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2415发布日期:2019-03-22 19:5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常见的脊柱疾患,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措施。但是,手术通常会损伤背部肌肉、脊柱附者韧带以及脊柱的骨性结构,而脊柱是承重的重要结构,所以大多数的脊柱术后患者都因为站立时躯干重力刺激手术损伤的脊柱结构造成的背部疼痛而不敢早期下地活动。

早期下地活动能够避免如下肢深静脉血栓或压疮等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此外,由于患者都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所以许多患者脊柱术后容易出现尿潴留和腹胀便秘,不利于患者康复。

为此,临床上都是建议或者安排患者进行早期下地活动,但是由于手术后患者不方便单独活动,必须有护士或家属帮助。然而,一方面,护士或家属无法全天候陪护;另一方面,护士或家属在帮助病人时需要搀扶病人十分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帮助患者进行早期活动的辅助装置,使得患者能够自主的进行锻炼活动。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用于辅助脊柱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架,至少具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竖杆以及与该竖杆固定连接的横杆;提拉单元,安装在支撑架上,用于对患者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扶手,设置在竖杆上,供患者手扶以辅助患者行走;以及至少一个拉环,通过承重绳固定连接在横杆上,供患者手握以辅助患者坐下或站起,其中,提拉单元包括用于套在患者腋下的肩带、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滑轮组以及用于提拉肩带的牵引绳,滑轮组包括至少三个滑轮,其中至少一个滑轮供牵引绳穿过用于改变牵引绳的拉力的方向,至少两个滑轮组成省力滑轮组用于减小牵引绳的拉力。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以及第三滑轮,第一滑轮通过固定杆连接在横杆上,第二滑轮与第一滑轮组成省力滑轮组,用于减小牵引绳的拉力,并且第二滑轮与肩带连接用于提拉肩带,第三滑轮固定连接在竖杆上,供牵引绳穿过。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横杆上设置有多个处于不同水平位置的孔,固定杆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孔,固定杆上的孔同横杆上不同位置的孔相对应供插销穿过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竖杆上设置有多个处于不同高度的孔,扶手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孔,扶手上的孔同立柱上不同高度的孔相对应供插销穿过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上,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后再绕过第一滑轮,最后绕过第三滑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提拉单元还包括:阻力夹,安装在扶手上,供牵引绳穿过,用于夹住牵引绳来固定或提供阻力。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底座还包括:万向轮,设置在底座的下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提拉单元还包括:弹簧,一端与肩带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肩带上设置有海绵垫。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提拉单元、扶手以及拉环,这些结构具有以下效果:

提拉单元包括肩带、滑轮组以及牵引绳,可以向上提拉患者的肩部,减小患者的脊柱负荷,极大减轻患者站立时躯干重力对手术损伤的脊柱结构的刺激,使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

滑轮组包括至少三个滑轮,其中至少两个滑轮组成省力滑轮组,依据滑轮组的力学原理可以减小牵引绳对患者的拉力,这样可以减轻护士或家属的负担;至少一个滑轮可以改变牵引绳的拉力方向,方便拉动牵引绳。

扶手可以供患者手扶以辅助患者行走。拉环可以供患者手握以辅助患者坐下或站起。

因此,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脊柱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下地活动,辅助患者自主行走,辅助男性患者站立小便,辅助患者坐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辅助患者行走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辅助患者坐下或站起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辅助患者坐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作具体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辅助患者行走示意图。

如图1所示,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100包括底座10、支撑架20、提拉单元30、扶手40以及拉环50。

底座10为ㄇ形,用于支撑,在三个杆下设置有多个万向轮11。在本实施例中,万向轮的数目为六个,每个杆下设置两个。

支撑架20包括竖杆21和横杆22。竖杆21的下端与底座10的中部固定连接。竖杆21在中部设置有多个处于不同高度的孔(图中未示出),这些孔用于固定。横杆22与竖杆21的上端固定连接。横杆22上设置有多个处于不同水平位置的孔(图中未示出),这些孔用于固定。

提拉单元30包括固定杆31、滑轮组32、牵引绳33、阻力夹34、肩带35以及弹簧36。

固定杆31在位于靠近其一端的部位上设置有一个孔,该孔与横杆22上处于不同水平位置的孔相对应至合适位置后,插销(也可以是螺栓或其他杆状构件)穿过固定,通过不同的位置来水平调节固定杆31的水平位置。

滑轮组32包括第一滑轮321、第二滑轮322以及第三滑轮323。

第一滑轮321与固定杆3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滑轮322为动滑轮,设置在第一滑轮321的下方,通过牵引绳33与第一滑轮321相配合组成省力滑轮组,用于减小牵引绳33的拉力。第二滑轮322的下端连接有肩带35,可以向上提拉肩带35。第三滑轮323固定连接在竖杆21上。

牵引绳3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321上,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322后再绕过第一滑轮321,此时牵引绳33在该端的拉力为提拉肩带35所需拉力大小的一半。牵引绳33的另一端最后绕过第三滑轮,使牵引绳33处于竖杆21的前方,方便控制。

