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5052发布日期:2019-04-09 22:22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呼吸机。



背景技术: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呼吸机吸气的原理是由体外机械驱动使气道口和肺泡产生正压力差,而呼气是在撤去体外机械驱动压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呼吸机结构复杂,操作繁琐,适用场合固定,且价格昂贵,不能适应一般家庭的家用需要。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便携式呼吸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便携式呼吸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便携式呼吸机,包括: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瓶、用于检测调节所述氧气瓶流量的供氧控制器,所述供氧控制器与所述氧气瓶连接;呼吸调节装置,所述呼吸调节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智能控制模块、流量控制阀,所述呼吸调节装置通过第一呼吸软管与所述供氧控制器连通;使用端接入装置,所述使用端接入装置包括第二呼吸软管、鼻塞或面罩,所述第二呼吸软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呼吸调节装置,通过所述呼吸调节装置与所述供氧控制器连通,所述第二呼吸软管的第二端分叉形成两条支路管道,两条支路管道的末端分别安装到所述鼻塞的两端或与所述面罩连通,形成环状;所述第二呼吸软管及其支路管道均为具有第一孔腔和第二孔腔的双腔软管,所述鼻塞或面罩出气端与所述第一孔腔、第二孔腔均连通,所述第一孔腔与所述供氧控制器连通,所述第一孔腔上具有开口和开口内的空气导流片,用于使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孔腔连通到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呼吸软管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孔腔比所述第一孔腔的内径小。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供氧控制器包括氧气压力表和手动调节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显示屏、按键、指示灯、扬声器、蜂鸣器,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芯片为PCB板或PCBA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键包括电源开关键,以及用于设定供氧频率的活动选项按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呼吸状态指示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呼吸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安全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呼吸调节装置封装在一个塑料壳体中,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塑料壳体外表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氧气瓶连接有供氧控制器,能够从氧气源头监控及调节供氧稳定性,呼吸调节装置能够灵活控制氧气输出频率和流量,使用端接入装置包括第二呼吸软管、鼻塞,所述第二呼吸软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呼吸调节装置,通过所述呼吸调节装置与所述供氧控制器连通,所述第二呼吸软管的第二端分叉形成两条支路管道,两条支路管道的末端分别安装到所述鼻塞的两端,形成环状,使该环状能够套于病人的头上,不易掉落。所述第二呼吸软管及其支路管道均为具有第一孔腔和第二孔腔的双腔软管,所述鼻塞出气端与所述第一孔腔、第二孔腔均连通,所述第一孔腔与所述供氧控制器连通,所述第一孔腔上具有开口和开口内的空气导流片,用于使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孔腔连通到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一孔腔能够实现空气氧气混合,从而调节吸入氧气浓度,通过第二孔腔能够将呼出气体的压力传导至压力传感器,从而通过智能控制模块驱动流量控制阀,在吸气时供氧、呼气时暂停供氧,能够减小呼气阻力。所述第二孔腔比所述第一孔腔的内径小,使得压力传感器感受到的压力更明显,测量更准确。供氧控制器包括氧气压力表和手动调节阀,能够从源头端直观地监控氧气瓶供氧,在氧气压力表显示数值异常的情况下,快速中断供氧。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显示屏、按键、指示灯、扬声器、蜂鸣器,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控制芯片能够用于将压力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传导至显示屏、指示灯、扬声器、蜂鸣器、流量控制阀,实现智能控制。扬声器和蜂鸣器能够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呼吸状态异常时响起,提醒监护人注意。所述控制芯片为PCB板或PCBA板,为常见元器件,便于本专利实现。按键包括电源开关键,以及用于设定供氧频率的活动选项按键,能够通过操作按键便捷地调节供氧频率和流量。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呼吸状态指示灯,呼吸状态指示灯能够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呼吸状态异常时变色,提醒监护人注意。所述呼吸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安全阀,用于在流量控制阀失灵或准确性出现问题时辅助调节氧气流量。所述呼吸调节装置封装在一个塑料壳体中,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塑料壳体外表面,使得整个装置更为便携,方便家庭、医院、或旅途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呼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呼吸软管的气流通过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腔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呼吸机,包括供氧装置110、呼吸调节装置210、使用端接入装置310。

供氧装置110包括氧气瓶112、用于检测调节氧气瓶112输出流量的供氧控制器114,供氧控制器114与氧气瓶112连接。供氧控制器114包括氧气压力表(图中未显示)和手动调节阀(图中未显示)。

呼吸调节装置210包括相互连接的智能控制模块(图中未显示)、流量控制阀(图中未显示),呼吸调节装置210通过第一呼吸软管410与供氧控制器114连通。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图中未显示),以及分别与控制芯片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图中未显示)、显示屏226、按键、指示灯、扬声器232、蜂鸣器234,控制芯片连接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与第二呼吸软管312连接,用于控制第二呼吸软管312的流量。控制芯片为PCB板或PCBA板。按键包括电源开关键228a,以及用于设定供氧频率的活动选项按键228b。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230a、呼吸状态指示灯230b,呼吸调节装置210还包括与控制芯片连接的安全阀(图中未显示),安全阀连接到第一呼吸软管410或第二呼吸软管312。呼吸调节装置210封装在一个塑料壳体250中,显示屏226安装在塑料壳体250外表面。

使用端接入装置310包括第二呼吸软管312、鼻塞314,在其他实施例中,可用面罩替换鼻塞314。第二呼吸软管312的第一端接入呼吸调节装置210,通过呼吸调节装置210与供氧控制器114连通,第二呼吸软管312的第二端分叉形成两条支路管道312a和312b,两条支路管道312a和312b的末端分别安装到鼻塞314的两端或与面罩连通,形成环状。第二呼吸软管312及其支路管道均为具有第一孔腔316a和第二孔腔316b的双腔软管316,鼻塞314或面罩出气端与第一孔腔316a、第二孔腔216b均连通,第一孔腔316a与供氧控制器114连通,第一孔腔316a上具有开口317和开口内的空气导流片319,用于使空气进入;第二孔腔216b连通到智能控制模块的压力传感器。第二孔腔216b比第一孔腔316a的内径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