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远红外加热技术的烫印版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3457发布日期:2019-04-29 12:3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运用远红外加热技术的烫印版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烫金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运用远红外加热技术的烫印版辊。



背景技术:

烫金工艺是一种不用油墨的特种印刷工艺,所谓烫金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电化铝箔烫印到承印物表面的工艺过程,烫金机就是完成烫金工艺的设备,烫印版辊则是用于烫金机的主要装置。

公告号为CN204249523U的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节能环保型烫印版辊加热系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烫印版辊,烫印版辊置于轴承座上,内为中空,中空填充导热油,中心设有功率为3KW的加热棒,加热棒在烫印版辊右端为版辊轴,版辊轴右边的末端为内丝,旋转接头的左端为外丝,版辊轴与旋转接头螺纹连接;旋转接头右端内丝和加热棒右端连接,加热棒左端插入中空烫印版辊中并置于支撑轴座上;加热棒引出电线与加热电源连接;旋转接头 侧面接口与高位储油箱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上述方案中由于缺乏对烫印版辊的温度控制,从而导致烫印版辊无法在最佳的温度下进行烫印的问题发生;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远红外加热技术的烫印版辊,通过增设温度控制系统,实现及时且便捷地调节烫印版辊主体的温度,从而避免烫印版辊无法在最佳的温度下进行烫印的问题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运用远红外加热技术的烫印版辊,包括呈内部中空状的烫印版辊主体,所述烫印版辊主体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实心转轴和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转动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固定设置有远红外加热管,所述远红外加热管延伸入烫印版辊主体内;所述运用远红外加热技术的烫印版辊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红外测温仪,以及与红外测温仪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远红外加热管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加热烫印版辊主体时,远红外加热管发射远红外线,烫印版辊主体吸收远红外线后,其内部原子发生“共振”,从而产生热量升高温度;运用远红外加热管以辐射的形式传递能量,相较于引证文件中通过导热介质实现热传递,避免了导热油的使用,进而消除因导热油泄露而造成的污染环境的隐患,同时,避免因导热油增重烫印版辊主体而导致的浪费能源问题;当红外测温仪感应到烫印版辊主体外表面温度过高时,向控制器发送温度过高信号,控制器接收温度过高信号,并响应温度过高信号控制远红外加热管暂停工作;当红外测温仪感应到烫印版辊主体外表面温度过低时,向控制器发送温度过低信号,控制器接收温度过低信号,并响应温度过低信号控制远红外加热管重新开始工作;综上所述,通过增设温度控制系统,实现及时且便捷地调节烫印版辊主体的温度,从而避免烫印版辊无法在最佳的温度下进行烫印的问题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烫印版辊主体包括中空导热辊,以及分别螺栓固定于中空导热辊两端的隔热板,所述实心转轴和空心转轴分别固定于相应隔热板的圆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热板连接空心导热辊和实心转轴(空心转轴),从而减少热量经实心转轴(空心转轴)传递到烫金机的机身之上,一方面降低热能的损耗,另一方面避免烫金机机身过烫的问题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板包括不锈钢内芯以及包裹于不锈钢内芯的隔热陶瓷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板由不锈钢内芯和隔热陶瓷层组成,从而在确保隔热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隔热板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接头设置有延伸入烫印版辊主体的硬质陶瓷管,所述远红外加热管固定安装于硬质陶瓷管的端部,所述远红外加热管的线路穿设于硬质陶瓷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接头设置硬质陶瓷管,一方面为远红外加热管提供一个安装位置,另一方面由硬质陶瓷管对远红外加热管的线路形成保护,有效降低远红外加热管的线路因受热而发生损坏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烫印版辊主体内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远红外加热管远离硬质陶瓷管端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远红外加热管的两端分别由支撑件和硬质陶瓷管进行限制,从而提高远红外加热管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与远红外加热管之间设置有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轴承降低摩擦力的特性,有效降低支撑件与远红外加热管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因支撑件,而影响远红外加热管与烫印版辊主体之间的相对转动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运用远红外加热管以辐射的形式传递能量,相较于引证文件中通过导热介质实现热传递,避免了导热油的使用,进而消除因导热油泄露而造成的污染环境的隐患,同时,避免因导热油增重烫印版辊主体而导致的浪费能源问题;通过隔热板连接空心导热辊和实心转轴(空心转轴),一方面降低热能的损耗,另一方面避免烫金机机身过烫的问题发生;远红外加热管的两端分别由支撑件和硬质陶瓷管进行限制,从而提高远红外加热管的安装稳定性;通过增设温度控制系统,实现及时且便捷地调节烫印版辊主体的温度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烫印版辊主体的半剖视图,主要表示其内部结构;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表示隔热板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远红外加热管与旋转接头的拆分视图,主要表示两者的配合关系。

