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定位器与基于该定位器的骨科手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2450发布日期:2019-05-21 21:2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手术定位器与基于该定位器的骨科手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术定位器与基于该定位器的骨科手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胫骨平台骨折恢复塌陷,一般通过撬拨复位,这种方案带有盲目性,会多次撬拨,造成医源性的松质骨压缩,不仅复位困难,还会使撬拨隧道明显增大,增加植骨量。

例如,公开号为CN20323482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骨科手术定位器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的可调节的骨科手术定位器,包括进针控制装置、出孔定位针及连接进针控制装置和出孔定位针的连接臂,该连接臂一端是控制套筒,另一端是定位套筒,所述控制套筒内设置有内螺纹,并通过螺纹与进针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定位套筒内设置有内螺纹,并通过螺纹与出孔定位针连接,所述进针控制装置的轴线与出孔定位针的轴线处于一个平面内,并且进针控制装置的轴线与出孔定位针的轴线垂直相交。该专利的可调节的骨科手术定位器,控制针和出孔定位针的位置可以调节,该可调节的骨科手术定位器适用范围广。但是,该专利的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方案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不能解决定点撬拔的问题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术定位器与基于该定位器的骨科手术装置,通过对手术部位进行三维立体固定,可实现角度灵活可调,在取骨和植骨的手术操作中,使用更加地方便快捷,减少了撬拔的次数,可有效防止医源性的松质骨压缩,而且复位容易,能够有效控制撬拨隧道,减少植骨量,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手术定位器,包括:

定位钩、竖弧形杆、第一横弧形杆和第二横弧形杆,定位钩为弯钩形状,在所述的定位钩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竖弧形杆上设置有刻度,第一横弧形杆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横弧形杆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所述的竖弧形杆通过第一穿孔与所述的定位钩连接,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通过第二穿孔与所述的定位钩连接,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通过第三穿孔与所述的定位钩连接;

所述的竖弧形杆能够在第一穿孔中转动,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能够在第二穿孔中转动,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能够在第三穿孔中转动;

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能够将所述的竖弧形杆固定在所述的定位钩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能够将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固定在所述的定位钩上,通过第三固定螺栓能够将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固定在所述的定位钩上。

进一步地,包括多个连接块和多个套管;其中,通过第一连接块将第一套管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上,通过第二连接块将第二套管连接在所述的竖弧形杆上,通过第三连接块将第三套管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钩的弧度大小与胫骨平台上的平面匹配。

进一步地,包括所述的竖弧形杆以所述的定位钩的尖端为圆弧中心,能够进行定位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包括在第一横弧形杆设置的第一定位孔为均匀布局,第二横弧形杆设置的第二定位孔为均匀布局。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连接块上设置有锥度孔,通过第一连接块上的锥度孔,将第一套管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上,通过第二连接块上的锥度孔,将第二套管连接在所述的竖弧形杆上,通过第三连接块上的锥度孔,将第三套管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上。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连接块固定螺栓将第一连接块与第一套管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上,通过第二连接块固定螺栓将第二连接块与第二套管连接在所述的竖弧形杆上,通过第三连接块固定螺栓将第三连接块与第三套管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上。

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手术定位器的骨科手术装置,包括:

定位钩、竖弧形杆、第一横弧形杆和第二横弧形杆,定位钩为弯钩形状,在所述的定位钩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竖弧形杆上设置有刻度,第一横弧形杆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横弧形杆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所述的竖弧形杆通过第一穿孔与所述的定位钩连接,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通过第二穿孔与所述的定位钩连接,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通过第三穿孔与所述的定位钩连接;

所述的竖弧形杆能够在第一穿孔中转动,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能够在第二穿孔中转动,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能够在第三穿孔中转动;

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能够将所述的竖弧形杆固定在所述的定位钩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能够将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固定在所述的定位钩上,通过第三固定螺栓能够将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固定在所述的定位钩上;以及

取骨器,所述的取骨器,用于打克氏针定位取骨;

撬拔棒,所述的撬拔棒,用于将所述的取骨器取出的自体骨,重新放入到修复的位置;

