侧下部均设有垫脚10,垫脚10采用橡胶材料所制成;滑块16呈倒“凸”字状且滑块16卡接在滑槽17内部;第一铰链销3与第二铰链销8的内部均设有扭簧,扭簧套设在第一铰链销3与第二铰链销8的转动轴上,扭簧可实现第一铰链销3与第二铰链销8的自动复位;把手7在第一壳体1上的旋转角度为0~90°。

使用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可通过第一铰链销3实现转动,从而可缩小发药盒的体积,把手7可方便医务人员携带发药盒,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内部通过隔板4分隔成多个发药腔,并且密封盖5可单独封闭发药腔,从而防止医务人员在发药时不会与其他药物相混淆,保证了发药进度,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转动固定是通过卡钩14实现的,推动推板11可实现卡钩14向前移动,从而使卡块13与卡钩14分离,在第一铰链销3内的扭簧作用下,实现旋转,固定时推动推板11,使弹簧15压缩,再转动第二壳体2,使第二壳体2下的垫脚10与第一壳体1相接触,最后撤去推板11上的推力,弹簧15反弹,从而使卡钩14与卡块13相闭合,即完成固定,滑槽17与滑块16的作用避免了推板11偏离移动轨道,保证了卡钩14与卡块13的有效接触。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