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镜机器手带防退把手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0959发布日期:2019-02-22 21:5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腔镜机器手带防退把手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紧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腔镜机器手带防退把手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锁紧装置如图4,其实现锁紧功能是通过旋转101把手,使锁紧座102发生弹性变形向中间位置挤压,从而夹紧103升降杆实现锁紧功能。这种锁紧结构应用在医疗设备还存在以下问题:

1、当经常反复采用这种方法后,弹性变形在长期受力发生应变(塑性变形)后,锁紧座就不能很好的复原回弹,使其升降杆就不能顺畅升降,甚至出现卡死现象,在手术时影响医务人员的操作。

2、锁紧座成批量生产的话,加工费时,加工成本高,同时外观光洁度差,提高生产和制造的成本。

3、把手没有防退脱设计,在升降杆发生卡滞时极易将把手退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腔镜机器手带防退把手锁紧装置,包括:

底座,其被设置为中空结构,以可在支撑杆上沿预设轨迹移动;

锁紧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预设位置处,以实现对底座在支撑杆上的紧固。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底座被设置为圆环状结构,其一侧预设位置处设置有一内凹槽;

其中,所述锁紧机构与内凹槽相配合设置于其内。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

拉堵,其被设置为U型结构,内置于内凹槽中,所述拉堵上设置有螺纹;

把手,其与所述拉堵螺接;

压堵,其被设置为与所述把手相配合的圆环结构,以可在内凹槽中沿把手滑动;

其中,所述拉堵与压堵之间设置有大于支撑杆直径宽度的间隙。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拉堵与压堵的预设位置面被设置为与所述支撑杆外壁相配合的斜面。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把手与压堵之间还设置有一垫圈。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拉堵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有一腰型孔,所述底座在开孔的竖直方向上还设置有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腰型孔相配合设置有一定位螺钉。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设置的锁紧机构中的各个组件的相互作用,代替了传统直接通过锁紧座的弹性力来实现对支撑杆的固定,提高了锁紧效果以及延长了使用年限。

其二,通过设置的定位螺钉,对锁紧机构内部分组件的行程进行限定,防止把手行程过长,导致脱落的情况发生。

其三,锁紧组件中的拉堵以及压堵设置在底座的内凹槽内,避免发生锐面伤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腔镜机器手带防退把手锁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腔镜机器手带防退把手锁紧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腔镜机器手带防退把手锁紧装置的俯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腔镜机器手带防退把手锁紧装置的现有技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腔镜机器手带防退把手锁紧装置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底座1,其被设置为中空结构,以可在支撑杆上沿预设轨迹移动,底座被设置为中空的结构,目的是使得底座能够在支撑杆上下滑动,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处;

锁紧机构2,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预设位置处,以实现对底座在支撑杆上的紧固,当底座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后,通过锁紧机构的锁紧作用,就将底座锁紧固定在底座上,完成底座在支撑杆上的移动和锁定。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底座被设置为圆环状结构,其一侧预设位置处设置有一内凹槽3;

其中,所述锁紧机构与内凹槽相配合设置于其内。通过在底座内设置的内凹槽,使的锁紧机构能够在底座内对支撑杆进行抱紧锁定,使得锁紧装置整体结构一体化,同时由于锁紧机构中各个组件的锐面被限制在底座内,使其锐面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安全威胁。采用这种方案具有一体化结构强、安全系数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

拉堵4,其被设置为U型结构,内置于内凹槽中,所述拉堵上设置有螺纹;

把手5,其与所述拉堵螺接;

压堵6,其被设置为与所述把手相配合的圆环结构,以可在内凹槽中沿把手滑动;

其中,所述拉堵与压堵之间设置有大于支撑杆直径宽度的间隙。锁紧机构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在将底座抱紧支撑杆时,旋转把手,使把手在拉堵上向压堵方向移动,从而推动压堵也沿同一方向移动,当移动到一定的距离后,由于压堵的移动被支撑杆挡住之后,压堵不在继续向前移动,继续沿同一方向旋转把手,由于把手与拉堵螺接,所以拉堵会沿把手移动的反方向移动,直到拉堵和压堵从两边都向中间靠拢后,抱紧在支撑杆上后,把手停止旋转,底座就固定在支撑杆上的某处,底座从支撑杆松开时,原理如上,反向旋转把手,使拉堵和压堵离开支撑杆表面,从而完成底座的松开。采用这种方案具有锁紧效果好、锁紧松开方便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拉堵与压堵的预设位置面被设置为与所述支撑杆外壁相配合的斜面7。拉堵与压堵在与支撑杆紧合处设置为相配合的斜面,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紧固与锁紧的稳定性。采用这种方案具有锁紧稳定系数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 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把手与压堵之间还设置有一垫圈8。将把手与压堵之间的单面滑动摩擦变为垫圈双面的滑动摩擦,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同时减小两者相互之间的磨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采用这种方案具有摩擦阻力小、材料磨耗小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拉堵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有一腰型孔9,所述底座在开孔的竖直方向上还设置有一螺纹孔10,与所述螺纹孔与腰型孔相配合设置有一定位螺钉11。通过设置的腰型孔和螺纹孔,方便直接可以从底座上安装定位螺钉,同时安装的定位螺钉在螺纹孔与腰型孔的同一竖直位置上,保证了锁紧组件的把手在旋松时,拉堵只能够移动一小段的距离,从而使把手不能一直无限制的旋松而导致滑落的情况的产生。采用这种方案具有防止把手滑落、提高安全性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腔镜机器手带防退把手锁紧装置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