肩带35呈环状,上端连接在第二滑轮322的下部。肩带35可以套在患者腋下,并在第二滑轮322的带动下向上提拉患者的肩部。在本实施例中,肩带35的数目为两个,可分别套在患者的左肩和右肩上。肩带35上设置有海绵垫(图中未示出),缓冲提拉力,增加舒适感,保护患者肩部。肩带35为弹性材料制成,缓冲对肩带35的拉力。

弹簧36设置在第二滑轮322与肩带35之间,用于缓冲第二滑轮322对肩带35的拉力,减小拉力变化对患者脊柱的影响。

扶手40为杆状,设置方向与横杆22垂直。扶手40的中部设置有两个孔,这两个孔与竖杆21上处于不同高度的两个孔相对应至合适位置后,插销(也可以是螺栓或其他杆状构件)穿过固定,通过不同的位置来调节扶手40的高度,进而方便患者手扶以辅助患者行走。

扶手40上安装有阻力夹34。阻力夹34由两个杆组成X形,一端的两杆之一与扶手40连接,牵引绳33穿过该端的两杆之间并被夹持固定;另一端远离扶手40,其两杆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弹簧控制整个阻力夹34对牵引绳33的夹持力或阻力的大小。牵引绳33被固定后,其位于阻力夹34上方的部分处于绷紧状态,下方的部分处于松弛状态,通过阻力夹34改变处于松弛状态的牵引绳33的长度,就可以改变提拉患者的力的大小,从而适于患者站立行走、坐下或站起等各种状态。

拉环50通过承重绳51固定连接在横杆22上,供患者手握以辅助患者坐下或站起。在本实施例中,拉环5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拉环50并排设置并各自连接一根承重绳5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辅助患者坐下或站起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辅助患者坐便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1~3来说明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100的具体过程和方法:

如图1所示,当患者练习行走时,护士或家属将肩带35套在患者腋下,用阻力夹34将牵引绳33调节提拉力至合适大小并固定牵引绳33,患者手扶扶手40并推动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100自主进行移动。

如图2所示,当患者需要坐下或站起时,护士或家属将肩带35套在患者腋下,并通过阻力夹34不断调整牵引绳33的拉力大小,然后患者手扶拉环50缓慢坐下或站起,护士或家属最后用阻力夹34将牵引绳33固定。患者在坐下或站起过程中虽然还需要护士或家属的帮助,但是他们也仅需施加患者所需提拉力的一半力即可,极大减轻其负担。

如图3所示当患者需要坐便时,患者从站立到坐在马桶上的过程同患者坐下的过程相似,当患者手扶拉环50坐在马桶上后,用阻力夹34将牵引绳33固定,待患者坐便结束后,患者手扶拉环50站起。患者在坐便时,一方面可以不被护士或家人看见,从而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肩部一直被向上提拉,使患者承受较少的脊柱负荷。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31上有一个孔,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增强固定性能,固定杆31上还可以设置两个孔。

在本实施例中,滑轮组32包括三个滑轮,在实际应用中,滑轮组包括还可以包括四个滑轮,其中一个滑轮用于改变牵引绳的位置,另外三个滑轮组成省力滑轮组,使牵引绳33的拉力为提拉肩带35所需拉力大小的1/3。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本实实施例所涉及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提拉单元、扶手以及拉环,这些结构具有以下效果:

提拉单元包括肩带、滑轮组以及牵引绳,可以向上提拉患者的肩部,减小患者的脊柱负荷,极大减轻患者站立时躯干重力对手术损伤的脊柱结构的刺激,使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

滑轮组包括至少三个滑轮,其中至少两个滑轮组成省力滑轮组,依据滑轮组的力学原理可以减小牵引绳对患者的拉力,这样可以减轻护士或家属的负担;至少一个滑轮可以改变牵引绳的拉力方向,方便拉动牵引绳。

扶手可以供患者手扶以辅助患者行走。拉环可以供患者手握以辅助患者坐下或站起。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以及第三滑轮,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行配合,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上,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后再绕过第一滑轮,最后绕过第三滑轮。这样施加在牵引绳上的拉力大小只有所需提拉患者拉力的一半,并且经过第三滑轮的作用后该拉力的方向由竖直向上变为竖直向下,且牵引绳位于方便手拉动的位置,这样护士和家属可以一半的拉力帮助提拉患者。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第一滑轮通过固定杆连接在横杆上,横杆与固定杆通过插销等方式来调节固定杆的水平位置,可以适应不同高度患者手臂长度不同的情况。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竖杆与扶手通过插销等方式来调节扶手的高度,可以适应不同身高患者的身高情况。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扶手上安装有阻力夹,既可以固定牵引绳,然后患者可以自主行走;又可以通过调节牵引绳的长度来控制提拉患者肩部的力的大小,适于患者的不同运动状态,方便使用。

本实实施例所涉及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底座的下部设置有万向轮,方便患者练习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各个方向的运动。

本实实施例所涉及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第二滑轮和肩带之间设置有弹簧,可以缓冲向上提拉患者的肩部的力,减小对患者的脊柱的影响。

本实实施例所涉及的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辅助装置,肩带上设置海绵垫,起缓冲作用,保护患者肩部。

因此,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脊柱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下地活动,辅助患者自主行走,辅助男性患者自主站立小便,辅助患者坐便。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