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防震软底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3458发布日期:2019-04-29 12:3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防震软底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物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防震软底鞋。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号:CN201620419460.2公开了一种减震按摩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底部连接固定在鞋底外边沿上,所述鞋底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底层和外底层,上底层的底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分别与上底层的左右侧面及下表面相通,且每个通孔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状,每个通孔内均适配嵌装有减震体,减震体呈横向贯通的梯形结构,相邻两通孔之间形成截面呈梯形的支撑部,支撑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水平内凹设有减震槽,外底层上表面与支撑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鞋面侧壁内部和鞋底上端面上分别均布有若干个穴位电击片,所述鞋面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翻盖式的放置口袋。该实用新型的公开,解决了目前的鞋无法对穴位进行按摩、减震效果不好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结构复杂、无法对脚底进行按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减震及按摩效果好的按摩防震软底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按摩防震软底鞋,包括鞋底、鞋体和鞋垫层,所述鞋底的跟部设有一凹槽,所述鞋底与鞋体之间设有减震缓冲层,所述减震缓冲层在所述凹槽处设有互相配合的弹性减震块,所述鞋底的下表面设有复数个弹性凸起,所述鞋垫层上对应于脚掌、脚心和脚跟的位置设有复数个中空的按摩凸柱。

进一步的改进是:在脚跟处的所述按摩凸柱较在脚掌处的所述按摩凸柱粗大,所述按摩凸柱的顶端呈圆弧凸起状。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鞋底上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鞋体的内表面设有按摩块。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按摩防震软底鞋通过设有减震缓冲层,所述减震缓冲层在所述凹槽处设有互相配合的弹性减震块,减震缓冲层可以使在行走时,减缓对地的冲击,同时弹性减震块的设置,可以使脚跟处的减震效果更为明显,更舒适;所述鞋底的下表面设有复数个弹性凸起,是鞋底对地的缓冲进一步缓解,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所述鞋垫层上对应于脚掌、脚心和脚跟的位置设有复数个中空的按摩凸柱,在行走时,按摩凸柱在行走时对脚底进行摩擦按摩,起到很好的按摩效果,缓解脚底疲劳;进一步的,在脚跟处的所述按摩凸柱较在脚掌处的所述按摩凸柱粗大,根据人体运动学原理设计,按摩凸柱在行走时能刺激脚底对应穴位,缓解脚底疲劳,所述按摩凸柱的顶端呈圆弧凸起状,使脚底与按摩凸柱的接触面更舒适;进一步的,所述鞋底上设有防滑纹,使鞋子具有防滑功能;进一步的,所述鞋体的内表面设有按摩块,可以在走路时对脚面上的穴位进行按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鞋底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鞋垫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按摩防震软底鞋,包括鞋底1、鞋体2和鞋垫层3,所述鞋底1的跟部设有一凹槽11,所述鞋底1与鞋体2之间设有减震缓冲层4,所述减震缓冲层4在所述凹槽11处设有互相配合的弹性减震块41,所述鞋底1的下表面设有复数个弹性凸起12,所述鞋垫层3上对应于脚掌、脚心和脚跟的位置设有49个中空的按摩凸柱31,在脚跟处的所述按摩凸柱31较在脚掌处的所述按摩凸柱31粗大,所述按摩凸柱31的顶端呈圆弧凸起状,所述鞋底1上设有防滑纹13,所述鞋体2的内表面设有5个按摩块21。

上述弹性凸起12及按摩凸柱31的数量可按实际需要而定,均布设置;按模块21的数量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定制,在对应的穴位上方设置按摩块,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相关的疾病;所述鞋垫层3与所述按摩凸柱31为一体制成;所述鞋体2与所述按模块21为一体制成;所述鞋垫层3及所述按摩凸柱31可以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鞋底1可以为注塑层,更防滑耐磨;所述减震缓冲层4可以为弹性橡胶层,使鞋底1更具弹性和防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本按摩防震软底鞋,用户穿上行走时,所述减震缓冲层4及其上设置的所述弹性减震块41可以减缓地面对脚底的震动,也使脚跟处感觉舒适;所述鞋底1下的弹性凸起12可以使鞋底1的防震功能更佳;按摩凸柱31可以在行走时对脚底进行全面的按摩,且中空的设置使按摩凸柱31更柔软有弹性,使按摩效果更佳;同时按摩凸柱31的顶端呈圆弧凸起状,使脚底接触时更舒适;鞋底1上设有防滑纹13,可以具有防滑功能;所述鞋体2的内表面设有按摩块21,人的脚部穴位为反射区,对应人体的许多器官,在行走时按模块21及按摩凸柱31均能对穴位进行按摩,对各器官的疾病进行预防和按摩,起到很好的按摩效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