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腘窝囊肿新型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8499发布日期:2018-11-27 21:31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腘窝囊肿新型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腘窝囊肿治疗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腘窝囊肿新型治疗器。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将微创作为将来的发展方向,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是现代医疗界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但现在腘窝囊肿治疗方法仍以腘窝囊肿切除术治疗为主,也是最经典的腘窝囊肿治疗方法,均为腘窝囊肿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找到囊肿壁,沿着囊壁将囊肿切除,由于囊肿液体为关节活动内润滑液,手术后患者活动习惯不改变的情况下,很容易复发,腘窝囊肿再次形成,需二次手术治疗,且关节处切口所形成的组织愈合瘢痕,使患者活动不便,瘢痕增生越厉害,患者关节活动影响越大,甚至临床上发现有些患者需多次治疗复发的腘窝囊肿,瘢痕增生极其严重,给腘窝囊肿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腘窝囊肿新型治疗器,它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腘窝囊肿新型治疗器,包括穿刺芯、输出管侧孔、输入管侧孔、输入管、输出管、输入管接口、液体袋、正压半球、正压半球阀门、负压半球阀门、隔板、负压半球、单向阀、输出管接口、液体袋阀门;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为软胶管;所述负压半球阀门和正压半球阀门可与医用输液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输出管直径为0.3cm,输入管直径为0.2cm,且输入管侧孔与输出管侧孔,孔径为0.1cm。

进一步,所述正压半球与负压半球均为封闭、透明、质软、弹性橡胶材质,且正压半球内充满高于大气压的空气气体,负压半球内为低于大气压的负压状态。

进一步,所述单向阀为类似“人体静脉瓣”的瓣膜结构,可控制液体单向流动的阀门。

进一步,所述液体袋为处于正压半球内部封闭的液体袋,内部为95%的医用酒精。

进一步,所述隔板为质硬、无弹性的聚乙烯材质,可将正压半球和负压半球分开。

进一步,所述输出管接口可与输出管相连,输入管接口可与输入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穿刺芯直径与输出管内径相同,且穿刺芯尖端为尖锐结构。

进一步,所述输出管尖端有开孔和输出管侧孔;输入管尖端无开孔,只有输入管侧孔。

进一步,所述输入管与输出管为粘连在一起的管道,且输入管短于输出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腘窝囊肿新型治疗器,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腘窝囊肿治疗时,在B超引导下,首先将带有穿刺芯的输出管精准穿刺入腘窝囊肿内,然后拔掉穿刺芯,将输入管接口与输入管连接,输出管与输出管接口连接、可对腘窝囊肿内囊液进行引流,待囊肿液充分引流,囊肿变小后,将液体袋阀门打开,通过正压半球阀门对正压半球充气,液体袋内高浓度酒精在正压半球压力作用下,将液体袋内酒精挤入腘窝囊腔,酒精可对腘窝囊肿壁烧灼、破坏,使囊肿组织粘连,囊腔进一步缩小,最终消失。此器械可减少由于腘窝囊肿切除术,所带来的切口瘢痕增生与不适。且对复发的腘窝囊肿可反复使用,直至完全治愈,术后不留瘢痕,对关节活动无任何影响。经过临床实践,此器械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可重复的特点,使用过程中对患者工作,生活无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穿刺芯1、输出管侧孔2、输入管侧孔3、输入管4、输出管5、输入管接口6、液体袋7、正压半球8、正压半球阀门9、负压半球阀门10、隔板11、负压半球12、单向阀13、输出管接口14、液体袋阀门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腘窝囊肿新型治疗器,包括穿刺芯1、输出管侧孔2、输入管侧孔3、输入管4、输出管5、输入管接口6、液体袋7、正压半球8、正压半球阀门9、负压半球阀门10、隔板11、负压半球12、单向阀13、输出管接口14、液体袋阀门15;所述输入管4和输出管5为软胶管;所述负压半球阀门10和正压半球阀门9可与医用输液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输出管5直径为0.3cm,输入管4直径为0.2cm,且输入管侧孔3与输出管侧孔2,孔径为0.1cm。

进一步,所述正压半球8与负压半球12均为封闭、透明、质软、弹性橡胶材质,且正压半球8内充满高于大气压的空气气体,负压半球12内为低于大气压的负压状态。

进一步,所述单向阀13为类似“人体静脉瓣”的瓣膜结构,可控制液体单向流动的阀门。

进一步,所述液体袋7为处于正压半球8内部封闭的液体袋,内部为95%的医用酒精。

进一步,所述隔板11为质硬、无弹性的聚乙烯材质,可将正压半球8和负压半球12分开。

进一步,所述输出管接口14可与输出管5相连,输入管接口6可与输入管4相连。

进一步,所述穿刺芯1直径与输出管5内径相同,且穿刺芯1尖端为尖锐结构。

进一步,所述输出管5尖端有开孔和输出管侧孔2;输入管4尖端无开孔,只有输入管侧孔3。

进一步,所述输入管4与输出管5为粘连在一起的管道,且输入管4短于输出管5。

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在治疗关节处腘窝囊肿时,首先在B超引导下穿刺。将穿刺芯放入输出管内,进行穿刺,由于穿刺芯为尖端尖锐的金属芯,且输入管尖端较尖,无开孔,方便穿刺,当确定穿刺腘窝囊肿成功后,穿刺芯拔除,此时,由于输入管与输出管管道较长,腘窝囊肿内液体不会流出,迅速将输入管与输入管接口相连、输出管与输出管接口相连,通过使用注射器连接负压半球阀门,将其调整为负压状态,在负压作用下,通过输出管将腘窝囊肿液体引流出来,此时液体袋阀门为关闭状态,液体袋内高浓度酒精不会流出。单向阀为类似人体静脉瓣膜结构,腘窝囊肿液体通过单向阀,单向流动,不会倒流,可防止腘窝囊腔内污染。待无引流囊液时,用注射器针头将空气通过正压半球阀门注入正压半球,使其内为正压。打开液体袋阀门,此时液体袋内的95%医用酒精,在正压半球压力作用下,挤出液体袋、排入输入管侧孔,进入腘窝囊肿内,由于酒精度数高,可对囊壁组织产生烧灼破坏,使其囊壁组织粘连、囊腔缩小、进而闭合、最终消失。治疗结束后,拔除穿刺管,由于此穿刺伤口较小,对关节无影响,且愈合后无伤口瘢痕。如果腘窝囊肿复发,可反复使用本治疗器对复发的腘窝囊肿治疗。经过临床实践,此器械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可重复的特点,使用过程中对患者工作,生活无任何影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