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盘式电极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5802发布日期:2019-06-05 23:3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盘式电极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盘式电极片。



背景技术:

现有针灸治疗仪和各类电波治疗仪上的电极片多为一个整体,因电极片内部导电材质较为脆弱,当其作用于人体表面时,一旦人体移动便极易发生电极片内部断裂的情形,从而导致电极片性能不佳,影响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盘式电极片,用以期望解决现有电极片在使用时较易折叠受损,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盘式电极片,包括环形底片、凸台、扇形电极片和电源线,所述凸台置于环形底片的中空位置,扇形电极片置于环形底片内,电源线置于凸台内部并向外突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环形底片内均匀设置有3~6个扇形电极片,且相邻的扇形电极片内设置有布线区。

基于上述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极片的两端设置有软排线,软排线经由布线区与电源线电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极片两端的软排线分别置于扇形电极片的中部和底部。

结合上述所有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布线区内设置有弹性胶层,弹性胶层上设置有卡槽,软排线置于卡槽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环形底片为双层硅胶结构,且在环形底片的底部设置有粘性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电极片设置成吸盘式的结构,便于人们在使用时方便放置和取回电极片,同时不会伤及到人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环形底片内设置若干扇形电极片,并在相邻扇形电极片内设置布线区,便于当吸盘式电极片在贴附和取回时不会发生内部断裂,致电极片损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扇形电极片两侧设置软排线,且将软排线置于卡槽中,便于确保充分快速的为扇形电极片供电,同时有效预防软排线发生折叠或刮伤而导致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吸盘式电极片的俯视外观示意图;

图2为吸盘式电极片使用时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环形底片、2-凸台、3-扇形电极片、4-电源线、5-布线区、6-软排线、7-弹性胶层、8-卡槽、9-粘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吸盘式电极片,包括环形底片1、凸台2、扇形电极片3和电源线4,所述凸台2置于环形底片1的中空位置,扇形电极片3置于环形底片1内,电源线4置于凸台2内部并向外突出。通过将电极片设置成吸盘式的结构,便于人们在使用时可方便放置和取回电极片,同时不会伤及到人体,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当吸盘式电极片接通信号发生器后,操作人员手握吸盘式电极片的凸台2位置,微微用力将电极片置于人体指定的位置,从而实现贴附,当使用完毕后,通过轻微晃动凸台2,可使空气进入到吸盘式电极片内,致吸盘式电极片松开,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取回。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是,所述环形底片1内均匀设置有3~6个扇形电极片3,且相邻的扇形电极片3内设置有布线区5。此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用多个体积较小的扇形电极片3取代现有电极片为整片设计的结构,用以确保当吸盘式电极片受到不同作用力时其电极片内部材质发生断裂,进而影响电极片的功能,且通过在相邻的扇形电极片3内设置布线区5,可便于合理有效的为扇形电极片3供电,延长吸盘式电极片的使用寿命。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实施例是,所述扇形电极片3的两端设置有软排线6,软排线6经由布线区5与电源线4电连接。通过在扇形电极片3的两端均设置软排线6,便于充分快速的为其供电,从而确保吸盘式电极片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软排线6经由布线区5与电源线4连接,可有效预防软排线6因设置在外部或其它位置而发生漏电的情况,从而既影响了吸盘式电极片的治疗效果,又有可能产生不可预知的危害。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扇形电极片3两端的软排线6分别置于扇形电极片3的中部和底部。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快速且充分地确保扇形电极片3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设定电流值,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持续有效地保持此设定值,进而使被治疗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实施例是,所述布线区5内设置有弹性胶层7,弹性胶层7上设置有卡槽8,软排线6置于卡槽8内。通过在布线区5内设置弹性胶层7,便于当吸盘式电极片在使用和取回过程中发生弯曲时及时得到缓冲保护,从而确保布线区5两侧的扇形电极片3不会受到较大作用力而受到损坏,同时,通过在弹性胶层7内开设与软排线6形状相似的卡槽8,便于将易受力折断的软排线6置于其中,起到有效保护软排线6的作用,进而延长吸盘式电极片的使用寿命。

根据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新一个实施例是,所述环形底片1为双层硅胶结构,且在环形底片1的底部设置有粘性层9。通过将环形底片1设置成双层硅胶结构,可确保置于其内的扇形电极片3、软排线6和弹性胶层7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设计时,要求双层硅胶必须紧紧的包裹住置于其内的相关部件,这样可保证吸盘式电极片的整体延展性,进一步的,在环形底片1的底部再设置粘性层9,便于确保吸盘式电极片能更加紧固的贴附在人体表面上,起到更深入有效的治疗作用,同时还可预防误碰到吸盘式电极片导致其发生脱落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电极片设置成吸盘式的结构,便于人们在使用时方便放置和取回电极片,同时不会伤及到人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环形底片1内设置若干扇形电极片3,并在相邻扇形电极片3内设置布线区5,便于当吸盘式电极片在贴附和取回时不会发生内部断裂,致扇形电极片3损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扇形电极片3两侧设置软排线6,且将软排线6置于卡槽8中,便于确保充分快速的为扇形电极片3供电,同时有效预防软排线6发生折叠或刮伤而导致损坏。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形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