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开口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1241发布日期:2019-04-09 22:0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泪道开口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用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泪道开口测量器。



背景技术:

泪道是引流眼球表面泪液的管道,与鼻泪管相连。泪小点是泪小管的开口,是眼表泪液进入泪管的入口。泪小管栓子放置于泪小管部位,用于阻塞泪小管,减少泪液流失速度,增加泪液在眼表停留时间,从而缓解眼表干燥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

正常人泪小管开口直径在0.2-0.7mm之间,泪小管栓子在使用时,应与泪小管直径相匹配,从而达到最好的临床效果。过大直径的栓子无法植入,过小的栓子植入后会掉入鼻泪管,从而无法完成阻塞泪小管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一种器械用于测量泪小管的开口直径(泪小管为软性管道),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在植入泪小管栓子之前,可以较准确得知泪小管开口直径,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直径的泪小管栓子,从而提高泪小管栓子植入后的临床疗效。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泪道开口测量器,包括本体部、手持部及测量部,所述本体部为正六边棱柱形,所述本体部向前延伸形成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为圆柱形,所述手持部向前延伸逐渐变细形成测量部,所述测量部设为圆锥体,所述圆锥体向远离所述手持部的一端由大端向小端渐变过渡,所述圆锥体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刻度线,所述环形刻度线对应的数值与所述圆锥体的圆形截面直径值相同。

可选的,所述手持部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可选的,所述手持部与所述测量部构成夹角a,所述夹角a设为90度以上。

可选的,所述夹角a设为95度。

可选的,所述夹角a处倒角。

可选的,所述圆锥体的端部为弧形。

所述环形刻度线包括长刻度线和短刻度线,所述长刻度线的间隔为 0.1mm,所述短刻度线的间隔为0.02mm,所述测量部的圆锥体的侧面0度、 90度、180度、270度方向制作四组环形刻度线。

所述测量部远离圆锥体的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端部为弧形,所述手持部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设有豁口,所述豁口与所述凸块相配合,所述凸块插入所述豁口中,所述凸块与所述手持部铰接。

所述弧形上设有若干个齿,所述手持部上靠近所述豁口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拨块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紧所述拨块,所述拨块远离所述弹簧的侧面上固定有止动块,所述止动块水平插入所述齿的间隙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泪道开口测量器,测量部由泪小点插入到泪小管,通过读取环形刻度线的数据就可以知道泪小管的大小,这样可以较准确得知泪小管开口直径,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直径的泪小管栓子,从而提高泪小管栓子植入后的临床疗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泪道开口测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泪道开口测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泪道开口测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Ⅰ处放大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B向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C向视图;

11-本体部;12-手持部;13-测量部;131-圆锥体;14-环形刻度线; 15-防滑纹;17-凸块;171-弧形;18-豁口;19-齿;20-凹槽;21-拨块; 22-弹簧;23-止动块;

141-长刻度线;142-短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泪道开口测量器,参见图1和图4,包括本体部11、手持部12及测量部13,所述本体部11为正六边棱柱形,所述本体部11向前延伸形成手持部12,所述手持部12为圆柱形,所述手持部12向前延伸逐渐变细形成测量部13,所述测量部13设为圆锥体,所述圆锥体(131)向远离所述手持部(12)的一端由大端向小端渐变过渡,所述圆锥体(131)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刻度线14,所述环形刻度线(14)对应的数值与所述圆锥体(131) 的圆形截面直径值相同。测量部13由泪小点插入到泪小管,通过读取环形刻度线14的数据就可以知道泪小管的大小,从而选择与泪小管相匹配的泪小管栓子,方便后续将泪小管栓子植入泪小管。由于测量部13按照一定的圆锥角度设计圆锥体,适合针对不同患者的泪小管的测量使用,应用范围广。环形刻度线14可喷涂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尺寸,这样环形刻度线14在显微镜下更清楚,易于读取数据。正常人泪小管开口直径在0.2-0.7mm之间,环形刻度线14通常包括0.2-0.7mm的标识。本体部11 设为正六边棱柱形,有利于器械稳定地放置在平面上,不会出现自滑现象,也有利于拿取。

