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科用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2508发布日期:2019-06-29 01:3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心外科用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装置,尤其涉及心外科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心外科用引流装置结构单一,在引流过程中,患者体内的引流液含有其它粘稠液,长时间引流后,粘稠液会堵塞引流管,导致引流不顺畅,此时,医护人员还需更换新的引流管,以此确保患者引流的顺畅性,此种方式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影响了患者引流治疗的进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心外科用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心外科用引流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的引流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影响了患者引流治疗进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心外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储存盒、第一吸气泵、引流管、液体流速传感器、药液盒、第二吸气泵、连接套、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一吸气泵位于储存盒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一吸气泵与储存盒螺纹相连,所述的引流管贯穿储存盒顶部左侧,所述的引流管与储存盒螺纹相连,所述的液体流速传感器位于引流管外壁右侧下端,所述的液体流速传感器与引流管螺纹相连,所述的药液盒位于储存盒外部左侧,所述的药液盒与储存盒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吸气泵位于药液盒外部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吸气泵与药液盒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套贯穿于引流管右侧,所述的连接套与引流管滑动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于连接套内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连接套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引流管外壁左侧还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引流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引流管外壁右侧下端还设有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与引流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吸气泵顶部还设有排液管,所述的排液管一端与第二吸气泵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排液管另一端贯穿引流管与引流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排液管外壁还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与排液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储存盒外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储存盒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心外科用引流装置,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引流管未与储存盒连接的一端插入患者所需引流的部位,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第一吸气泵、液体流速传感器以及电磁阀,此时,储存盒内的气体由第一吸气泵排出外界,以此让储存盒内形成负压吸引力,通过储存盒内部负压吸引力的作用,使得患者体内所需引流的引流液由引流管排入储存盒内,在第二单向阀的作用下,使得引流管内的引流液不会排入排液管内,同时,液体流速传感器对引流管内引流液的流速进行检测,当该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引流液内的粘稠液会堵塞引流管,即引流管内引流液的流速会逐渐下降,当引流管内引流液的流速低于液体流速传感器所设定的标准值时,第一吸气泵停止工作,即储存盒内部的负压吸引力消失,同步,电磁阀被关闭,同时,第二吸气泵被开启,第二吸气泵将药液盒内的冲洗液由排液管排入引流管内,在第一单向阀的作用下,使得冲洗液不会排入患者体内,同时,通过电磁阀的关闭,使得冲洗液不会排入储存盒内,此时,冲洗液与引流管内的粘稠液进行充分混合,以此让冲洗液对粘稠液进行稀释,当冲洗液排入引流管内部后,因冲洗液无法排入患者体内以及储存盒内部,此时,排入引流管内的冲洗液将引流管处于逐渐膨胀的状态,所述的引流管为医用软管材质具有塑性变形功能,通过引流管膨胀的作用,使得引流管对连接套实行挤压力,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挤压力时,第二吸气泵停止工作,同步,第一吸气泵以及电磁阀被开启,此时,通过第一吸气泵被开启的作用,使得储存盒内部再次形成负压吸引力,通过储存盒内部负压吸引力的作用,使得引流管内混为一体的冲洗液以及粘稠液连同患者体内所需引流的引流液排入储存盒内,通过以上方式,有效的提高引流管内部的顺畅性,该心外科用引流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智能对引流管内添加冲洗液,以此让冲洗液对引流管内的粘稠液进行稀释,确保了引流管的畅通性,去除了医护人员人工手动更换引流管的步骤,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