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式电梯杀菌装置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2490发布日期:2019-06-29 01:35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厢式电梯杀菌装置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厢式电梯杀菌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高楼林立,电梯已成为当代社会高楼大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电梯中人来人往,空气流通不便,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对人体造成危害。现有的厢式电梯中采用的杀菌装置,大多采用紫外灯管式杀菌产品。灯管材料中含有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卫生危害极大且后续的材料回收处理需要专业设备和人工,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对厢式电梯内的空间进行杀菌消毒的厢式电梯杀菌装置及装有该杀菌装置的电梯。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厢式电梯杀菌装置,设置在电梯轿厢上,包括壳体、风机和灯珠式杀菌模组,所述壳体内部中空,形成杀菌腔,且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固定在壳体上且设置在进风口处,连通杀菌腔和壳体外部,所述灯珠式杀菌模组固定在壳体上,且设于杀菌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灯珠式杀菌模组包括紫外灯珠和固定板,所述紫外灯珠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壳体侧壁上,且紫外灯珠设置在杀菌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杀菌腔的腔体内设有反射层。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为铝箔层。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铝制品。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盖板和底框,所述上盖板和底框配合形成杀菌腔。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设置在上盖板上,所述出风口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底框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风机固定在底框上,且与进风口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杀菌腔内设有风道,所述风道呈“N”型,所述进风口对应设置在风道的中间,所述出风口设置在风道的两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固定在壳体上并与灯珠式杀菌模组连接,用于检测轿厢内是否有乘客。

一种电梯,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内装有上述任意一项厢式电梯杀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风机设置在壳体的进风口处,当风机工作时,能将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吸入壳体的杀菌腔内,由杀菌腔内的灯珠式杀菌模组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然后由出风口再次投入到轿厢内,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对轿厢内的空气进行杀菌,避免乘客交叉感染;同时杀菌装置采用的是灯珠式的杀菌模组进行杀菌,不含汞,无环境危害,环保健康,生产和回收处理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去上盖板);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灯珠式杀菌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灯珠式杀菌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去保护罩)。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壳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杀菌腔,14、上盖板,15、底框,16、导风板,2、风机,3、灯珠式杀菌模组,31、紫外灯珠,32、固定板,33、保护罩,4、红外传感器,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参见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厢式电梯杀菌装置及电梯,厢式电梯杀菌装置设置在电梯的轿厢上。厢式电梯杀菌装置包括壳体1、风机2和灯珠式杀菌模组3。

壳体1内部中空,形成杀菌腔13,且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风机2固定在壳体1上且设置在进风口11处,连通杀菌腔13和壳体1外部。灯珠式杀菌模组3固定在壳体1上,且设于杀菌腔13内。

风机2设置在壳体1的进风口11处,当风机2工作时,能将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吸入壳体1的杀菌腔13内,由杀菌腔13内的灯珠式杀菌模组3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然后由出风口12再次投入到轿厢内,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对轿厢内的空气进行杀菌,避免乘客交叉感染;同时杀菌装置采用的是灯珠式的杀菌模组3进行杀菌,不含汞,无环境危害,环保健康,生产和回收处理成本低。

参见图5,灯珠式杀菌模组3包括紫外灯珠31和固定板32。紫外灯珠31固定在固定板32上,固定板32固定在壳体1侧壁上,且紫外灯珠31设置在杀菌腔13内。固定板32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壳体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固定板32通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配合螺钉固定在壳体1上。

参见图4,灯珠式杀菌模组3还包括保护罩33,保护罩33固定在固定板32上,并将紫外灯珠31罩在内部。保护罩33的设置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湿气或灰尘等对紫外杀菌灯的影响,从而提高紫外杀菌灯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2,壳体1包括上盖板14和底框15,上盖板14和底框15配合形成杀菌腔13。进风口11设置在上盖板14上,出风口1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底框15相对的两个侧面上。风机2固定在底框15上,且与进风口11相对。

参见图3,杀菌腔13内设有风道,风道呈“N”型,风道的两边分别设有两个出风口12。进风口11设置在壳体1的上盖板14的中间位置,出风口12分别设置在底框15上两个相对的侧面上,风机2设置在底框15的底面上,且对准进风口11。在底框15的底面上还设有两个弧形导风板16,分别沿风机2边缘设置,使得杀菌腔13内部的空间形成“N”型的风道。在其他实施例中,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也可以互换。

在安装时,上盖板14上设有若干连接孔5,通过螺钉配合连接孔5,可将厢式电梯杀菌装置固定在轿厢顶部,同时,上盖板14与轿厢顶面之间设有间隙,使得空气能够从间隙处进入进风口11。将杀菌装置的上盖板14与轿厢顶面平行设置,使得杀菌装置的进风口11朝上,出风口12平行于地面固定在轿厢上。在杀菌消毒时,风机2工作,空气从上盖板14的进风口11处进入杀菌腔13,在杀菌腔13内受到紫外光线的杀菌消毒作用之后,再从两侧的出风口12回到轿厢内。

风道的设置,使得空气从“N”型风道的中间进入杀菌腔13,再沿着两块导风板16分别向两端的出风口12流动,导风板16的设置使得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之间的路程变长,使得空气在杀菌腔13内停留的时间更长,杀菌更加地彻底;同时,在出风的时候,由于出风口12平行于地面设置,使得消毒后的气流在出风口12处平行于地面出来,回到轿厢内,避免了气流直对乘客的情况,有利于减小乘客的不适感。

杀菌腔13的腔体内设有反射层,反射层沿着杀菌腔13的内壁和导风板16的板壁设置。紫外灯珠31发射出来的紫外光线经过反射层的不断反射,可以扩大紫外光线的杀菌范围,从而提高杀菌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层为铝箔层,在另一实施例中,反射层也可以为镜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将壳体采用铝材料制成,使得壳体本身带有反射效果。

参见图1、2,本实施例还包括红外传感器4。红外传感器4固定在壳体1上并与灯珠式杀菌模组3连接,用于检测轿厢内是否有乘客。在本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4固定在壳体1底框15的底面外侧,红外传感器4的感应光线可直接对着轿厢内部,便于更加有效地检测轿厢的乘客乘坐情况。当红外传感器4检测到轿厢内有乘客时,将信号反馈给灯珠式杀菌模组3,使得灯珠式杀菌模组3处于高功率工作状态;当红外传感器4检测到轿厢内没有乘客时,将信号反馈给灯珠式杀菌模组3,灯珠式杀菌模组3随机切换状态,降低灯珠式杀菌模组3的功率。红外传感器16和灯珠式杀菌模组3的配合使用,使得杀菌装置能够在两种工作状态中切换,从而有利于减小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杀菌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4也可安装在壳体1的其他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