所述手持部12外表面设有防滑纹15,防滑纹15可设为斜纹或十字形,有利于临床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握持。

所述手持部12与所述测量部13构成夹角a,所述夹角a设为90度以上。泪小管位于眼角的眼睑处,手持部12与所述测量部13构成的夹角设为90度以上钝角,方便临床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能让测量部13很容易对准泪小管,手持部12始终远离患者眼球,有利于保护患者眼球不受到伤害。

所述夹角a为95度。为了方便临床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可以优选夹角a为95度。

所述夹角a处倒角。参见图2-图3,夹角a处可以倒钝角,也可以倒圆角。通过倒角的设置有利于保护患者眼球不受到伤害。

所述圆锥体131的端部设为弧形。眼科手术为精细操作,圆锥体131 的端部设为弧形可以确保在手术过程中降低对泪小点、泪小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能有效防止产生穿刺的危险。

参见图4,所述环形刻度线14包括长刻度线141和短刻度线142,所述长刻度线141的间隔为0.1mm,所述短刻度线142的间隔为0.02mm,所述圆锥体131的侧面0度、90度、180度、270度方向制作四组环形刻度线 14。由圆锥体131的小端开始制作0.2mm的长刻度线141,每间隔0.1mm 制作长刻度线141,长刻度线141的对应最大数值为0.7mm;正常人泪小管开口直径在0.2-0.7mm之间,适合针对不同患者的泪小管的测量使用,应用范围广。在每两个长刻度线141间隔之间设置短刻度线142,短刻度线 142的间隔为0.02mm,使得测量精度更为准确。临床医生在操作时也易于读取数据。

参见图5-图7,所述测量部13远离圆锥体131的一端设有凸块17,所述凸块17的端部为弧形171,所述手持部12远离所述本体部11的一端设有豁口18,所述豁口18与所述凸块17相配合,所述凸块17插入所述豁口 18中,所述凸块17与所述手持部12铰接。测量部13与手持部12可设计为铰接连接,这样测量部13可以转动,实现与手持部12构成的夹角a可调。凸块17的端部设为弧形171,豁口18的端部也可设为弧形,实现转动时不会出现干涉。

所述弧形171上设有若干个齿19,所述手持部12上靠近所述豁口18 处设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内设有拨块21和弹簧22,所述弹簧22的一端抵紧所述拨块21,所述拨块21远离所述弹簧22的侧面上固定有止动块 23,所述止动块23水平插入所述齿19的间隙中。弧形171上设有若干个齿19,每拨动一个齿调节一定的角度,实现夹角a的变化。当止动块23水平插入所述齿19的间隙中时,此时夹角a锁定;当往上推拨块21,拨块 21压缩弹簧22,止动块23脱离齿19的间隙中,此时转动测量部13实现夹角a的调节,当夹角a调节到满意的角度后松开拨块21,拨块21由弹簧 22复位推动回原位,止动块23插入齿19的间隙中,锁定夹角a。在凹槽 20上加上盖板可以防止拨块21与弹簧22从凹槽20中掉出。夹角a的可调极大地方便了不同临床医生的操作,可根据自己的操作习惯使用该泪道开口测量器;同时可以满足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操作,进一步扩大了该泪道开口测量器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泪道开口测量器,测量部由泪小点插入到泪小管,通过读取环形刻度线的数据就可以知道泪小管的大小,这样可以准确得知泪小管开口直径,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直径的泪小管栓子,从而提高泪小管栓子植入后的临床疗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泪道开口测量器,结构简单、可靠,易于操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泪道开口测量器,测量部设有刻度标识,临床医生在使用时可以准确知道泪小管开口直径,测量精度高,可达百分位;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泪道开口测量器,可使用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等多种材料制造,易于加工制造;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泪道开口测量器,为利于临床医生操作使用,手持部与测量部具有一定的夹角,而且该夹角可调,极大地方便了不同临床医生的操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