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护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386发布日期:2019-02-10 23:29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生护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卫生护垫。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消费需求越来多。同时随着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和开放,消费者希望使用到更舒适、更透气和更放心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卫生巾具备基本的吸收能力,但是由于此类产品经面层、吸收层和底膜等多结构组成,各层次结构设计局限和选料不当,常常导致消费者使用时有闷湿不透气感且容易出现侧漏,另外闷湿条件下容易导致微生物滋生等,这些均会给消费者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透气性好和吸水性能好的卫生护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卫生护垫,由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面料层、穿孔吸收层、防护底膜、背胶离型纸和包膜构成,上述相邻各层之间设置有结构胶,所述面料层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穿孔,所述穿孔吸收层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透气孔,所述防护底膜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透气孔,所述防护底膜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透气孔。

所述第一透气孔的孔径为0.25-25平方毫米,所述第一透气孔贯穿所述穿孔吸收层,所述第一透气孔的排布密度在每平方厘米50个以下。

所述穿孔吸收层的材料是无尘纸、SAF吸收纤维混合无尘纸、综合纸、木浆纸中的一种。

所述面料层的材料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和PE打孔膜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透气孔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透气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穿孔、第二透气孔以及第三透气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卫生护垫由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面料层、穿孔吸收层、防护底膜、背胶离型纸和包膜构成,上述相邻各层之间设置有结构胶,第一穿孔、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和第三透气孔的多层透气孔的组合除了保持足够的吸收能力外,大大改善了产品透气性能,从而有益于消费者身心健康,提升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穿孔吸收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卫生护垫,由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面料层1、穿孔吸收层2、防护底膜3、背胶离型纸4和包膜5构成,上述相邻各层之间设置有结构胶,所述面料层1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穿孔,所述穿孔吸收层2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透气孔6,所述防护底膜3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透气孔,所述防护底膜3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透气孔,多层透气孔的组合除了保持足够的吸收能力外,大大改善了产品透气性能,从而有益于消费者身心健康,提升使用的舒适度。

由于穿孔吸收层2的厚度相对于其他各层更厚,所以所述第一透气孔6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穿孔、第二透气孔以及第三透气孔的孔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气孔6的孔径为第一穿孔的孔径、第二透气孔的孔径和第三透气孔的孔径之和的1至3倍,此种方式增强了穿孔吸收层2的透气性,另外人体湿气在穿过第一透气孔6时,第一透气孔6的侧壁也可起到吸收液体的作用,而且当人体排出的湿气在运动时猛然增多时,多余的湿气会受到防护底膜3的阻挡而返流至第一透气孔6内和穿孔吸收层2的下表面重新吸收,进一步提高所述穿孔吸收层2吸收液体的能力,这样穿孔吸收层2可以从上表面、下表面和第一透气孔6的侧壁三个方向吸收人体湿气内的液体,吸液能力强,满足舒适性的要求。

所述第一透气孔6的孔径为0.25-25平方毫米,所述第一透气孔6贯穿所述穿孔吸收层2,所述第一透气孔6的排布密度在每平方厘米50个以下,第一透气孔6排列可以是等间距排列,可以是按几何图形排列,也可以无规则排列第一透气孔6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椭圆形、矩形、异形的等各类几何形状,吸收层的外形可以是直条形、花生形、圆弧形和异形的等各类几何形状。

所述穿孔吸收层2的材料是无尘纸、SAF吸收纤维混合无尘纸、综合纸、木浆纸中的一种,所述面料层1的材料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和PE打孔膜中的一种,所述包膜5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和防水性能,所以该卫生护垫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本领域常用技术相邻各层之间设置有结构胶,所述面料层1和穿孔吸收层2之间设置有第一结构胶7,所述穿孔吸收层2和防护底膜3之间设置有第二结构胶8,所述防护底膜3和背胶离型纸4之间设置有第三结构胶9,所述背胶离型纸4和包膜5之间设置有背胶1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