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射频美容仪用减肥负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5815发布日期:2019-06-05 23:32阅读:1051来源:国知局
RF射频美容仪用减肥负极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RF射频美容仪用减肥负极板。



背景技术:

射频除皱是通过射频治疗仪发出无线电波进入皮下组织,使皮下组织的自然电阻运动产生热能,它是利用真皮层胶原纤维在55~70℃时会立即产生收缩的原理,电波拉皮原理具有提升皮肤和促进胶原再生的两种作用,胶原质产生立即性收缩的同时,还会刺激真皮层分泌更多的新的胶原纤维再生,从而再次托起皮肤的支架,使皮肤真皮层的厚度和密度增加,填平皱纹,改善松弛。但是,现在减肥负极板多为一次性,而且固定不方便,为使用治疗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循环使用,避免一次性使用的浪费,通过绑系固定牢靠,而且能够有效增加治疗时范围的RF射频美容仪用减肥负极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RF射频美容仪用减肥负极板,用于与正极板手具配合使用,包括长方体设置的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正面开设有治疗窗,所述壳本体内设有伸出所述治疗窗的治疗负极板,所述治疗负极板的边部与治疗窗的边部卡接;所述治疗负极板的背部连接有负极接线柱,所述负极接线柱连接有延伸出所述壳本体的负极能量线;所述治疗负极板的背部设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的背面抵靠在所述壳本体的背部的内壁上;所述壳本体的两侧部设有绑系耳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本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前半壳体和后半壳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半壳体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半壳体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内端夹持所述治疗负极板的边部,所述夹持座上还固定安装有所述绑系耳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带子通过绑系耳柄将壳本体固定在胳膊或腿部等部位,治疗负极板为金属设置与皮肤贴合,负极能量线与RF射频美容仪的RF发生器的负极对应连接,本设备固定后,需要配合另外的正极板手具治疗,RF射频能量导通,促使皮下胶原收缩拉紧,使皮肤在治疗后变得更加紧实,而且能够增大治疗面积。本实用新型能够循环使用,避免一次性使用的浪费,通过绑系固定牢靠,而且能够有效增加治疗时范围。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A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壳本体;2-治疗负极板;3-负极接线柱;4-负极能量线;5-固定压板;6-绑系耳柄;7-通风孔;8-夹持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RF射频美容仪用减肥负极板,用于与正极板手具配合使用,包括长方体设置的壳本体1,壳本体1的正面开设有治疗窗,壳本体1内设有伸出壳本体1正面的治疗负极板2,治疗负极板2的边部与治疗窗的边部卡接;治疗负极板2的背部连接有负极接线柱3,负极接线柱3连接有延伸出壳本体1的负极能量线4;治疗负极板2的背部设有固定压板5,固定压板5的背面抵靠在壳本体1的背部的内壁上;壳本体1的两侧部设有绑系耳柄6。

使用带子通过绑系耳柄6将壳本体1固定在胳膊或腿部等部位,治疗负极板2为金属设置与皮肤贴合,负极能量线4与RF射频美容仪的RF发生器的负极对应连接,本设备固定后,需要配合另外的正极板手具治疗,通过RF射频能量促使皮下胶原收缩拉紧,使皮肤在治疗后变得更加紧实,而且能够增大治疗面积。正极板手具为与RF射频美容仪的RF发生器的正极对应连接的手具,其不属于本技术方案,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另外,为了连接固定牢靠,部件间可以采用螺丝连接。

壳本体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前半壳体和后半壳体,上述结构便于加工组装。

后半壳体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7,上述机构便于散热。

前半壳体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夹持座8,夹持座8的内端夹持治疗负极板2的边部,夹持座8上还固定安装有绑系耳柄6,上述结构既有利于治疗负极板2固定牢靠,也便于安装绑系耳柄6。

本实施例能够循环使用,避免一次性使用的浪费,通过绑系固定牢靠,而且能够有效增加治疗时范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