确保了患者引流治疗的进度,同时,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所述的蓄电池与第一吸气泵、液体流速传感器、电磁阀、第二吸气泵以及压力传感器导线相连,所述的液体流速传感器与第一吸气泵、电磁阀以及第二吸气泵信号线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吸气泵、电磁阀以及第二吸气泵信号线相连,所述的液体流速传感器型号优选为STDS-H,所述的第一吸气泵和第二吸气泵型号优选为WP27,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型号优选为601-5KG,所述的电磁阀型号优选为ZCB,连接套是压力传感器的安装载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心外科用引流装置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引流管与连接套的连接剖视图。

储存盒1、第一吸气泵2、引流管3、液体流速传感器4、药液盒5、第二吸气泵6、连接套7、压力传感器8、蓄电池101、第一单向阀301、电磁阀302、排液管601、第二单向阀6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心外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储存盒1、第一吸气泵2、引流管3、液体流速传感器4、药液盒5、第二吸气泵6、连接套7、压力传感器8,所述的第一吸气泵2位于储存盒1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一吸气泵2与储存盒1螺纹相连,所述的引流管3贯穿储存盒1顶部左侧,所述的引流管3与储存盒1螺纹相连,所述的液体流速传感器4位于引流管3外壁右侧下端,所述的液体流速传感器4与引流管3螺纹相连,所述的药液盒5位于储存盒1外部左侧,所述的药液盒5与储存盒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吸气泵6位于药液盒5外部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吸气泵6与药液盒5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套7贯穿于引流管3右侧,所述的连接套7与引流管3滑动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8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压力传感器8均匀分布于连接套7内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8与连接套7胶水相连,所述的引流管3外壁左侧还设有第一单向阀301,所述的第一单向阀301与引流管3螺纹相连,所述的引流管3外壁右侧下端还设有电磁阀302,所述的电磁阀302与引流管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吸气泵6顶部还设有排液管601,所述的排液管601一端与第二吸气泵6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排液管601另一端贯穿引流管3与引流管3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液管601外壁还设有第二单向阀602,所述的第二单向阀602与排液管601螺纹相连,所述的储存盒1外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101,所述的蓄电池101与储存盒1螺纹相连。

该心外科用引流装置,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引流管3未与储存盒1连接的一端插入患者所需引流的部位,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第一吸气泵2、液体流速传感器4以及电磁阀302,此时,储存盒1内的气体由第一吸气泵2排出外界,以此让储存盒1内形成负压吸引力,通过储存盒1内部负压吸引力的作用,使得患者体内所需引流的引流液由引流管3排入储存盒1内,在第二单向阀602的作用下,使得引流管3内的引流液不会排入排液管601内,同时,液体流速传感器4对引流管3内引流液的流速进行检测,当该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引流液内的粘稠液会堵塞引流管3,即引流管3内引流液的流速会逐渐下降,当引流管3内引流液的流速低于液体流速传感器4所设定的标准值时,第一吸气泵2停止工作,即储存盒1内部的负压吸引力消失,同步,电磁阀302被关闭,同时,第二吸气泵6被开启,第二吸气泵6将药液盒5内的冲洗液由排液管601排入引流管3内,在第一单向阀301的作用下,使得冲洗液不会排入患者体内,同时,通过电磁阀302的关闭,使得冲洗液不会排入储存盒1内,此时,冲洗液与引流管3内的粘稠液进行充分混合,以此让冲洗液对粘稠液进行稀释,当冲洗液排入引流管3内部后,因冲洗液无法排入患者体内以及储存盒内部,此时,排入引流管3内的冲洗液将引流管3处于逐渐膨胀的状态,所述的引流管3为医用软管材质具有塑性变形功能,通过引流管3膨胀的作用,使得引流管3对连接套7实行挤压力,当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挤压力时,第二吸气泵6停止工作,同步,第一吸气泵2以及电磁阀302被开启,此时,通过第一吸气泵2被开启的作用,使得储存盒1内部再次形成负压吸引力,通过储存盒1内部负压吸引力的作用,使得引流管3内混为一体的冲洗液以及粘稠液连同患者体内所需引流的引流液排入储存盒1内,通过以上方式,有效的提高引流管3内部的顺畅性,同时,蓄电池101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所述的蓄电池101与第一吸气泵2、液体流速传感器4、电磁阀302、第二吸气泵6以及压力传感器8导线相连,所述的液体流速传感器4与第一吸气泵2、电磁阀302以及第二吸气泵6信号线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8与第一吸气泵2、电磁阀302以及第二吸气泵6信号线相连,所述的液体流速传感器4型号优选为STDS-H,所述的第一吸气泵2和第二吸气泵6型号优选为WP27,所述的压力传感器8型号优选为601-5KG,所述的电磁阀302型号优选为ZCB,连接套7是压力传感器8的安装载体。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