通过所述的手术定位器对手术部位进行精确定位以后,利用所述的取骨器取骨,利用所述的撬拔棒,进行植骨。

进一步地,所述的取骨器,设置为中空结构,在其头部设置有反转齿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撬拔棒,设置为中空结构,在其手柄部分设置有角度分布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钩、竖弧形杆、横弧形杆等,实现定点撬拔和精准定位,通过对手术部位进行三维立体固定,可实现角度灵活可调,在取骨和植骨的手术操作中,使用更加地方便快捷,减少了撬拔的次数,可有效防止医源性的松质骨压缩,而且复位容易,能够有效控制撬拨隧道,减少植骨量,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钩采用的弯钩形状,弧度大小与胫骨平台上平面匹配,使得定位更加精确,还可以辅助各弧形杆,起到三维固定支撑的作用。其中,竖弧形杆可固定在定位钩中,以定位钩尖端为圆弧中心,使用竖弧形杆可进行定位角度的调节。根据竖弧形杆上设置的刻度,可进行调节角度的读取。横弧形杆固定于定位钩中,可以连接套管,用于定位导针,在横弧形杆设置的小孔可以是均匀布设,能精确的按照初始的定位点来转动定位,而且设置两根横弧形杆,能更加有效地到三维灵活固定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使连接块与横弧形杆连接,并与套管配合使用,在连接块上面的孔带有一定的锥度,可以更好的锁定位置。而且,使用多个规格的连接块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骨塌陷的患者,在连接块的头部设置的反旋多齿结构,能有效地钻入手术部位,能有效、便捷的取出塌陷的骨块。

(4)本实用新型的取骨器为中空结构,能与导针、取等配合使用,导向更为稳定、便捷、准确。在侧面设置的长圆单面孔,方便塌陷区骨块的取出,中空结构可以方便将取骨器取出的自体骨,重新放入到修复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撬拔棒在手柄部分设置有设定的角度,可以方便使用者较为舒适的位置打入,而且可以使力的传递效果更加精确。

(5)本实用新型通过精确定位后,可对手术部分进行定点撬拨,改良了现有的膝关节交叉韧带定位器,并结合改良的撬拔棒、改良的取骨器进行复位、取骨操作等,显著提高了骨科手术的操作精度和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不限于如上所述。以上技术效果仅仅是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及其作用等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说明书直接或间接地知悉其余的技术效果等,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定位器的结构图。

图中,1-定位钩,2-竖弧形杆,31-第一横弧形杆,32-第二横弧形杆,41-第一连接块,42-第二连接块,43-第三连接块,51-第一套管,52-第二套管,53-第三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等。

如图1所示,一种手术定位器,包括:

定位钩1、竖弧形杆2、第一横弧形杆31和第二横弧形杆32,定位钩1为弯钩形状,在所述的定位钩1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竖弧形杆2上设置有刻度,第一横弧形杆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横弧形杆3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所述的竖弧形杆2通过第一穿孔与所述的定位钩1连接,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31通过第二穿孔与所述的定位钩1连接,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32通过第三穿孔与所述的定位钩1连接;

所述的竖弧形杆2能够在第一穿孔中转动,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31能够在第二穿孔中转动,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32能够在第三穿孔中转动;

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能够将所述的竖弧形杆2固定在所述的定位钩1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能够将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31固定在所述的定位钩1上,通过第三固定螺栓能够将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32固定在所述的定位钩1上。

进一步地,包括多个连接块和多个套管;其中,通过第一连接块41将第一套管51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31上,通过第二连接块42将第二套管52连接在所述的竖弧形杆2上,通过第三连接块43将第三套管53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32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钩1的弧度大小与胫骨平台上的平面匹配。

进一步地,包括所述的竖弧形杆2以所述的定位钩1的尖端为圆弧中心,能够进行定位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包括在第一横弧形杆31设置的第一定位孔为均匀布局,第二横弧形杆32设置的第二定位孔为均匀布局。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连接块上设置有锥度孔,通过第一连接块41上的锥度孔,将第一套管51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31上,通过第二连接块42上的锥度孔,将第二套管52连接在所述的竖弧形杆2上,通过第三连接块43上的锥度孔,将第三套管53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32上。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连接块固定螺栓将第一连接块41与第一套管51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31上,通过第二连接块固定螺栓将第二连接块42与第二套管52连接在所述的竖弧形杆2上,通过第三连接块固定螺栓将第三连接块43与第三套管53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32上。

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手术定位器的骨科手术装置,包括:

定位钩1、竖弧形杆2、第一横弧形杆31和第二横弧形杆32,定位钩1为弯钩形状,在所述的定位钩1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竖弧形杆2上设置有刻度,第一横弧形杆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横弧形杆3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所述的竖弧形杆2通过第一穿孔与所述的定位钩1连接,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31通过第二穿孔与所述的定位钩1连接,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32通过第三穿孔与所述的定位钩1连接;

所述的竖弧形杆2能够在第一穿孔中转动,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31能够在第二穿孔中转动,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32能够在第三穿孔中转动;

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能够将所述的竖弧形杆2固定在所述的定位钩1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能够将所述的第一横弧形杆31固定在所述的定位钩1上,通过第三固定螺栓能够将所述的第二横弧形杆32固定在所述的定位钩1上;以及

取骨器,所述的取骨器,用于打克氏针定位取骨;

撬拔棒,所述的撬拔棒,用于将所述的取骨器取出的自体骨,重新放入到修复的位置;