附图说明:1、烫印版辊主体;11、实心转轴;12、空心转轴;13、旋转接头;14、远红外加热管;15、中空导热辊;16、隔热板;17、不锈钢内芯;18、隔热陶瓷层;19、硬质陶瓷管;20、支撑件;21、轴承;22、红外测温仪;2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运用远红外加热技术的烫印版辊,如图1、图2所示,包括呈内部中空状的烫印版辊主体1,烫印版辊主体1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实心转轴11和空心转轴12,空心转轴12转动连接有旋转接头13,旋转接头13固定设置有远红外加热管14,远红外加热管14延伸入烫印版辊主体1内;当需要加热烫印版辊主体1时,远红外加热管14发射远红外线,烫印版辊主体1吸收远红外线后,其内部原子发生“共振”,从而产生热量升高温度。

为便于控制烫印版辊主体1的温度,如图1、图2所示,运用远红外加热技术的烫印版辊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红外测温仪22,以及与红外测温仪电连接的控制器23,控制器23与远红外加热管14电连接;当红外测温仪22感应到烫印版辊主体1外表面的温度过高时,向控制器23发送温度过高信号,控制器23接收温度过高信号,并响应温度过高信号控制远红外加热管14暂停工作;当红外测温仪22感应到烫印版辊主体1外表面温度过低时,向控制器23发送温度过低信号,控制器23接收温度过低信号,并响应温度过低信号控制远红外加热管14重新开始工作;综上所述,通过增设温度控制系统,实现及时且便捷地调节烫印版辊主体1的温度,从而避免烫印版辊无法在最佳的温度下进行烫印的问题发生。

为降低热能的损耗,如图2所示,烫印版辊主体1包括中空导热辊15,以及分别螺栓固定于中空导热辊15两端的隔热板16,实心转轴11和空心转轴12分别固定于相应隔热板16的圆心,从而减少热量经实心转轴11(空心转轴12)传递到烫金机的机身之上,一方面降低热能的损耗,另一方面避免烫金机机身过烫的问题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隔热板16包括不锈钢内芯17以及包裹于不锈钢内芯17的隔热陶瓷层18,从而由不锈钢内芯17确保隔热板16的结构强度,由隔热陶瓷层18赋予隔热板16的隔温性能。

远红外加热管14通过如下方式安装于旋转接头13之上,如图2、图4所示,旋转接头13一体成型有延伸入烫印版辊主体1的硬质陶瓷管19,远红外加热管14固定安装于硬质陶瓷管19的端部,远红外加热管14的线路穿设于硬质陶瓷管19内,从而由硬质陶瓷管19对远红外加热管14的线路形成保护,有效降低远红外加热管14的线路因受热而发生损坏的隐患。

为提高远红外加热管14的安装稳定性,如图2所示,烫印版辊主体1内固定设置有支撑件20,支撑件20与远红外加热管14远离硬质陶瓷管19端转动连接,从而实现远红外加热管14两端分别由支撑件20和硬质陶瓷管19进行限制的技术效果,有效提高远红外加热管14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配合烫金机运行时,烫印版辊主体1将会发生转动,因此远红外加热管14与烫印版辊主体1之间存在相对转动,为降低支撑件20对于相对转动的影响,如图2所示,支撑件20与远红外加热管14之间设置有轴承21,轴承21的外圆与支撑件20卡接固定,其内圆与远红外加热管14卡接固定,从而利用轴承21降低摩擦力的特性,有效降低支撑件20与远红外加热管14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支撑件20对于相对转动的影响。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