通过所述的手术定位器对手术部位进行精确定位以后,利用所述的取骨器取骨,利用所述的撬拔棒,进行植骨。

进一步地,所述的取骨器,设置为中空结构,在其头部设置有反转齿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撬拔棒,设置为中空结构,在其手柄部分设置有角度分布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手术定位器进行实施,在该实施例中,包括定位钩1、竖弧形杆2、第一横弧形杆31和第二横弧形杆32,定位钩1为弯钩形状,在定位钩1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竖弧形杆2上设置有刻度,第一横弧形杆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横弧形杆3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竖弧形杆2通过第一穿孔与定位钩1连接,第一横弧形杆31通过第二穿孔与定位钩1连接,第二横弧形杆32通过第三穿孔与定位钩1连接。

竖弧形杆2能够在第一穿孔中转动,第一横弧形杆31能够在第二穿孔中转动,第二横弧形杆32能够在第三穿孔中转动。

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能够将竖弧形杆2固定在定位钩1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能够将第一横弧形杆31固定在定位钩1上,通过第三固定螺栓能够将第二横弧形杆32固定在定位钩1上。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余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和以满足不同的具体实际需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组成,结构或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手术定位器进行实施,在该实施例中,包括定位钩1、竖弧形杆2、第一横弧形杆31和第二横弧形杆32,定位钩1为弯钩形状,在定位钩1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竖弧形杆2上设置有刻度,第一横弧形杆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横弧形杆3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竖弧形杆2通过第一穿孔与定位钩1连接,第一横弧形杆31通过第二穿孔与定位钩1连接,第二横弧形杆32通过第三穿孔与定位钩1连接。

竖弧形杆2能够在第一穿孔中转动,第一横弧形杆31能够在第二穿孔中转动,第二横弧形杆32能够在第三穿孔中转动。

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能够将竖弧形杆2固定在定位钩1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能够将第一横弧形杆31固定在定位钩1上,通过第三固定螺栓能够将第二横弧形杆32固定在定位钩1上。

在该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第一横弧形杆31和第二横弧形杆32进行选择性实施,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多个连接块和多个套管。其中,通过第一连接块41将第一套管51连接在第一横弧形杆31上,通过第二连接块42将第二套管52连接在竖弧形杆2上,通过第三连接块43将第三套管53连接在第二横弧形杆32上。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余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以满足不同的具体实际需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组成,结构或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手术定位器进行实施,在该实施例中,包括定位钩1、竖弧形杆2、第一横弧形杆31和第二横弧形杆32,定位钩1为弯钩形状,在定位钩1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竖弧形杆2上设置有刻度,第一横弧形杆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横弧形杆3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竖弧形杆2通过第一穿孔与定位钩1连接,第一横弧形杆31通过第二穿孔与定位钩1连接,第二横弧形杆32通过第三穿孔与定位钩1连接。

竖弧形杆2能够在第一穿孔中转动,第一横弧形杆31能够在第二穿孔中转动,第二横弧形杆32能够在第三穿孔中转动。

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能够将竖弧形杆2固定在定位钩1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能够将第一横弧形杆31固定在定位钩1上,通过第三固定螺栓能够将第二横弧形杆32固定在定位钩1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第一横弧形杆31和第二横弧形杆32进行选择性实施,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连接块上设置有锥度孔,通过第一连接块41上的锥度孔,将第一套管51连接在第一横弧形杆31上,通过第二连接块42上的锥度孔,将第二套管52连接在竖弧形杆2上,通过第三连接块43上的锥度孔,将第三套管53连接在第二横弧形杆32上。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余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以满足不同的具体实际需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组成,结构或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骨科手术装置进行实施,在该实施例中,包括:定位钩1、竖弧形杆2、第一横弧形杆31和第二横弧形杆32,定位钩1为弯钩形状,在定位钩1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竖弧形杆2上设置有刻度,第一横弧形杆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横弧形杆3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竖弧形杆2通过第一穿孔与定位钩1连接,第一横弧形杆31通过第二穿孔与定位钩1连接,第二横弧形杆32通过第三穿孔与定位钩1连接。

竖弧形杆2能够在第一穿孔中转动,第一横弧形杆31能够在第二穿孔中转动,第二横弧形杆32能够在第三穿孔中转动。

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能够将竖弧形杆2固定在定位钩1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能够将第一横弧形杆31固定在定位钩1上,通过第三固定螺栓能够将第二横弧形杆32固定在定位钩1上;以及

取骨器,取骨器,用于打克氏针定位取骨;

撬拔棒,撬拔棒,用于将取骨器取出的自体骨,重新放入到修复的位置;

通过手术定位器对手术部位进行精确定位以后,利用取骨器取骨,利用撬拔棒,进行植骨。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余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以满足不同的具体实际需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组成,结构或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特别声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题目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不构成任何限制性解释,其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例的表述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均是广义含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或整体地连接,或局部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即,文字语言的表达与实际技术的实施可以灵活对应,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文字语言(包括附图)的表达不构成对权利要求的任何限制性解释。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涉及到的系统、装置和构件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即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隐含披露的任一新的组合。

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在以上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技术,例如具体的施工细节,作业条件和其他的技术条件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